还不知道:嘉庆和乾隆关系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手握天下至高权力的皇帝呢?清朝乾隆帝在位晚年,碍于面子又好大喜功,于是决定禅位给自己的儿子颙琰,颙琰即历史上的嘉庆帝。
虽然改朝换代了,可执掌大清江山半个多世纪的乾隆还活着,这个时候国家大事谁说了算?我想还是这位太上皇。根据史料的记载,嘉庆帝以仁孝著称,对于隐藏在幕后的老爹那是毕恭毕敬,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恨不得去问一问,生怕做错了事情。
表面上看着真的是“父慈子孝”,堪称天下臣民的榜样,那么事实上,嘉庆帝对父亲乾隆有没有怨言和抵触情绪呢?
图片:乾隆帝在位晚年剧照
一、两个皇帝的怪时代
1、留了一手
乾隆在当皇帝的第60个年头,眼看就要打破爷爷康熙帝在位61年的记录了,这可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的独一份,乾隆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喜欢给自己立牌坊表功绩。
于是灵机一动,决定把这个“最美”的称呼继续留给爷爷,提前禅位给儿子颙琰,这在当时自然是一桩美事,歌功颂德的官员还不少,可谁也没想到,这乾隆帝实在太能活了。
乾隆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能让自己博得一个孝顺的名头,二是自己的做法是效仿尧舜,可以留名青史。由此可以看出,他禅位的本质是不单纯的,所以对于权力的留恋也是必然的。
乾隆一心想做“十全老人”,什么事都如此任性,可就苦了儿子嘉庆了,为了把皇权抓在手中,禅位之前乾隆就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首先,他规定在退位后,军国大事还是要“躬亲指教”,美曰少让儿子犯错误。
其次,他还是对外自称“朕”,下达的命令还是为“敕旨”,更要命的是,他要求所有来京官员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请安,并且请示恩训。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甚至细节到了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这些都在昭示着一件事——我乾隆还是最高的统治者。
图片:退位后乾隆依然大权在握剧照
2、我就是个“好孩子”
老爹这么做,让血气方刚刚刚当上皇帝打算一展宏图的嘉庆帝咋办?表面上看自己是一国之君,可手里没有一丁点帝王的实权,这苦找谁说?只能往肚子里咽。
在乾隆帝当太上皇的几年里,宫廷里就有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天早上皇帝起来就要去给老皇帝请安,之后回到乾清宫批奏折,之后再拿去给老皇帝看一遍。
也就是说,嘉庆帝在登基的前三年时间里,虽然会按照皇帝的规矩去做一些事情,但没有一件最后是自己拿的注意,也不会完全自己去下达任何一道旨意。
嘉庆帝也对得起自己“孝顺”的美名,不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秉承了一个原则:要听父皇的。除此之外,嘉庆帝也扮演了一个十分合格的秘书形象。
根据朝鲜史料记载,当时的乾隆出行,嘉庆帝都会老老实实的陪伴在一旁,目光自始至终都不离开父亲,如果乾隆笑了,他就跟着笑,如果乾隆不高兴,他就会十分惶恐。
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和现在一些只会给领导溜须拍马的人一个样?总之,嘉庆帝对老爹是十分恭敬的,就像老百姓说的,绝对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图片:嘉庆帝在一旁看乾隆批奏折剧照
二、嘉庆帝的内心感受
1、老爹太厉害
那么乾隆和嘉庆父子真的是“父慈子孝”吗?大慧看来未必,大家其实都知道,乾隆晚年的头号宠臣是和珅,嘉庆帝在登基之初不只是对老爹毕恭毕敬,对和珅也是十分客气,主要原因还是和珅这个人太能琢磨透乾隆了。
这个时候又有了个怪现象——每天上朝的时候,乾隆身边都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嘉庆帝,另一个是和珅。虽然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但是嘉庆帝并不这样想,自己是一国之君,理应什么事情说了就算,而不是要靠老爹,更不能是靠着权臣和珅。
嘉庆帝继位的时候正值盛年,年富力强,热血澎湃,自然不是那种任人摆布的年龄,虽然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他还是选择了隐忍,因为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乾隆在众多儿子中选择了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只要乾隆还活着,那么就依然有再选择别人的可能性存在,至于和珅,也是短期内不能动的,因为乾隆对他的信任远超其他人,甚至凌驾在自己之上,惹怒了和珅,自己在老爹那里讨不到半点好处。
图片:嘉庆帝看着和珅剧照
2、翻身做“主人”
还有一点也是嘉庆帝很担心的,乾隆帝虽然还活着,但80多岁的年龄在那里放着,时不时的就犯糊涂,还说不清话,这一旦要得罪了和珅,搞不好和珅就会以太上皇的名义搞出点什么名堂来,到时候悠悠众口,可不是什么好事。
换言之,如果和珅说自己领会了太上皇的意思,要换新皇帝,估计到时候局面就不是嘉庆帝能够控制住的了。因此,这个时候嘉庆帝唯一能做的,只有是韬光养晦。这样才能让乾隆放心,让和珅满意,让自己的皇位稳如泰山。
嘉庆4年正月,他终于苦尽甘来,89岁的乾隆一口气没上来驾崩了,随后嘉庆宣布亲政,而第一件事就是抄没和珅家产,宣布其20条大罪,这是什么呢?明摆着就是宣泄自己三年以来的不满和怨恨。
图片:和珅被抄家剧照
综上所述,嘉庆帝在刚刚继位的时候对乾隆帝毕恭毕敬,不能排除有孝顺的一方面,但大慧认为,更多的还是为了让乾隆满意,让政局稳定,属于一种典型的“忍气吞声”。
面对乾隆的专断以及和珅等人的嚣张跋扈,身为皇帝的嘉庆往往是没有办法的,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下过了3年之久,大慧想,他心中对老爹的那点感恩戴德也早就磨没了,剩下的只是不满和怨恨。
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 乾隆与继后那拉氏:一场始于爱情幻灭的皇权悲剧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途中,皇后那拉氏在杭州行宫断发绝情,这一惊世之举不仅终结了十五年夫妻情分,更让清朝唯一未葬入帝陵的皇后魂断冷宫。这场帝后决裂的背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09 弘昼的下场:善终于府,逍遥一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弘昼,这位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亲弟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弘昼的一生,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之路,也非文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1 愉妃的历史真实结局:一生陪伴乾隆,晚年得享善终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愉妃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了后宫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乾隆皇帝的宠妃之一,愉妃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起伏,但最终却得以善终...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愉妃 2025-03-28 刘统勋的儿子们:家族荣耀的延续刘统勋,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代名臣,以其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刘统勋不仅在官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家族也因其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3-28 和珅为何如此器重管家刘全?在中国清朝乾隆年间,和珅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和贪腐能力,成为了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而在他辉煌的背后,有一个身影始终如影随形,那就是他的管家刘全。和珅对刘全的器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27 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巨额财富?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身为乾隆朝的重臣,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积累了巨额财富。那么,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之多呢?一、和珅的权势与地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