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使得明成祖朱棣,成功扳倒了朱元璋亲自提拔的皇太子朱允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明朝建文帝时期爆发了靖难之役,作为明军主帅的李景隆屡战屡败,使得明军损失惨重,反倒给对手燕王朱棣以巨大收益,但建文帝却一直没有杀他。最后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投降,使得朱棣轻易赶走建文帝。既然李景隆为朱棣夺取天下立了大功,那朱棣为何还要囚禁他呢
一,出身将门
李景隆出身将门,为明朝名将李文忠之子,明太祖朱元璋甥孙,所以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熟悉各种史书典籍。朱元璋本就对李文忠这个外甥兼养子十分疼爱,所以自然对甥孙李景隆是照顾有加,“景隆”这个名字就是朱元璋所取。
洪武十七年(1384年),曹国公李文忠因为多次劝谏朱元璋善待功臣而触怒其逆鳞,所以屡遭贬斥,吓得他忧惧而亡。事后朱元璋十分后悔,便让李景隆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承袭曹国公之爵。
当时李景隆刚成年,长得身材高大,眉清目秀,而且行为举止十分得体,所以朱元璋对他更加喜爱。随后朱元璋为了弥补外甥李文忠,决定把李景隆培育成才。然后朱元璋就让李景隆随大将军冯胜征讨北元,还让他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进行军事历练。
数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李景隆在外历练有成,便把他调回京师,掌管左军都督府。随后朱元璋又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傅,叫他辅佐其舅表叔父皇太子朱标。
二,带兵伐燕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因为李景隆为自己的堂表哥,还辅佐过自己父亲朱标,所以建文帝朱允炆对李景隆自然是十分信任。随后建文帝图谋削藩,便让李景隆带兵突袭开封,逮捕周王朱橚(su)。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便以“靖难”之名起兵反抗。随后长兴侯耿炳文带兵伐燕,结果屡次失利。翰林学士黄子澄认为李景隆是名将之子,必定能够堪当大任,便在建文帝面前力保他为大将军,让他带兵伐燕。
随后建文帝就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接替耿炳文,带领五十五大军出征。接着建文帝亲自在长江边为李景隆饯行,还赐他通天犀带,授予临机专断之权,勉励他一举灭燕。
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之子,但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更没有独自统帅大军作过战,所以根本不懂用兵。这倒没什么,只要他肯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明军不至于惨败。但李景隆因为出身高贵,所以妄自尊大而看不上别人,导致众多老将不满,不肯为他效力。
李景隆先在德州集结各路兵马,随后北进到河间。朱棣深知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对他统兵前来十分高兴,于是安抚众将说:“李景隆是个纨绔少年,只会夸夸其谈,很容易对付。”随后朱棣让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自己带兵救援遭明军围困的永平并前去拉拢驻守大宁的宁王朱权。
三,屡战屡败
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明史·卷一二六)
李景隆听说朱棣前往永平,立即率军攻打北平,想要一举破城。但就在都督瞿能快要攻破张掖门时,李景隆却嫉妒瞿能会立大功而威胁到自己主帅的地位,竟然下令鸣金收兵,明军因此错过了一举消灭燕军的大好时机。此后明军攻城受挫,一直无法拿下北平。
不久朱棣带着吞并的朱权兵马回救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大战。结果李景隆指挥无方,导致明军屡战屡败。随后李景隆畏惧南逃,使得围攻北平的明军遭朱棣内外夹击而溃败,明军因此损失十余万。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谎称攻打大同,迫使李景隆前往救援。结果燕军半途撤军,导致明军疲于奔命,士气低落。
李景隆屡次兵败,说明他不会用兵。但建文帝却认为是众将不肯效力,便赐予李景隆征伐全权,还不断给他补充兵力。然后李景隆就在德州重整旗鼓,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人会师真定,再次集结六十万大军伐燕。
随后明燕两军在白沟河大战,因为李景隆指挥无方,明军再次惨败,丧失数十万。李景隆则先是逃到德州,随后逃往济南。建文帝这才意识到李景隆是真的无能,便召他回京。黄子澄对推举李景隆是万分后悔,便劝建文帝将之斩杀。但建文帝顾念与李景隆的亲戚关系而没有答应。
四,投降朱棣
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明史·卷一二六)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逼近南京,翰林学士方孝孺又劝建文帝杀李景隆。但建文帝不仅没有答应,还派李景隆和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向朱棣求和。结果李景隆认为建文帝大势已去,为了谋求富贵,便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
不久朱棣登基为帝,为了表彰李景隆开城投降之功,便封他为光禄大夫、左柱国。但朱棣内心十分瞧不上庸碌无能且投降背主的李景隆,决定对其采取“捧杀”之策。此后朝廷发生大事,朱棣都会让李景隆主持会议。跟随朱棣靖难的功臣都看不起庸碌无能,临阵倒戈的李景隆,所以对他身居高位十分不满。
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明史·卷一二六)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为了报囚禁之仇,便揭发李景隆曾向自己索贿。随后刑部尚书郑赐等人弹劾李景隆蓄养死士,图谋不轨。朱棣担心背上鸟尽弓藏的骂名,假意下令不予追究。
随后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李至刚等文武百官又接连不断弹劾李景隆谋反,朱棣便趁机免去李景隆的爵位,将其囚禁在家。李景隆对此万分羞愧,想要绝食自杀但没有成功,最终病死。
在元末明初的乱世风云中,朱元璋与张定边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以铁腕手段和雄才大略建立了大明王朝;张定边身为陈友谅麾下猛将,勇猛善战,在诸多...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4-17 朱元璋与韩宜可:君臣纠葛背后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朱元璋与韩宜可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矛盾与转折。韩宜可,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其命运与朱元璋的统治紧密相连,最终却...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7 探寻李醒芳原型: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 朱棣与努尔哈赤:跨时空的军事较量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汤和与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君臣的七十年情义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