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是楚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起来,似乎项羽对人才真的非常好,远远比刘邦对人才好多了。
一是项羽来者不拒。项羽从来不拒绝人才,只要去投奔他的,他都收留,很少有不用的情况。比如韩信无名无姓,但是前往投奔他,他就封韩信为郎中。章邯等“三秦”投降了他,他立刻封“三秦”为王。就算那些投降的秦朝士兵对他说三道四,他一怒之下,坑杀了二十万人,也没有迁怒章邯等“三秦”。由此可见,项羽其实对人才也算是很不错的。
二是项羽宽仁厚道。项羽身上有宽仁厚道的一面。别的不说,我们就看看他是怎么对待他的最大竞争对手刘邦的就明白了。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向项羽提出,让他杀掉刘邦,可以他却一直不忍心,没有杀他。后来,刘邦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在他的皇宫中为所欲为,他在打败刘邦,并抓到刘邦的父亲和老婆以后,曾用刘邦的父亲来威胁刘邦。但当时刘邦无耻地说了一句,我们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杀你爹,请分给我一口汤喝。就算这样了,项羽依然并没有杀掉刘邦的父亲和老婆,而是把他们给放了。
三是项羽有福同享。项羽打下江山以后,并没有称帝,而是只自封为西楚霸王,而且把十八路诸侯都纷纷封王,把江山分给大家,而不是自己独吞。这一点,显然比后来“杀功臣”的刘邦好多了。
但是,项羽的结局却非常糟糕,让人始料未及。尤其是垓下一战,项羽可以说非常凄凉。其实,在垓下的时候,项羽至少还有十万人马。对于项羽来说,十万人马已经非常多了。当年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何其豪壮。他的军队要有那样的气势,就算韩信、彭越、英布对他构成合围的态势,项羽其实也绝对不输给他们。可是,韩信只用一招“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就跑光了,最后只剩下几百人。逃到乌江边上的时候,却只有二十八人。最终又只剩下项羽一个人。这样一种结局,简直就是项羽人生的一个隐喻。
项羽对人并不坏,为什么落到“四面楚歌”这样的结局呢?
我认为,项羽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辨良莠。
项羽在用人的时候,他是看不出这个人才是好,还是不好的。前面我们说了,他就是来者不拒。但是这个人能干什么,干得好不好,项羽心里都没有数的。因为看不出好坏,因此什么人都有,也无法让人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二、不予尊重。
确实是只要是人才,到项羽那里,项羽都能用他。但是项羽不知道怎么用他们。比如韩信是一个很有计谋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发挥他的作用,韩信给他提的意见,他也不用。比如他确实尊范增为“亚父”,但是却不听范增的意见,让范增愤然离开。再比如曹无伤,他把刘邦的情报透露项羽。对于这样一个卧底,其实项羽应该极为重视的。但项羽竟然在鸿门宴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刘邦,使得刘邦最终杀了曹无伤。这件事,让天下的老百姓如何看项羽这个人?
归根到底,是项羽对人才极为不尊重。
三、赏罚不公。
项羽确实后来把很多人都封为王。但实际上,这些被封为王的,都是那些加盟而来的诸侯,不是项羽的手下。比如章邯等“三秦”,项羽就爽快地封他们为王,包括彭越、英布这些人,都不是项羽的部下。项羽对他的部下是比较凉薄的。
韩信在投奔项羽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项羽对部下很好,但是只在口头上好,却不愿意对部下进行封赏。因此,他要离开他,前来投奔刘邦。韩信显然是有切身体验的,他才会说这样的话。
四、不尽其能。
刘邦在用韩信的时候,就是放手让他去干。虽然这让刘邦很担心,但他依然坚持这样做。包括他对陈平、张良、萧何的使用。
但是人才在项羽的手下,却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项羽自己太能干,而且事事亲力亲为。另一方面,也是项羽对人才不信任,因而不能发挥其作用的表现。
总之,项羽不辨、不敬、不公、不用,这就使得人才在他的手下,个个心里都有怨言,大家对他都不满,最终都离开了他。
(参考资料:《史记》等)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因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钟室。临刑前,这位曾助刘邦定鼎天下的军事奇才仰天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此言一出,刘邦立...
刘邦 韩信 2025-10-10 优势占尽却败于刘邦:项羽失败的深层真相在楚汉争霸的舞台上,项羽曾以绝对优势开局: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击溃四十万秦军,彭城之战以三万骑兵逆转五十六万联军,其军事才能与个人勇武冠绝当世。然而,这场看似毫无...
项羽 刘邦 2025-10-10 权谋暗战:吕后如何绕过“三不杀五不死”诛杀韩信公元前196年,长安长乐宫钟室内,一代兵仙韩信被宫女用竹竿刺杀。这场看似荒诞的处决,实则是吕后对刘邦“三不杀五不死”承诺的精准破解。民间传说中,刘邦为笼络韩信曾...
刘邦 韩信 2025-09-29 刘穆之:寒门贵子的崛起与东晋末年的政治博弈在东晋末年动荡的政局中,刘穆之凭借卓越的才能与独特的政治智慧,从寒门士子崛起为刘裕集团的核心谋士,其人生轨迹折射出乱世中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交织。作为汉高祖刘邦...
刘邦 刘裕 2025-09-29 钟离眜:项羽麾下猛将,为何最终自刎而死秦末乱世,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钟离眜(名眜,音mò)以勇猛与忠诚闻名,成为西楚霸王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他箭术超群,百步外可断柳枝;熟读兵法,巨鹿之战献策“破釜...
项羽 2025-09-29 刘岱:汉末乱世中的理想主义者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是汉末群雄中极具悲剧色彩的割据诸侯。作为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后代,他出身名门却未沉溺于世族特权,反而以...
刘邦 2025-09-28 樊哙之死:刘邦临终前的权力博弈与政治算计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病榻上向陈平、周勃下达最后一道密令:“即军中斩哙”。这道旨意针对的,正是其连襟、开国功臣樊哙——这位曾在鸿门宴上以命相搏救下刘邦的猛...
刘邦 2025-09-28 吕后的哥哥吕泽为何在正史中记载稀少?——权力博弈与历史书写的双重遮蔽西汉开国功臣吕泽,作为吕后长兄、刘邦大舅哥,曾率军平定三秦、参与楚汉战争,其部将丁复、虫达等更在垓下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位本应与韩信、萧何比肩的军事将领...
刘邦 韩信 2025-09-28 鲁元公主:被权力洪流裹挟的悲剧人生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本应享有金枝玉叶的尊荣,却因父母对权力的极致追逐,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她的命运轨迹,折射出...
吕雉 刘邦 2025-09-26 从庙号谥号之辨:解密刘邦“汉高祖”称呼的由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帝王称谓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政治文化的深层逻辑。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尊号问题,便是一桩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公案。这位白手起家的布衣天子,生前从未自称“高...
刘邦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