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宪宗朱见深,其父亲是朱祁镇,朱祁镇的传奇经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数千年来可谓独此一家,在其父亲的“恩惠”之下,朱见深的童年可谓是饱经风霜。公元1449年,在大宦官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率大军亲征,时运不济,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廷陷入一片混乱。

当时,朱见深年仅三岁,大致刚会说两句话,自然无法担任治国大任,在太后的安排下,朱祁钰即位成为新皇帝,朱见深成为了太子。孙太后的安排还是比较稳妥的,毕竟朱祁镇还活着,没准有机会回来,而朱祁钰刚即位根基不稳,让朱见深为太子,可以照顾到诸方利益。
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朱祁钰的声誉到达顶点,而朱见深逐渐被人冷落。老爹还在瓦剌被囚禁,生死难测,朱见深没了爹的保护,自然也是朝不保夕,极度缺乏安全感。
朱祁镇回来后,朱祁钰便处处针对他这个哥哥,为了稳住皇位,朱祁钰甚至贿赂内阁大臣,将太子朱见深废掉,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此时的朱见深更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搬家是常事,经常也会听到旁人的冷言冷语,而唯一陪在身边的大致只有宫女万贞儿。
奈何老天不佑朱祁钰,不久朱见济就去世了。数年后,朱祁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次复辟成功,朱见深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再次成了太子。

理论上讲,一个人年幼的不良遭遇,会在其成年后被放大无数倍,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朱元璋,当然了,朱见深的遭遇远不如朱元璋。朱见深的遭遇,很大承受上来源于朱祁钰,假若朱见济没有死,或者朱祁镇复辟没有成功,那么朱见深很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史料记载“冬十二月庚子,左庶子黎淳追论景泰废立事,帝曰:「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切责之。”
不过,朱见深并没有对此耿耿于怀,在其即位后没有追究朱祁钰废立太子的事,甚至还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恢复了朱祁钰皇帝的称号。
史料记载“冬十一月癸丑,立皇子祐樘为皇太子,大赦。十二月戊子,复郕王帝号。丁酉,申自宫之禁。”
那么为何朱见深要为叔叔朱祁钰平反呢?

事实上,在初期,朱祁钰并不想做这个皇帝,原本朱祁镇和朱祁钰关系极好,否则朱祁镇亲征,也不会留下朱祁钰来监国。在朱祁钰的心中,他就想安稳地做个亲王,了此一生。
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朱祁镇被俘,而他朱祁钰必须接替哥哥的皇位,不论朱祁钰是否愿意,他都必须去做那个皇帝。
在尝到权力的滋味后,朱祁钰便不想将皇位拱手让人,为了阻止哥哥回来,他使出浑身解数,但即便如此,还是失败了,在使者杨善的努力下,朱祁镇平安归来。
回来后,朱祁镇便被软禁在南宫,这一住,就是七年。要想彻底保住皇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掉朱祁镇,当时朱祁钰掌控大权,他应该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朱祁镇于死地,但他终归没有这样做。
有的人说,朱祁镇还有相当强的实力,朝廷中还有很多支持者,杀朱祁镇不是那么容易,但换个角度想,朱祁钰可能顾及到兄弟感情,没有痛下杀手。
总而言之,朱祁镇不仅好好地活着,还成功复辟,二度成为皇帝,朱见深也恢复了太子的身份。除了年幼的朝不保夕,朱见深也并没有失去什么,这也让朱见深对叔叔的憎恶不是太过强烈。

朱祁钰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候即位,他不想做这个皇帝,但他即位后也并没有怨言,虽说这是一份苦差事,他还是扛了下来,并带领军兵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很多人在强调于谦的功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于谦没有朱祁钰的提拔和支持,那么于谦的能力也无法施展。在亡国的边缘,朱祁钰坚持守卫北京城,坚持死战不退,正是因为他的立场足够坚定,大明军队才能从容调配,大家才能众志成城、勠力同心。
如果没有朱祁钰主持大局,朱见深永远也做不了皇帝,一旦瓦剌攻入北京,整个大明将被颠覆,如果处理得好,或许还能保住半边江山,如果处理不好,大明很快便会灭亡。
在国家存亡面前,朱祁钰挽救了大明江山社稷,这个功绩,包括朱见深在内,所有的大明臣民都心里有数。

