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藩王: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地方;藩王可以是皇帝的宗室成员,开国功臣或是地方势力首领。基于此,在封建王朝下,藩王和皇帝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几乎是在所难免了,也即皇帝希望掌控天下,而藩王自然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兵权和封地,所以,在历史上,围绕着削藩这一实践,爆发了多次战争。其中,在明朝和清朝初期,都发生了一件因为削藩和撤藩所引起的战争,分别是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不过,就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来说,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了,也即朱允炆失败,而康熙却胜利了。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朱允炆失败了,而康熙皇帝却成功了?
一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靖难之役的初期,建文帝朱允炆可谓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在朱元璋去世后,即位后的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建文帝朱允炆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基于此,燕王朱棣的开局,可谓非常艰难。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决定削藩后,吴三桂等人起兵,一时间,天下各地群起而响应。在吴三桂等藩王起兵之后,几乎拿下了清朝疆域的半壁江山。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康熙皇帝所面临的局面,可谓非常严峻。
二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反而是康熙皇帝笑到了最后,而建文帝朱允炆却走向失败,促使燕王朱棣成为明朝永乐皇帝。对此,在笔者看来,造成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的结果走向不同,显然和对战的双方存在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对比康熙皇帝和建文帝朱允炆,二者在能力上的差距可谓非常明显。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就此基本上遏制了吴三桂势力继续向北扩张的势头。
三
更为关键的是,在三藩之乱中,康熙皇帝采用了“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的策略,也即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换而言之,康熙将自己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多,而让吴三桂的朋友越来越少,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作为对比的建文帝朱允炆,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也即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不仅自己缺乏谋略,在用人上也比较失败,这和康熙皇帝敢于用人,充分信任手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
最后,另一方面,就二者面临的对手来说,吴三桂等三藩虽然在起初声势浩大,但是,吴三桂等势力之间貌合神离,存在被各个击破的机会。而且,就吴三桂来说,存在不够果决的问题,比如想要和康熙划江而治,平分天下。与此相对应的是,燕王朱棣虽然在初期势力较弱,但是,燕王朱棣的势力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也即没有给建文帝朱允炆各个击破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态度,也是其最终击败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原因。综上,因为以上几点原因,在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中,本来作为藩王的朱棣,取代了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至于清朝初期的三藩之乱,则是以康熙皇帝平定天下,也即彻底清除三藩而告终。当然,对于登基称帝的朱棣,即位后继续实行削藩的措施,这也体现出封建王朝中,皇帝和藩王之间难以长期共存的特点。
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与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权力、情感与礼制的交织清景陵,这座埋葬着康熙帝的庞大陵寝,不仅见证了清朝盛世的辉煌,更因五位女性的陪葬而成为历史研究的焦点。在“皇后独享合葬权”的礼制传统下,康熙帝的景陵却打破了常规...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1 张廷玉与康熙:君臣相知共筑盛世基业在清朝康乾盛世的政治舞台上,张廷玉与康熙帝的君臣关系堪称典范。作为康熙朝至乾隆朝的三朝元老,张廷玉以卓越的才能与忠诚的品格,成为康熙帝治国理政的重要助手,其政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19 鳌拜有多厉害:从战场猛将到权臣风云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初期的历史长河中,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勇猛无畏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又因专擅朝政引发争议,最终成为康熙帝亲政初期的重要政治对手。这位镶黄旗...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18 孝诚仁皇后的母亲:隐于历史深处的家族纽带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作为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其一生与清朝皇室命运紧密交织。然而,在史料对这位“大清最年轻皇后”的记载中,...
康熙的儿子们 孝诚仁皇后 2025-08-15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胤礽被废:权力漩涡中的悲剧储君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漫长历史中,皇位继承始终是牵动朝局的核心命题。康熙朝太子胤礽的两度被废,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成为透视皇权制度深层矛盾的典型案例。这位从襁褓...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08-11 遏必隆是忠臣吗?——从历史轨迹与政治抉择中探寻答案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