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谷,北宋大臣,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在距离开封仅二十公里处的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叛周称帝。
随即,赵匡胤在跟将士们约法三章之后,率部回师开封,后周灭亡,宋朝建立。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有如韩通、魏仁浦这样准备抵抗的后周臣子,但大多后周文武都是逆来顺受。
如宰相范质和王溥在得知大势已去后,也能接受现实,赵匡胤的政变基本是兵不血刃。
新朝即将建立,自然也有想抓住机会求上进的官员,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时后周的翰林学士承旨陶谷。
当时,赵匡胤逼迫后周小皇帝柴宗训禅位,因事先准备不足,临到头发现没有禅位诏书。
但陶谷却从怀中拿出一份,帮助赵匡胤解决了这个难题,《宋史·陶谷传》中记载:
初,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谷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
这显然是陶谷提前写好的,如果准备有诏书,他最多浪费了时间,但如果没有,他就立功了。
于是,赵匡胤顺利完成登基,陶谷立下大功。
这种行为,放在古代,就是劝进之功,在赵匡胤发动的政变中,陶谷的这个功劳仅次于在陈桥驿给赵匡胤披上黄袍的主谋们。
可陶谷的这次进献禅位诏书,却换来了“太祖甚薄之”的印象。
也就是说,赵匡胤接受了陶谷的好意,但对他这个人,却越发看不起。
赵匡胤对于后周来说,当然是叛臣,还是深受后周皇室隆恩的叛臣。
并且,在他准备起事时,也会刻意结交有意反叛后周的有异心分子,谁愿意跟着他叛周,都是他的好朋友,未来,好处大大的有。
可当他成事后,就是皇帝了,他马上会进入到皇帝的角色中去考虑问题。
诚然,如陶谷这样的官员,主动靠上来,有利于赵匡胤迅速稳定局面。
可这也意味着,如果哪天出现逼迫赵匡胤让位的政变出现,陶谷们同样会继续背叛。
当时可还是五代乱世,后周只是其中的某一个政权,即便换了国号,也暂时还只是割据政权,谁知道明天会怎样?
赵匡胤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能统一天下成功,或者能坐稳这个皇位,他更需要坚定一些的臣子来帮助自己。
陶谷的主动,反而暴露了他内在的不堪。
陶谷不献禅位诏书,前途没准有保证,哪怕熬资历也够,可献了诏书后,他的心愿却一辈子没能达成。
陶谷主动拍新朝和新帝的马屁,无非是想升官。
他在后周已经做到翰林学士承旨这样的高位,还曾兼任过吏部侍郎,仅凭翰林学士的职位,就是当然的未来宰相候选人。
所以,陶谷的目的是想有机会当宰相,他的资历、资格、职位都足够他当上宰相,只需要前进一小步就行。
赵匡胤也想换宰相,他在以宋代周后,虽然暂时没有变动前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的职位,可那是为了稳定,为了顺利接收后周的州郡、军队和财产。
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到底不是赵匡胤的自己人,在宋朝建立四年后,赵匡胤在朝政稳定后,就把他们罢免了。
此后,赵匡胤任命的宰相分别是赵普、薛居正、沈伦。
而对于有劝进之功,且本就是翰林学士承旨这样的宰相候选人的陶谷,赵匡胤从来就不考虑:“帝素薄之,选置宰辅,未尝及谷”。
赵普和沈伦都是赵匡胤还是后周大将时,就投奔过来的自己人,薛居正和陶谷一样,都是后周遗臣。
薛居正在后周时,资历和职位都不如陶谷,但他就能后来居上,成为宰相。
宋朝开国后,陶谷陆续从礼部尚书变成刑部尚书,再变成户部尚书,一直在六部尚书的职位上变动,赵匡胤就是不让他这个曾经的翰林学士承旨当宰相。
薛居正和陶谷相比,仅仅是赵匡胤发动政变时,啥都没干。
再举一个人的例子来比较陶谷,赵匡胤发动政变并回师开封后,有两个后周重臣试图反抗。
除了赵匡胤原本的政敌韩通外,还有一个是,后周宰相之一的魏仁浦。
他组织了部分朝臣反抗,但势单力薄,又没有军队帮助,因此反抗失败。
可赵匡胤没有博待他,让他继续担任宰相,后来罢免他时,也让他继续带着“守尚书右仆射”的职位。
不仅如此,赵匡胤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魏仁浦的儿子,跟他结成了亲家。
魏仁浦极力反对赵匡胤,表现出了忠臣的一面,于是,赵匡胤无比看重,陶谷及时献媚,却被赵匡胤鄙视。
由此可见,当皇帝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或许,陶谷表现自己价值的时间提前了一些,在宋朝正式建立后,再想办法表现自己也许更好,就如薛居正。
陶谷生前走错一步棋,没能达成心愿,死后,他被追赠为右仆射,算是当上了宰相,可生前身后名,是彻底毁了。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元朝为何无需“收复”燕云十六州:历史脉络与政治逻辑的双重解构燕云十六州,这片横亘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地带的战略要地,自五代时期石敬瑭割让契丹后,便成为中原王朝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蒙古帝国崛起的时...
石敬瑭 2025-06-17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沙陀血统与中原棋局:解码石敬瑭的民族身份之谜在中国五代十国的乱世棋局中,后晋高祖石敬瑭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棋手。这位以“儿皇帝”称号遗臭万年的统治者,其民族身份如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一般,在历史迷雾中若隐若现...
石敬瑭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争议中的石敬瑭:权力博弈与历史评判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石敬瑭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权力博弈与历史评判的复杂性。他因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纳贡的行为,被后世视为“儿皇帝”...
石敬瑭 2025-05-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