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写对柳的赞美,对柳的离去的痛惜爱恋,在赞美柳的极盛中,意味着繁华即尽之后的凋零。
前四句从广阔背景提笔,以生动的笔调描绘出了春天柳色的秀丽可人、妩媚柔长;后四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言外之意不尽,颇为耐人寻味。李商隐此诗正是巧在此处,似此似彼,亦即亦离,借咏寄思,是咏物诗的化境。全诗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既是在写柳,也似在写人,对柳的爱恋不舍,似有对人的眷恋与思念,似此似彼,亦即亦离,借咏寄思,是咏物诗的化境。

此诗当为李商隐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自长安赴桂林途中所作。前人认为此诗有本事,所咏的“柳”可能是个歌妓,因为诗中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的缱绻之情。冯浩认为系为洛阳歌妓柳枝所作。由于年代久远,别无旁证,真实情况,已难考知。
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章台柳色垂拂繁茂,柳色或明或暗,郢都的大路旁,柳枝像妙龄女郎在蹁跹起舞。
早就听到不少人赞美柳树风流至极,如今看到了,正当婀娜多姿时。
迷人的柳色一直到桥边,眼看要被隔断,跨过桥向长堤延伸,我的心也紧随不舍。
柳树真是忍心啊,放出如雪的柳絮,飘浮着,飞舞在青楼酒旗之间。
此诗题为赠柳,实是咏柳,是诗人先咏后赠。全诗运用拟人法,将‘‘柳’’当作人来描写。咏而赠之,故题曰“赠”。
首联“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囊括了从京城长安到江滨江陵的各路柳色。这柳色从北到南,无处不在,“掩映”“参差”,秀色千里。“从”、“更”二字以递进式的表达,点明了春意正闹,柳树生机勃勃。“掩映”“参差”二词便是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点出时间是在春天。由“从”到“更”的变化,把柳的蓬勃生机,渲染得更加强烈。
颔联“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描绘柳的体态轻盈。柔长的柳枝,千枝万缕,春风吹拂,宛若妙龄女郎,翩跹起舞,姿态非常动人。诗人用“见说”句表现了人们自古以来对柳色的赞赏有加。“来当”句是说自己见到眼前之柳的时候,正当其婀娜多姿之时,表现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颈联“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接写柳色绵延不断。出句意在描绘诗人寻柳的场景。诗人目光被这一春柳色深深吸引,这柳色一路牵引着他来到桥边,堤畔的柳树烟雾笼罩,朦胧动人,一眼寻去,却见这柳色快被隔断。诗人跨过桥去,转身回行,再次沿着这河堤寻着美色,乃至终于不见这柳色。对句则是在说诗人眼中虽已望不见柳,但仿佛还是能见那如烟似梦的柳色向远方延伸。“意相随”既指春柳傍随长堤而去,也指诗人的心为柳所系,紧随不舍。
尾联“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写诗人心系柳色,紧紧相随,最后直至青楼酒旗、柳花似雪之处。“青楼”“酒旗”是人间繁华之地;飞花似雪是春柳盛极之时。“忍”字里透露出诗人对春柳盛极之时的痛惜之情。尽管花飞如雪固然美极盛极,然而繁华已极,就意味着离凋谢不远。两句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也把人的爱惜之情写到极点。
此诗前四句从广阔的背景上,对春柳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写出了春柳秀丽可人、妩媚柔长的风姿;后四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言外之意不尽,颇为耐人寻味。
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此诗全篇八句,纯用白描,篇中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写柳。而且,仔细玩味,又会发觉它们既是写柳,又像是在写人,字里行间,仿佛晃动着一位窈窕女郎的倩影,风流韵致,婀娜多情,非常逗人喜爱。
她也许是诗人的友人,也许就是诗人的情人,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分离了。咏柳即咏人,对柳之爱怜不舍,即对其所爱之人的依恋与思念。此诗正是巧在此处,似彼似此,亦彼亦此,不即不离,正是此诗艺术表现的巧妙之处。
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如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既有科场传奇的锋芒初露,也有扬州风月的恣意沉醉,更有历史长河中永恒的诗酒风流。这位出身...
杜牧 李商隐 2025-10-27 杜牧轶事与后世评说:诗酒风流中的家国情怀晚唐诗人杜牧以“小李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人生轨迹交织着传奇轶事与家国忧思。从考场奇遇到情感纠葛,从仕途沉浮到诗书传世,这位出身世族的才子用一生书写了独特的文...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诗赋双绝:杜牧在晚唐文坛的革新与突破作为晚唐最具争议性与创造力的文人,杜牧(803—852)以“小杜”之名与李商隐并称,其诗文成就不仅重塑了唐代文学的审美范式,更以独特的批判精神与艺术创新,成为连...
杜牧 李商隐 2025-10-11 李商隐:寒门孤子的诗性人生与时代困局晚唐诗人李商隐,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绝唱穿透千年时光,其人生轨迹却如《锦瑟》般朦胧曲折。这位出身寒微的才子,在党争倾轧中辗转漂泊,最终以45岁...
李商隐 2025-10-10 唐代三李:诗坛星辉的浪漫交响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被后世并称为“唐代三李”。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们诗歌造诣的高度概括,更折射出唐代由盛...
李白 李商隐 2025-09-24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李商隐:壮志难酬下的托古讽今——以贾生为例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遗憾,这种情感也深刻地反映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李商隐 2024-11-30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借景抒情,情真意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复杂情感。一、诗歌背景与基本解读《夜雨...
李商隐 2024-10-31 李贺:唐代诗坛的“诗鬼”与“三李”之一李贺,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诗歌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共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 李商隐 2024-08-16 温庭筠:唐代音律诗的杰出代表在唐代这个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传颂。其中,温庭筠以其精湛的音律诗技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温庭筠 李商隐 2024-05-0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