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陈桥兵变”这则典故,都知道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为。出身军将世家的他,在五代乱世中成长崛起,通过施展权谋,最终黄袍加身,走上最高权力的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其实,开此先例的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皇帝郭威。
唐末五代,群雄纷争,生灵涂炭,中原五代八姓十三君如走马灯交替,南方更是列国割据,混乱不堪。后周太祖郭威生于乱世,长于军伍,勇武有力,豪爽负气,略通兵法,善抚将士,以军功累迁至枢密使高位,驻兵邺都,防范契丹南侵。
后汉隐帝在舅舅李业的挑拨下,恐郭威 手握军权,功高盖主,嫌“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激起了郭威兵变。隐帝领兵出征,结果被乱兵杀死。公元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 开封,聪明的郭威让隐帝之母李太后主持朝政,以安人心。
之后,郭威假借契丹南犯,率兵离京,在澶州,数千将士发生兵变,拥立郭威为帝,推翻了后汉王朝。公元951年2月13日,郭威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郭威登基的第一天,他就当众销毁了从后汉宫中搜出来的宝器,把这些被后汉的皇帝和皇室们看重的珍珠、翡翠、玛瑙和金银器皿,统统砸了个稀巴烂。一边让人砸,还一边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别人都可以喜欢这些东西,就他妈皇帝老子不 能!当了帝王,就千万不能眷恋这些东西!”
自打他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一连下了几道圣旨,降低赋税,减轻刑罚。郭威自己的生活,也一向节俭,做了皇 帝,反倒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他经常对臣僚们说:“朕起身寒微,自幼就饱尝了人世的艰辛。
遭逢这样一个丧乱的时代,一夜之间作了帝王,怎么忍心搜刮百姓, 来奉养自己呢!”郭威下令:“从现在开始,禁止各地官员向皇帝送礼。同时,也禁绝各地官员,借各种机会,以各种名目,向皇室供奉各种珍器重宝和土特产品等 生活物资。”
郭威还亲自到孔庙祭祀孔子, 向孔子塑像行跪拜礼。跟在身边的大臣看到了,上前劝阻说:“孔子只不过是个陪臣,作为帝王,您不应该给他行这么大的礼,他不应享受这么高规格的礼遇。”
郭 威听了以后,感慨地说:“孔子是万世帝王的老师和楷模,我怎么敢不敬重这位伟大的圣人!”行礼过后,郭威还下令修缮孔庙,禁止在孔林打柴毁林,命人四处寻 找孔子的直传后裔,任命为曲阜令,又找来了孔门大弟子颜回的后人,授予曲阜主薄的官职。
让孔颜的后代,共同管理孔颜的家乡——曲阜的全部事宜。郭威说自己 生长军旅,没有时间和心思读书,不懂得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于是诏令全国各地,只要能提出有利于国家和民众的方略,朝廷都愿意虚心接受。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危,临终前告诫柴荣说:“前两年我带兵西征,看到唐朝十八个皇帝的陵墓,都被人盗伐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下葬时放进了太多的珍宝。 我死了以后,你要遵照我的遗嘱,给我穿纸做的衣服,用瓦片作棺材,尽早下葬,不要在宫中停放太长的时间。
随便雇几个人,草草埋了就行了,不要搞大的仪式, 劳民伤财。也不要搞什么石羊、石马、石狮子之类。你还要在陵墓的前面刻一块石碑,碑上就写:‘周天子平生好简约,遗命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命’。如果你违背了我的遗嘱,我在地下也不保佑你。”说罢,看了柴荣最后一眼就溘然长逝了。
泪流满面的柴荣,就在郭威的遗体前,接过了后周的统治权。郭威一共在皇位上坐了3年,从正月里称帝,正好又在正月里病逝。终年仅51岁。
 人物:
                                            郭威
                                            赵匡胤
                                        
                
                上一篇:
                                        五代十国处于什么时期,指的哪五朝代,哪十个国家
                                    
                下一篇:
                                        敬翔辅佐梁太祖争霸天下
人物:
                                            郭威
                                            赵匡胤
                                        
                
                上一篇:
                                        五代十国处于什么时期,指的哪五朝代,哪十个国家
                                    
                下一篇:
                                        敬翔辅佐梁太祖争霸天下
                                    
            五代至北宋初年,一位出身河北临清的将领以军功立身,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三朝,最终在北宋官至太子太师,封邠国公。他就是王彦超——一位在战场上以勇猛著称,在朝堂上以...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24 皇位传承之谜:赵匡胤未传子嗣的深层动因与历史逻辑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猝然驾崩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后改名赵炅)以“金匮之盟”为由继承大统。这一权力交接引发千年争议:赵匡胤有四子存活至成年,为何最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10-22 兵权与枷锁:古代将军手握重兵却难造反的深层逻辑在古代中国,将军手握数万乃至数十万重兵,看似具备改朝换代的实力,但历史长河中真正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到安禄山的“渔阳鼙鼓”,这些特例背后...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5 皇权传承的隐秘逻辑:赵匡胤传位弟弟的深层动因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猝然崩逝于万岁殿,次日其弟赵光义即位,史称宋太宗。这场“兄终弟及”的权力交接,打破了自夏商周以来“父死子继”的皇位传承传统,更因“烛影...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4 投机者的困局:陶谷与赵匡胤的权力博弈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频繁。在这场乱世中,一位名叫陶谷的文人凭借政治投机步步高升,却在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陷入“献诏有功却终不得重用”的尴尬境地。他...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3 双帝治术论: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治国能力比较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这对兄弟帝王,以截然不同的治国风格塑造了北宋初期的政治格局。通过对比二人在军事战略、中央集权、文化政策及历史影响等维度的...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1 张永德:后周名将的皇位之憾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是学界与历史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作为郭威的女婿,张永德本应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却最终与帝位失之交臂。这位...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2025-09-29 赵匡胤迁都长安之议:赵光义反对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战略考量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统一中原后,提出了一项震动朝野的计划——迁都长安。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对都城安全性的战略考量,也暗含着对皇权继承与政治格局的深远...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赵光义即位后朝臣沉默之谜:权力博弈与历史惯性下的必然选择公元976年冬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于万岁殿,次日其弟赵光义即位为帝。这场看似突兀的权力交接,却未引发朝臣大规模反对,其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权力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赵匡胤传位之谜:为何舍子取弟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976年冬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其弟赵光义仓促继位,史称“烛影斧声”事件。这场皇位更迭打破了中国传统“父死子继”的继承惯例,引发后世千年争议。结合《宋史...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