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亨,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马嵬驿兵变的时候,李亨是怎么篡夺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的?李亨都做了什么事情?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亡蜀中,行至马嵬驿士兵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第二日,一群百姓拦住銮驾,表示愿意追随太子平叛。玄宗拨人马给太子,二人分道扬镳。
不久之后,李亨在朔方军将领的拥戴下于灵武即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丢了皇位!
整个过程中,尽管李亨一直表现得“身不由己”,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切早有预谋。“父老遮留”的故事太过戏剧化,显然是有人刻意导演。
那李亨为什么要在关键时刻,对父亲落井下石呢?这原因很复杂,为了自保、为了遥不可及的皇位,当然也不可否认,同样为了大唐江山。
李亨原名李玙,是玄宗第三子。玄宗原配王皇后无子,长子李琮早年打猎被野兽所伤,仪容有损不能担当储君重任,于是次子李瑛被封为太子。
后来,玄宗独宠武惠妃,武惠妃为扶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杨贵妃前夫)上位,联合奸相李林甫对太子,及玄宗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进行诬告,说他们意图谋反。原本就是政变上台的玄宗一时相信,将三人贬为庶人后赐死,造成“一日杀三子”的人伦惨剧。
不过,此后武惠妃受良心谴责,竟致疯魔而死!李瑁也渐失恩宠,虽有李林甫极力保举,但玄宗还是从立长的角度,将第三子李玙立为太子,并赐名李亨。
看似尘埃落定,但是由于李林甫之前为了扶李瑁上位,捧一踩一,早已与新太子有了过节,此后干脆一条道走到黑,不断找机会贬损、诬告太子,以求玄宗再次易储。
李林甫去世后,继任者杨国忠也继承其衣钵,继续对其展开疯狂的攻击,这让李亨如坐针毡。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之所以选择逃往蜀中,一方面是因为蜀道难行,叛军难以攻入,另一方面就是杨国忠的主意。
杨国忠以宰相身份遥领剑南节度使,四川的文武官员理论上都是杨的下属,平日没少走他的门路,而杨国忠也安插了不少亲信去剑南任职。如果皇帝避难蜀中,就等于去了杨国忠的大本营,今后还不是自己一手遮天吗?
杨国忠高兴了,李亨却害怕了。到了剑南,四周都是杨国忠的人,明枪暗箭防不胜防。所以在马嵬驿,当士兵的不满情绪开始出现,李亨敏锐把握了这个机会,有意无意的纵容、暗示、挑拨,让杨国忠、杨玉环兄妹命丧黄泉。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剑南道是杨国忠的地盘,大军进入蜀中后,难保杨国忠的亲信们不会为主报仇,所以关键时刻,老百姓们就“自觉”替他解了围。
既然已经与父亲分道扬镳,那另立朝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万一哪天老头再一犯糊涂,动了易储的心思也是说不准的,而“父老遮留”的把戏被揭穿也是早晚的事。也只有称帝,才能占据优势,避免被父亲牵制,以及被杨国忠的党羽陷害。
当然,你要说李亨纯粹出于自保,本没有当皇帝的心,那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每个太子都会希望早点接班,而李亨这位父皇偏偏太能活了,要是不抢班夺权,搞不好自己真没机会坐上皇位了。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号的长寿帝王,活了78岁,李亨称帝那年玄宗也已经72岁,当了45年皇帝了。而李亨那时候已经46了,能不能熬到老爹驾崩他还真没把握。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李隆基和李亨是同年去世,李亨仅仅比父亲多活了大概一个月。
最后,不能否认的,李亨登基也是为了大唐江山!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当年雄姿英发的开元英主也变成了老迈昏聩的天宝庸主。外有安禄山作乱,内有杨国忠祸国,而这二人都是玄宗一手提拔。
更糟糕的是,玄宗在听闻兵变后昏招迭出,先听信诬告杀了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又在战斗力不及叛军的情况下强令哥舒翰出战,导致潼关、长安接连失守。
玄宗的判断力,已经不足以应对如此大的变局了。逃亡蜀中,虽然可以仰仗蜀道天险让叛军难以攻入,但同样也会导致自己的大军打不出去,等于把大片江山拱手让给叛军。
这个时候,指望老糊涂父亲已经不可能了,作为太子,他有责任担起收复山河的重任,要拯救大唐王朝,唯一的办法就是另立门户,让全国军民看到希望,团结一心共击叛军。所以,李亨必须留下,并且以皇帝的身份夺下玄宗的最高指挥权!
而放眼当时的天下,全国兵力掌握在九镇节度使手中,安禄山一人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大节度使,而高仙芝、封常清的安西、北庭二镇,以及哥舒翰的河西、陇右二镇大部分都报销了。
除了剑南之外,能够动用并且战斗力没怎么受损的只有朔方镇了,李亨此时去朔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757年,在朔方军和回纥援军的合力下,长安光复,李亨极尽礼数地将太上皇李隆基迎回,玄宗激动地说“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此话是否出自真心,我们不得而知。
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玉真公主:道观红尘与唐代皇室婚恋的非常态样本在唐代公主群体中,玉真公主李持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位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以“持盈法师”之名主持王屋山灵都观,却在道教清规下留下两个儿子的记载,...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10 权阉末路:宗楚客之死与唐中宗朝堂的权力绞杀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夜,长安城头飘着细密的雨丝。临淄王李隆基的军队如黑潮般涌入皇城,禁军将领葛福顺的剑锋直指玄武门。在这场改写唐朝命运的唐隆政变中,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06 宁国公主:盛唐和亲路上的血色玫瑰天宝七载(748年)的碎叶城外,一列朱漆马车正缓缓驶向漠北。车帘轻掀,露出宁国公主苍白的面容。这位唐玄宗李隆基的嫡女,正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前往回纥汗国。她的嫁...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宁国公主 2025-06-06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盛世情殇:李隆基与杨玉环关系的多维透视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情感纠葛犹如一曲凄美的霓裳羽衣曲,既承载着盛唐最后的浪漫,也暗含着帝国崩塌的密码。这对相差三十四岁的帝妃组合,用十四年的恩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6-03 玉真公主生育之谜:历史尘烟中的隐秘线索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玉真公主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吸引着后人的目光。她身为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同母妹妹,却在出家修道的同时,留下...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23 长生殿双星陨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宿命悲歌清代戏曲巅峰之作《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历史底色,通过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成永恒的艺术经典。这部由洪昇创作的戏剧,不仅再...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洪昇 2025-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