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皇后之位差点被废,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
这是《新唐书·上官仪列传》中的一则记载,说是的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差点在宰相上官仪的配合下,废掉了武则天皇后之位的故事。
当时的情形对武则天来说相当危急了,如果不是她在李治身边有忠心的耳目,或者李治少犹豫那么几分钟,把诏书盖上皇帝宝印并传送出去,未来的武皇帝的下场就有可能像箫淑妃靠拢了。
这大概是武则天走上政治前台后,遇到的最大一次政治危机了,好在她及时赶到现场,化解了这次危机,感觉理亏的李治也及时推出了上官仪这个炮灰,安抚了武则天的怨气。
经过此事后,武则天更是加大了在前台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影响力,让李治同意和她并称“二圣”,成为大唐王朝事实上的另一半。
但即使从皇后变成了“天后”,武则天政治生命的钥匙始终还是掌握在李治手上,如果李治真下定决心,依旧能很轻松地把武则天打下政治舞台。
以武则天的心性,这恐怕是难以忍受的,于是,就有历史爱好者问了,为什么武则天不干脆杀掉李治,不但能掀翻压在身上的石头,然后还可以早些掌权,后来的武则天杀儿子时,眉头都不皱一下的,难道心软了?
实际上,武则天在李治执政时期,权力还没有大到能杀帝自立的地步,李治也没有电视剧中描述的那般软弱,没有李治的扶持和后来遗诏上的授权,武则天在未来也达不到那个地步。
先来说说李治,他是在前太子、长兄李承乾谋反案后,李世民又否决了两个兄长,吴王李恪和魏王李泰后,不得已挑选出来的接班人,看似柔弱不争,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强势皇帝,所以,接班人在他面前不能表现得太强势,李承乾为何会谋反,不就是也想展现自己的才能,然后让李世民觉得有威胁了,所以扶持魏王李泰跟他打擂台,逼得李承乾铤而走险?
所以,李治在当上太子后,完美地把自己转换成和李承乾不同的接班人,什么都不争,贞观十八年,即李治当上太子后的第二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让他在定州(河北保定附近)守住大军后路。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治当时的表现是,每天哭泣,一副舍不得离开李世民身边的样子,并很聪明的每天给李世民汇报自己的情况,让李世民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动向。当李世民从战场回来,路上患痈病时,他又亲自用口为李世民吸取背上的毒脓。
为李世民吸毒脓是孝,坚持每天汇报工作是顺,合起来就是孝顺,孝是应该的,可顺就需要有相当的政治头脑,本来李世民还不是特别满意这个继承人,但在李治的孝顺下,任何不满都消失无踪。
从上述事例看,李治绝不是柔弱的笨蛋,李世民精心培养了十多年的李承乾是肯定不如他的。
在当上皇帝后,李治也能审时度势,当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反对他的政治意图(废王立武)时,他能迅速找准方向,拉拢李勣代表的军方、以及朝堂上以许敬宗为代表的中下级臣子,让自己变成大多数的代表,没点政治敏感度是办不到的。
长孙无忌一派倒台后,李治也能忍着他们曾经对自己的辅助之功,坐看褚遂良凄惨的病死在外,狠心逼迫把自己亲手捧上皇太子之位的亲舅舅长孙无忌自杀,政治上的狠辣和果决也绝对不缺少。
如上,李治这么个心机、手段、狠辣都不缺少的皇帝,对于权力的掌握不会太松,武则天想干掉他,恐怕很难。重要的是,武则天离不开李治,李治也离不开武则天。
武则天毕竟是女人,在男人当道的政治氛围中,本来上位就有诸多阻力,要想完成登顶(唐高宗时期的武则天恐怕也没有那个想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只会比男人更多,这从她67岁(历史上登基时年纪最大的皇帝)时才迈出那一步就能看出来。
她需要借助李治这个名正言顺且全国都认可的皇帝的诏命,才能慢慢走到权力巅峰,如果杀掉李治,实力还没有积攒完成的武则天可对付不了遍布全国的李唐宗室,在李治废武未遂事件中,上官仪这样的宰相都反对武则天,官员集团同样还没有整合成武则天的助力。
反而是李治活着,对武则天好处多多,李治虽然一时兴起要废掉武则天,但实际上他的政治理念和武则天是相当接近的,在反门阀势力上,这对夫妻有着许多的共同语言,有着一样的信念,这才是李治独宠武则天,并能跟她相濡以沫的基础。
在废武未遂事件中,上官仪就是门阀势力的代表,他要做的就是借着李治短暂的对武则天的不满,拆散李治和武则天这一对强势组合,李治其实很快就能反应过来,他的不满其实只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对武则天办理了太多政务的失落,并不是对武则天如何处理政务的不满。
如果上官仪成功,李治马上就会失去政治上最大的帮手,在和门阀势力的政治角逐中处于下风,李治可不是笨蛋,及时收手,同样也意识到,门阀要除掉武则天,对自己是不利的。
因此,李治在废武未遂事件之后才会更多地把权力交给武则天,其一是因为自己有病,无法长时间处理政务。其二就是不放心别人,害怕跟自己政治理念相左的人抹杀了自己的努力。其三就是,他跟武则天有四个亲生儿子,继承人始终是夫妻两人的血脉(他肯定想不到未来)。
