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权势最高的女性便是武则天和吕后了,不过武则天毕竟是正统女皇帝,地位要比吕后高。吕后虽没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她牢牢掌控朝政大权,是实际的掌权人,而且她差点就让吕氏替代刘氏,这点也足以说明吕后的强大。历史上并无武则天评价吕后的记载,可能在武则天眼里吕后会是她的目标之一。但武则天显然比吕后更聪明,这从她们死后的待遇便能知晓,下面就来看看武则天究竟哪一点要更胜一筹。

这两个女人做了同样的事情,都是独揽了朝政大权,为什么在吕后去世以后她的家族被整个灭族了。但是武则天去世以后,却能够把她家族完好的保存下来,还能够在朝廷上发挥他们的作用。其实不管是武则天还是吕后,她们在都掌了政权之后,都进行了一次非常惨烈的战争,而这一场战争只是针对于宗室内部进行的。她们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和吕后斗争的都是别人家的儿子,而和武则天斗争的都是她自己的儿子。
吕后这场战斗主要是跟刘邦其他媳妇生的孩子进行的,因为她自己的儿子性格比较的懦弱。她害怕刘邦其他的儿子,会把她儿子的皇位给夺走。因此在她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就跟其他的那些皇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把刘邦那些儿子们杀掉和毁掉的不少,而且使用的方法非常的残忍。因为她那个时候使用了太过残忍的手段,所以积累了非常多的怨气。朝廷上的人对她也是怨气颇重,而这些仇恨一直在人们的心中积压着。所以在她去世以后,那些对她心存仇恨的人就把怨气全都算在了吕氏家族的头上,对她的家族进行了报复。
而且她还特别的交代了,兵权一定要掌握在吕家的手里,坚决不能让它落在别人手中。所以说吕后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结仇恨,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刘家的人,可是所有的权利却都被掌握在了吕氏家族里。这也不能怪刘家会对吕家这么的怨恨,所以只要权利再一次回归到刘家的手中,他们肯定会对吕氏家族进行疯狂的报复。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报复吕家的手段残忍无情,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的话,那么吕家就会进行反抗,这就会导致他们手中的权利不稳固。

武则天和她完全不一样,她做的并不是要给自己的儿子稳固根基,而是跟她自己的儿子争夺朝政大权。垂帘听政这种方式完全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她儿子的那个皇帝的位置,要从帘子后面直接走到皇帝的这个位置上。因为武则天是跟她自己的儿子争夺权力,所以她并没有采用多么残忍的方式。虽然传言说她在这场战争中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但那也只是传言,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那两个孩子是她杀害的。
武则天在还没有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就在大臣的帮助之下夺得了皇位,实际上那个时候天下已经又重新回到了李家的手中。而武则天的手中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权利了,所以李家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打击报复她了。虽然说他们以前也是属于竞争对手的关系,可是武则天在最后的时候却立了李家的孩子为太子,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那种矛盾就已经完全解开了。
武则天掌管朝政几十年,后来又坐上了皇帝,在这段时间里她把国家管理的非常的好,而且能力比她的儿子还要突出,并且还提拔了很多的优秀人才,而她提拔的这些人肯定是不会去打击武家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武则天那个时候他所制造的矛盾并不多,而吕后却制造了非常大的矛盾,所以她们两家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吕公让吕雉嫁给刘邦时,吕雉并没有反对而是听从了吕公的安排,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时的吕雉最多二十岁左右,而刘邦当时应该是四十多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凉去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作为女儿的吕雉是听话的。
此后刘邦在芒砀山起义,官府抓了刘邦的家人以示惩罚,因此吕雉替刘邦坐了几年牢,待吕雉从牢里出来又碰到楚汉之争,结果又被项羽抓去做人质还差一点让项羽给烹了。吕雉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才终于回到了刘邦的身边,却发现刘邦已经有了另一个爱妾戚夫人这样的结果任何女子都无法接受,但吕雉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而戚夫人却自不量力的想跟吕雉争皇后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这些都触碰到了吕雉的底线,所以吕后才会逐渐黑化。吕后性格残暴,晚年野心膨胀,但整体看下来吕后一生有功有过,她的贡献不容抹杀,但吕后做了很多坏事也是不争的事实。

武则天同样是个狠人,她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狠辣,比如驯服烈马的典故,不听话就打身子,再不听就打头,还不听就杀!而武则天的运用也是自然,女儿、儿子说杀就杀,亲戚孙子也不放过!
武则天成为皇帝分了好几步,其中一步走错可能就当不上皇帝。这其中武则天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毕竟李治死后自己就类似于顾命大臣,自己又是皇帝他妈,之前早就培植了势力,加上种种际遇,简直可以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唐朝脱胎于隋朝,隋朝脱胎于北周,北周脱胎于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最大的事情就是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带来的就是男女平等,带来的就是思想开放。要不然,单凭武则天李治小妈的身份,就得在感业寺老死为止。
武则天作为政治人物,在其背后少不了杀伐决断,也少不了恣意妄为,历史上诸多评价也皆有可查。不过,作为一名女性,武则天真可谓是能顶一方天的人物。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描写,将杨玉环的美貌推向了极致。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贵族女...
白居易 杨玉环 2025-11-17 权力、情感与时代:唐玄宗强纳杨玉环的多重动机解析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自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流传后,便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帝王绝恋”。然而,这段关系始于“父夺子妻”的伦理禁忌,更因安史之乱的爆发被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11-17 李泰:宠冠诸王却错失太子之位的悲剧皇子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权力棋局中,李泰本是最接近储君之位的棋子。这位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自幼以"聪敏绝伦"著称,更因母亲长孙皇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4 武则天:盛世大唐的承启者与革新者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她统治的十五年不仅是唐朝政治格局的转折点,更是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关键纽带。从政治改革到经济振...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启 2025-11-13 王君廓:以一敌千的悍将,缘何命丧乡野?在唐朝开国的烽火中,王君廓以“十三骑破万敌”的传奇战绩闻名于世。这位出身草莽的将领,既能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又能在权谋中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然而,这位曾被李渊赞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1-13 帝王心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与秦琼的差异化任用逻辑在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对麾下两大猛将尉迟敬德与秦琼的任用策略,折射出帝王权术的深层逻辑。尉迟敬德以"玄武门之变首功"的身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1-12 探秘李商隐:枯寂无题人生中的诗意华章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带着几分孤寂的星辰,以其独特的“无题”诗系列,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仕途不顺、情...
李商隐 2025-11-12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则以智慧与德行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从巩固帝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2 知恩图报铸传奇:李世民救命之恩与臣子的王朝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麾下汇聚了无数贤才良将。然而,有一位臣子的命运轨迹尤为特殊——他曾在生死关头被李世民出手相救,此后以毕生忠诚与才智回...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2 帝王诗心照山河:李世民望终南山的雄浑气象与政治隐喻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壮美开篇,成为帝王诗作中罕见的兼具艺术性与政治深意的佳作。这首五言律诗不仅展现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