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藩王: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地方;藩王可以是皇帝的宗室成员,开国功臣或是地方势力首领。基于此,在封建王朝下,藩王和皇帝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几乎是在所难免了,也即皇帝希望掌控天下,而藩王自然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兵权和封地,所以,在历史上,围绕着削藩这一实践,爆发了多次战争。其中,在明朝和清朝初期,都发生了一件因为削藩和撤藩所引起的战争,分别是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不过,就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来说,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了,也即朱允炆失败,而康熙却胜利了。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削藩,为什么朱允炆失败了,而康熙皇帝却成功了?
一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靖难之役的初期,建文帝朱允炆可谓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在朱元璋去世后,即位后的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建文帝朱允炆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基于此,燕王朱棣的开局,可谓非常艰难。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决定削藩后,吴三桂等人起兵,一时间,天下各地群起而响应。在吴三桂等藩王起兵之后,几乎拿下了清朝疆域的半壁江山。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康熙皇帝所面临的局面,可谓非常严峻。
二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反而是康熙皇帝笑到了最后,而建文帝朱允炆却走向失败,促使燕王朱棣成为明朝永乐皇帝。对此,在笔者看来,造成靖难之役和三藩之乱的结果走向不同,显然和对战的双方存在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对比康熙皇帝和建文帝朱允炆,二者在能力上的差距可谓非常明显。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就此基本上遏制了吴三桂势力继续向北扩张的势头。
三
更为关键的是,在三藩之乱中,康熙皇帝采用了“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的策略,也即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换而言之,康熙将自己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多,而让吴三桂的朋友越来越少,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作为对比的建文帝朱允炆,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也即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不仅自己缺乏谋略,在用人上也比较失败,这和康熙皇帝敢于用人,充分信任手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
最后,另一方面,就二者面临的对手来说,吴三桂等三藩虽然在起初声势浩大,但是,吴三桂等势力之间貌合神离,存在被各个击破的机会。而且,就吴三桂来说,存在不够果决的问题,比如想要和康熙划江而治,平分天下。与此相对应的是,燕王朱棣虽然在初期势力较弱,但是,燕王朱棣的势力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也即没有给建文帝朱允炆各个击破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态度,也是其最终击败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原因。综上,因为以上几点原因,在明朝初期的靖难之役中,本来作为藩王的朱棣,取代了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至于清朝初期的三藩之乱,则是以康熙皇帝平定天下,也即彻底清除三藩而告终。当然,对于登基称帝的朱棣,即位后继续实行削藩的措施,这也体现出封建王朝中,皇帝和藩王之间难以长期共存的特点。
作为清朝初年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掌控着镶黄旗及部分八旗精锐,麾下兵力据传达四十万之众。然而,这位“满洲第一勇士”在康熙八年被擒时,既未调动军队反抗,亦未逃亡...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0-15 十岁弘历的帝王气象:解码康熙隔代钦定的三大密码1722年春日的圆明园牡丹宴上,十岁的弘历以一场看似偶然的登场,彻底改写了大清王朝的权力图谱。这场祖孙三代的历史性会面,被《清实录》记载为“圣祖见而锺爱,抚其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14 索尼的隐退与制衡:康熙扳倒鳌拜的关键政治铺垫公元1669年,16岁的康熙皇帝在武英殿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库戏”生擒权臣鳌拜,这场权力博弈的胜利不仅源于少年天子的智谋,更与首辅索尼的政治遗产密不可分。索尼作...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0-14 鳌拜案真相:一场权力博弈下的历史迷雾在清朝康熙初年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案始终是绕不开的争议焦点。影视剧中那个飞扬跋扈、意图谋反的权臣形象,与历史档案中“效力年久,迭立战功”的记载形成鲜明反差。通过解...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0-14 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藩王集体沉默的深层逻辑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历经三年鏖战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称帝。这场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藩王叛乱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除...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4 君臣三十载:年羹尧与雍正的“蜜月”与“决裂”年羹尧与雍正帝的关系,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互动之一。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之妹入雍亲王府为侧妃,到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被赐自尽,两...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13 靖难之役中的藩王群像: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皇位传承轨迹,更将20位藩王卷入权力漩涡。面对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3 帝位传承的生死密码:顺治24岁早逝与康熙61年执政的医学与历史解构清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创下中国帝王执政时长之最,而其父顺治帝却仅活至24岁便骤然离世。这场父子间悬殊的生命跨度,既涉及清代医学水平与皇室健康管理,也暗含政治格...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13 帝王心术的悖论:朱元璋与康熙的储君信任为何天差地别?在封建王朝的权力游戏中,储君与皇帝的关系往往如履薄冰。明太祖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纵容至极”,甚至默许其公开反对自己的严刑峻法;而清圣祖康熙却两次废黜太子胤礽,最终...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13 凤命未竟:佟佳氏的帝王之母之路与红颜早逝之谜在清朝康熙帝的传奇人生背后,站着一位同样充满故事却鲜被详述的女性——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她以十三岁入宫的稚龄,诞下未来的一代明君,却在二十四岁芳华正茂时溘然长逝。...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10-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