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武侠小说中,韩非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被体现地淋漓尽致,那些江湖中人上者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忍辱负重;下者纯粹是为了争个武功高低,便视生命如草芥。可以说,他们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这些魔头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便拎来杀掉,有些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来练功(九阴白骨爪)升级。还有些人背负“血海深仇”,为报仇雪恨,餐风露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人那一刻的快感。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中的侠客,为了正义,光明正大地铲除恶人。但是问题是,这些江湖人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地一刀宰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官府却很少过问,似乎对这种事持一种默许的态度。
“侠以武犯禁”,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往往为了惩恶扬善不惜用暴力触犯律例,这是官府所不满的,但是这却成了在苦难的年代人民的一线期望。所以说,最初的武侠,便是侠盗,惩恶扬善,劫富济贫,实际上是有官府的,但是他们站在了官府的对立面。到了金老的时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将武侠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大多是朝廷的附加,反贪官但不反朝廷,当朝廷遭到外族势力的威胁时,他们会率先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在天龙和双雕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
天龙和双雕时期,可以说是金庸小说中江湖中人与官府相处最好的时期,那时中原政权受到外族势力的威胁,处境十分危险,江湖各大门派则成为了捍卫中原政权的坚强后盾。乔峰用生命换来了辽宋两国数十年的安宁;郭靖则率领中原豪杰镇守襄阳数十年抵抗蒙古人的侵略。虽然这期间,江湖上纷争不断,各大门派间也有厮杀,但由于侠义之士的存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基本上都内部解决了,因此,官府极少插手。
到了元末明初,《倚天屠龙记》中的六大门派基本上和官府井水不犯河水,唯独作为明朝的前身明教却看不惯蒙古官兵对老百姓的欺压,把驱除胡虏作为本教重任,扛起了反官府的大旗。也正是这个原因,朝廷官府把明教中的人都当成十恶不赦之徒,对其诛杀极严。明教中人为了活命,行事不免隐秘诡怪,以避官府耳目,名门正派的侠义道却把他们当成歪门邪道,瞧不起他们,这才有了后来的六个门派围攻光明顶。
而《笑傲江湖》所处的时期,官府对江湖事情几乎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林家血案中,青城派杀了那么多人,林家几乎被灭门,但是从始至终也没有看到官府的人来办案。要知道,福州是个大地方,林家也是个大户人家。还有刘家灭门案,老刘被认命为中高级武官,结果刘家却被当着成百上千人的面全部杀掉。公然杀害朝廷命官,嵩山派简直没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样看来,令狐冲公然袭击吴天德,抢夺官印和告书这种事情根本就微不足道。有人说,笑傲整篇就是政治隐喻,整个江湖就是官场的缩影,只是把矛盾用武力斗争的方式描写出来,再描写官府立场就有重复了,从这来看不无道理。
到了金庸小说中的明末清初后,江湖与官府之间已经不能和谐共存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到了民族矛盾的范畴,由于官府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反政府武装的存在,因此,无论是天地会、还是红花会都遭到了官府的严厉打击。武侠中,这段时期的激烈打斗基本上都是江湖人与官府之间的正面较量。从他们之间的正面对抗可以看出,江湖中人在朝廷面前是多么的弱势。
可见,在金庸的小说中,如果不是上升到民族大义,江湖中人跟官府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厉害冲突,官府对于江湖中的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你觉得官府斗不过江湖中人那就错了,事实上,很多时候“武林高手”干不过官府。只要是官府哪怕是衙役,都能吃饱喝足,而所谓的武林中人,也就是所谓游侠儿,只不过是社会的底层人员,有一顿没一顿,穷文富武,可想而知官府中人的攻击力一般高于武林中人。《天龙八部》中,那些武林人士面对辽国的正规军队是什么状态,一看便知。
因此,在武侠小说中,只要不是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如明教),管你如何厮杀,官府很少过问,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如果有谁破坏了规则,无需官府动手,自有这些规则的捍卫者来维护正义。这时候,江湖和官府更像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他们各自管理自己圈里的事。但是,如果江湖中人威胁到朝廷的统治,那么朝廷定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剿灭。
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的思想丰碑与著作体系作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以系统性理论构建和冷峻的现实批判,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著作体系。其代表作《韩非子》不仅是...
韩非子 2025-09-03 蔡桓侯:固执背后的春秋君主性格镜像在《韩非子·喻老》的寓言故事中,蔡桓侯因“讳疾忌医”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这个春秋时期蔡国的国君,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透过历史典籍的碎片...
韩非子 2025-08-18 齐桓公讳疾忌医:一场跨越千年的治国隐喻在春秋战国纷争的乱世中,齐桓公的名字总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相连。然而,《韩非子·喻老》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却将这位雄主与“讳疾忌医”的典故绑定,揭示了一...
齐桓公 韩非子 2025-06-09 拨开历史迷雾:探寻韩非子的真正作者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长河中,《韩非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深邃的法治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这部经典著作究竟出自谁手呢?答案明确指向了...
韩非子 2025-05-26 商鞅与韩非子:法家先驱与集大成者的时间坐标在先秦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商鞅与韩非子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分别以变法实践与理论构建奠定了法家学说的基石。通过梳理二人的人生轨迹与思想成就,可以清晰看到商鞅作为...
商鞅 韩非子 2025-05-13 韩非子说难:郑武公伐胡的智慧与启示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智慧财富。其中,《说难》篇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
韩非子 启 2025-03-31 韩非子死亡原因探析韩非子,作为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在其生命盛年不幸离世,其死亡原因至今仍为后人所关注。一、韩非子的生平...
韩非子 2025-01-04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的传奇人生与思想解读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法家思想和卓越的辩论技巧,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更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
韩非子 2024-11-27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韩非子》一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著作不仅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也是战国时期政治和哲学论争的产物。那么,《韩非子》是由谁编写的呢?它背后...
韩非子 2024-06-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