要说朱见深不恨朱祁钰吗?也不尽然,如果不是朱祁钰的折腾,他朱见深的童年也不会这么遭罪。可是,毕竟朱祁钰已经去世了,跟一个死人较劲,好像也有违一位帝王的形象。
况且在朱见深来看,他还要顾及到汪皇后,汪皇后就是朱祁钰的皇后。当初朱祁钰要改立太子,是遭到汪皇后强烈反对的,朱祁钰一怒之下,将汪皇后贬为庶人。
朱见深对此也是颇为感动,在他即位之后,对汪氏也是相当尊敬。就算看在汪氏的面子上,恢复朱祁钰的帝号,这在情理之中。当然了,这一切还要要看朱见深本人,如果朱见深是个昏君,那么我们也不必花费如此多的笔墨。
虽说朱见深宠爱万贵妃,造成诸多恶劣影响,但我们不能因为万贵妃就否定朱见深的一切。朱见深在位期间还是颇有作为的,他知人善任,宽刑减赋,使得大明重新步入正轨。

朱见深接的是老爹朱祁镇班,不过朱祁镇是用政变夺下的皇位,虽说他是复辟,但在外人看来,仍是好说不好听。
朱祁钰挽救了大明的国运,这一点众所周知,所以在群臣中,仍有大把的支持者。一般来讲,要想保住现在皇位的合法性,那就必须确定上届皇帝的合法性。
如果将朱祁钰的人设定为反叛,那么北京保卫战算什么,如果没有北京保卫战,朱祁镇还能复辟吗?朱见深还能当皇帝吗?
对于这一点,朱见深很清楚,为了收拢人心,为了让自己皇位更加稳固,给一个死人恢复一下名誉,这算不了什么,他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舞台上,朱常洵的名字与一场长达三十年的“国本之争”紧密相连。他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第三子,生母是深受宠爱的郑贵妃,本有着问鼎帝位的诸多优势,却...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郑贵妃 2025-11-17 火攻破敌定乾坤:明初名将郭兴的传奇人生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无数英雄豪杰如璀璨星辰般闪耀,郭兴便是其中一位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和果敢决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将。他以火攻之计助力朱元璋大破...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7 忠臣之殇:明英宗为何执意处死于谦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于谦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熠熠生辉。他力挽狂澜,在土木堡之变后成功组织北京保卫战,为大明王朝续命近两百年,堪称国之栋...
于谦 2025-11-17 救世宰相的双面镜像:张居正的功业与争议明代文坛巨匠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以"救世宰相"四字为张居正盖棺定论,这位推动"万历中兴&...
张居正 2025-11-17 朱棣的继承人之谜:嫡长制、权力博弈与王朝稳定的终极抉择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在继承人选择上陷入长达十余年的挣扎。这场涉及嫡长子朱高炽与次子朱高煦的权力博弈,不仅关乎...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17 功高难掩猜忌:廖永忠之死的深层剖析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廖永忠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将星。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为明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这位战功卓著的将领,最终却落得个坐...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4 猛将傅友德:从战场战神到权力祭坛的悲剧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傅友德宛如一颗耀眼的将星,以其超凡的勇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璀璨而悲壮的轨迹。朱元璋曾赞誉他“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11-14 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多重考量下的历史抉择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推行的藩王制度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对明朝的政治、军事、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度的推行并非偶然,而是...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4 朱元璋问政张恒:一问三不知的代价与治吏逻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朝堂上,一场看似寻常的述职汇报,却因朱元璋的突然发问掀起惊涛骇浪。当武官张恒以“职责仅在训练士兵”为由,对民间疾苦一问三不知时,这位...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4 嘉靖帝:权谋漩涡中的孤独帝王与君臣博弈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7),以“嘉靖”年号统治明朝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这位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帝王,以雷霆手段开启政治生涯,却在权力巅峰...
朱厚熜 启 2025-11-1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