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亨,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马嵬驿兵变的时候,李亨是怎么篡夺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的?李亨都做了什么事情?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亡蜀中,行至马嵬驿士兵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第二日,一群百姓拦住銮驾,表示愿意追随太子平叛。玄宗拨人马给太子,二人分道扬镳。
不久之后,李亨在朔方军将领的拥戴下于灵武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丢了皇位!
整个过程中,尽管李亨一直表现得“身不由己”,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切早有预谋。“父老遮留”的故事太过戏剧化,显然是有人刻意导演。
那李亨为什么要在关键时刻,对父亲落井下石呢?这原因很复杂,为了自保、为了遥不可及的皇位,当然也不可否认,同样为了大唐江山。
李亨原名李玙,是玄宗第三子。玄宗原配王皇后无子,长子李琮早年打猎被野兽所伤,仪容有损不能担当储君重任,于是次子李瑛被封为太子。
后来,玄宗独宠武惠妃,武惠妃为扶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杨贵妃前夫)上位,联合奸相李林甫对太子,及玄宗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进行诬告,说他们意图谋反。原本就是政变上台的玄宗一时相信,将三人贬为庶人后赐死,造成“一日杀三子”的人伦惨剧。
不过,此后武惠妃受良心谴责,竟致疯魔而死!李瑁也渐失恩宠,虽有李林甫极力保举,但玄宗还是从立长的角度,将第三子李玙立为太子,并赐名李亨。
看似尘埃落定,但是由于李林甫之前为了扶李瑁上位,捧一踩一,早已与新太子有了过节,此后干脆一条道走到黑,不断找机会贬损、诬告太子,以求玄宗再次易储。
李林甫去世后,继任者杨国忠也继承其衣钵,继续对其展开疯狂的攻击,这让李亨如坐针毡。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之所以选择逃往蜀中,一方面是因为蜀道难行,叛军难以攻入,另一方面就是杨国忠的主意。
杨国忠以宰相身份遥领剑南节度使,四川的文武官员理论上都是杨的下属,平日没少走他的门路,而杨国忠也安插了不少亲信去剑南任职。如果皇帝避难蜀中,就等于去了杨国忠的大本营,今后还不是自己一手遮天吗?
杨国忠高兴了,李亨却害怕了。到了剑南,四周都是杨国忠的人,明枪暗箭防不胜防。所以在马嵬驿,当士兵的不满情绪开始出现,李亨敏锐把握了这个机会,有意无意的纵容、暗示、挑拨,让杨国忠、杨玉环兄妹命丧黄泉。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剑南道是杨国忠的地盘,大军进入蜀中后,难保杨国忠的亲信们不会为主报仇,所以关键时刻,老百姓们就“自觉”替他解了围。
既然已经与父亲分道扬镳,那另立朝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万一哪天老头再一犯糊涂,动了易储的心思也是说不准的,而“父老遮留”的把戏被揭穿也是早晚的事。也只有称帝,才能占据优势,避免被父亲牵制,以及被杨国忠的党羽陷害。
当然,你要说李亨纯粹出于自保,本没有当皇帝的心,那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每个太子都会希望早点接班,而李亨这位父皇偏偏太能活了,要是不抢班夺权,搞不好自己真没机会坐上皇位了。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号的长寿帝王,活了78岁,李亨称帝那年玄宗也已经72岁,当了45年皇帝了。而李亨那时候已经46了,能不能熬到老爹驾崩他还真没把握。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李隆基和李亨是同年去世,李亨仅仅比父亲多活了大概一个月。
最后,不能否认的,李亨登基也是为了大唐江山!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当年雄姿英发的开元英主也变成了老迈昏聩的天宝庸主。外有安禄山作乱,内有杨国忠祸国,而这二人都是玄宗一手提拔。
更糟糕的是,玄宗在听闻兵变后昏招迭出,先听信诬告杀了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又在战斗力不及叛军的情况下强令哥舒翰出战,导致潼关、长安接连失守。
玄宗的判断力,已经不足以应对如此大的变局了。逃亡蜀中,虽然可以仰仗蜀道天险让叛军难以攻入,但同样也会导致自己的大军打不出去,等于把大片江山拱手让给叛军。
这个时候,指望老糊涂父亲已经不可能了,作为太子,他有责任担起收复山河的重任,要拯救大唐王朝,唯一的办法就是另立门户,让全国军民看到希望,团结一心共击叛军。所以,李亨必须留下,并且以皇帝的身份夺下玄宗的最高指挥权!
而放眼当时的天下,全国兵力掌握在九镇节度使手中,安禄山一人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大节度使,而高仙芝、封常清的安西、北庭二镇,以及哥舒翰的河西、陇右二镇大部分都报销了。
除了剑南之外,能够动用并且战斗力没怎么受损的只有朔方镇了,李亨此时去朔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757年,在朔方军和回纥援军的合力下,长安光复,李亨极尽礼数地将太上皇李隆基迎回,玄宗激动地说“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此话是否出自真心,我们不得而知。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唐玄宗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皇室女性群像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中国历史上子嗣繁盛的帝王之一,其女儿群体的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皇室的权力格局与女性生存智慧。在史书记载的二十九位公主中,永穆公主、咸宜公主与太华公...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谢阿蛮与唐玄宗:盛唐舞影中的君臣佳话在唐朝开元盛世的辉煌图景中,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政治领袖,更是艺术狂热的推动者。他扩建宫廷乐舞机构,网罗天下艺伎,将长安打造成世界艺术之都。在这片歌舞升平的土壤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陈玄礼:大唐风云中的忠勇守将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岁月里,陈玄礼以忠诚与果敢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宿卫将领,他历经两次宫廷政变、一次安史之乱,最终以八十八岁高龄善终,其人生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4 李隆基与武惠妃:权力漩涡中的爱恨纠葛与悲剧终章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