综上所述,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妻,并不是凭借男女之情结合在一起的,也许刚开始是这样,但最后肯定是政治利益的结合占主导,政治人物也只有政治理念相当,才能处得长久。
武则天需要借助李治的许可积攒实力和势力,李治同样需要武则天的政治能力帮助他对付门阀势力,在政治理念不变的情况下,双方的结合是很稳固的,李治不会真对武则天不满,武则天也不会想着去杀李治,两人之间肯定有一定的互相猜忌,但达不到撕破脸的地步。
没有李治,就没有当上皇后和天后的武则天,没有李治在遗诏中授权“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武则天也不会是后来的武则天。杀掉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李治,除非武则天是政治白痴,显然她不是。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宗楚客与武则天这对姑侄的关系,犹如一条暗线,贯穿于多个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深刻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格局。血缘纽带:姑侄关系的建立宗楚客,字...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25 李治与贺兰氏:权力漩涡中的暧昧与虚构在唐朝宫廷的权力博弈中,李治与贺兰氏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位武则天的外甥女,因美貌被推入政治漩涡,其与唐高宗李治的互动,既是个人情感的纠葛,更是权力格...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4 太平公主无名之谜:唐代宗法制度下的女性身份困境在唐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爱女,以“太平”为号,掌权柄、兴道观、谋废立,其政治影响力远超诸多皇子。然而,这位搅动神龙政变、先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3 陈子昂与武则天:君臣际遇下的士人困境与精神突围在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交织长河中,武则天与陈子昂的君臣际遇堪称一段耐人寻味的缩影。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以“风骨”著称的初唐诗人,在权力漩涡与精神世界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9 武承嗣与武三思:权力漩涡中的堂兄弟在武周王朝的权力舞台上,武承嗣与武三思作为武则天的侄子,既是家族利益的代言人,也是政治斗争的参与者。二人虽为堂兄弟,却在权力争夺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轨迹...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6 元姑娘: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的争议与真相在中国封建帝制的漫长历史中,武则天作为唯一正统女皇帝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北魏时期一位仅在位一日、连名字都未留下的“元姑娘”,却因特殊历史背景被推上“首位女皇帝...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3 武则天为何恨萧淑妃:权力、地位与生存的残酷博弈武则天与萧淑妃的恩怨,是唐代后宫权力斗争的典型缩影。这场斗争不仅关乎个人恩怨,更涉及皇权、门阀势力与生存法则的激烈碰撞。萧淑妃从得宠到惨死,既是武则天崛起的垫脚...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2 薛怀义的特殊技能:从市井小贩到武周权臣的进阶密码薛怀义(原名冯小宝)的崛起,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戏剧性的阶层跃迁之一。他从一个洛阳街头卖药的江湖郎中,摇身成为武则天首任男宠、武周王朝的辅国大将军,其人生轨迹的转折...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2 狄仁杰:从地方小吏到三品宰相的官场进阶史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武周时期名臣,以断案如神、刚正不阿著称。其官场生涯跨越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官职屡经变迁,最终官至三品内史(宰相),成为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6-12 芈月:从权谋巅峰到政治祭坛的秦国太后在战国金戈铁马的背景下,秦宣太后芈月以“太后摄政”开创历史先河,其政治手腕之凌厉、权术运用之娴熟,堪称战国版“武则天”。然而,当历史烟尘散去,这位曾掌控秦国朝堂...
武则天有男宠吗 芈月 2025-06-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