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武则天是一位天生的女政治家,她十分善于察言观色,虽然在李世民时期不得宠,但此后顺利成为李治的宠妃,并且一步步坐上了皇位。李世民死后,武则天和一些没有孩子的嫔妃一起出家为尼,但李治一直心系武则天,所以最后又将她接回宫中。不少朋友好奇,武则天是在哪个寺院出家的。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武则天出家的这段历史,看看这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得到了唐太宗的青睐,被封为武才人。在嫁给唐高宗李治之前,武则天还曾经出家当过一段时间的尼姑,是李治后来把她接回了宫中。那武则天做了几年尼姑?武则天选择削发为尼,其实也是她的自保之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初武则天为什么会出家当尼姑吧。
武则天不仅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而且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过家的女皇帝,因为在称帝之前她还当过两年的尼姑,武则天出家的寺庙是感业寺,位于陕西西安。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对佛教有着虔诚信仰的皇帝,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比如清朝的顺治帝福临。然而武则天选择出家却并不是因为她本身信奉佛教,她决定出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为了活下来罢了。
武则天十四岁就入宫了,她容貌与才情都很出众,武则天一入宫就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与青睐。在唐太宗后期,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预言,称在唐朝皇帝三世之后,会有姓武的女性取代李唐的天下。为此,皇宫中很多姓武的女性都因此遭难。
唐太宗对这些流言蜚语半信半疑,他看到武则天就想起了这个流言,开始忧虑如果有朝一日流言成真应该怎么办。武则天聪明通透,她怎么会不知道唐太宗的心思呢?唐太宗病重,眼看就快不行了,唐太宗死后她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殉葬。武则天为了保命,便主动跟唐太宗说,自己愿意削发为尼,为他在佛祖面前请愿祈祷。唐太宗听后,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便赐她出家。
公元649年,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公元651年就被唐高宗李治接了回去,所以武则天总共当了不到三年的尼姑。这两年多的出家经历,对于武则天来说,其实就是在为之后成就帝业而蓄势。
公元637年,也就是武则天14岁的那一年,她被太宗皇帝看中。选入了宫中成为一名“才人”,因为长相妖艳,被太宗赐为“媚娘”。但是她在宫中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原因就在于太宗认为武则天此人,无仁慈之心,心狠手辣,因此一直对其有所忌惮,不让她接触任何的权力,但这却反而激起了武则天对权力的渴望。她,等待的只是一个机会。
公元649年,太宗皇帝去世,武则天则出家当了一名尼姑。这样看来,她的剩下人生将在寺庙里面度过了,对于权力,尽管自己再渴望,也是不可能有所接触的。但历史就是这么巧,仅仅过了一年,高宗李治来到了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祭奠先皇,在那里再一次见到了武则天,本就对武则天有好感的李治一下子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萌生了接武则天回宫的想法。
公元651年,28岁的武则天重回皇宫,开始了她的权欲之旅。凭借着高宗对他的喜爱,很快就成为了后宫的主人。掌权后宫后,由于高宗喜好玩乐且身体羸弱,而武则天又常常能够在国家大政上给他提出很好的建议,索性就把政事全权交由武则天管理了,使得武则天成为了皇权的“代理人”。
获得代理权力的武则天开始整理朝政,凡是忤逆自己的大臣,统统罢免,留下的都是自己的心腹大臣,渐渐地成为了整个大唐真正的掌权者。公元683年,高宗去世,武则天拥有了真正的大权。
7年后,也就是公元690年,这位女性政治家,正式称帝了,成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为了这一刻,她苦心经营了53年。但是在男权社会,武则天这一做法是不可能长久的。公元705年,随着武则天的去世,她所建立的武周政权就此瓦解,权力重新回到了李氏一族。
在她死后,人们发现了她生前所造的密室,在建造这座密室时,是没有任何人知道的,建完后的工匠们也被武则天给处死了。因此,直到她死后这个秘密才被发现。由于找不到密室的机关,人们一时半会无法揭开这个密室的神秘面纱,纷纷开始猜测这是武则天用来干嘛的,有人甚至说这是她用来养“男宠”的地方。经过一番努力,密室终于被打开了,但里面仅仅只有两样东西,一本佛经和两幅画,画上的人分别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这时人们才知道武则天真实的内心想法。
是啊,尽管在大臣面前,她是一个权欲极强,冷酷无情的人。但她也是一个女人,需要依靠。佛学是她的信仰,那两位先皇是她所依恋的人。只有在这个密室里,她才会展示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最女人的一面。
武则天远远没有那么神秘,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唯一不同的是,有那么一点喜爱权力,仅此而已。
唐敬宗李湛(809—827年)是唐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15岁登基,18岁被宦官刘克明弑杀于宫中。这场看似突发的宫廷政变,实则是中唐宦官专权、皇权衰微背...
李湛 2025-09-19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辉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