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宋神宗赵顼是宋朝除开国一祖一宗外,最积极进取的皇帝。
到他继位时,宋朝深受冗员、冗兵、冗费等三冗之害,国家财政面临的问题危机重重。
这对于有心把国家变得富强,继而开疆拓土的宋神宗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于是,他选中了王安石,希望能得到改变。
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安石向宋神宗提出变法。,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变法开始,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保守派的坚决反对,变法也一直都是在起起伏伏中艰难前行。
直到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经过了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都没能彻底完成,保守派的反抗力度太大了。
当然,这也是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能想到的问题,变法需要剥夺老权贵的部分特权和利益,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遭到的抵制是空前的。
且因为宋朝自宋仁宗时代起,就不杀士大夫的潜规则,让反对派无所顾忌,最多就贬斥出京,到外地继续做官而已。
并且,连宋神宗的身边人,也全是反对变法的,包括他名义上的祖母曹皇后(宋仁宗之妻),生母高皇后,老婆向皇后。
皇帝是孤家寡人,想获得更多的支持,哪怕是精神上的支持,是无法指望宗室的,宗室不敢参合到政治事件中来,宋神宗也不会允许。
因此,宋神宗在前面并非一帆风顺的情况下,回到后宫中,最希望能得到后宫中亲人们的安慰和鼓励,偏偏,这些全没有。
后宫中有资格对宋神宗开导或劝解的几个女人,全是变法的反对派,她们不会在这件事上,给予宋神宗任何支持。
如曹皇后,就曾直接向宋神宗进言,劝他不要变法,《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中记载: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宋神宗的生母高皇后,虽然在宋神宗生前,没有过多对变法表态,可等到宋神宗去世,她获得权力后,马上全部废除儿子生前鼓捣出来的变法法规。
《宋史·宣仁圣烈高皇后列传》中记载:
哲宗嗣位,尊为太皇太后……谕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
而宋神宗的老婆向皇后,在儿子宋哲宗(坚持恢复“熙宁变法”)死后,因宋徽宗坚持,曾短暂垂帘听政,在此期间,也对被变法派贬斥的保守派大肆赦免。
《宋史·钦圣宪肃向皇后列传》中记载:
徽宗立,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以长君辞。帝泣拜,移时乃听。凡绍圣、元符以还,惇(章惇,变法派首脑)所斥逐贤大夫士,稍稍收用之……至闻宾召故老、宽徭息兵、爱民崇俭之举,则喜见于色。才六月,即还政。
由此一看,跟宋神宗关系最紧密的几个女人,都是宋神宗的反对者,宋神宗在变法期间,他在后宫是被孤立的。
曹皇后只是宋神宗名义上的祖母,而高皇后和向皇后,按照道理来说,跟宋神宗是一荣俱荣的,她们最应该站在宋神宗一边,支持或鼓励他。
可这些跟宋神宗最亲密的女人,为何要反对变法?
出身决定立场,这三位后宫中的主人,都是出身功勋之后,她们所在的家族,全是变法的受害者。
曹皇后是宋朝开国元勋曹彬之后,高皇后是宋初名将高琼之后,向皇后是宋太宗时期的名相向敏中之后。
她们身后的曹家、高家、向家,全是宋朝以往政策的受益者,“熙宁变法”损害的就是这些家族的利益。
这些宋朝开国之初崛起的家族,在土地、税收、商业、官场上,获得了大量的便利,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已经习惯了按照同样的方式获取便利和财富。
比如,向皇后的曾祖父向敏中死的时候,朝廷按照规则,给予其后人跟亲眷大量优待,史载:“五子、诸婿并迁官,亲校又官数人。”
一人做官,全家不愁,哪怕出来做官的不是人才,朝廷还得养着。而这种优待,直接体现在“三冗”带来的危害中。
如此数代传下来,这些家族获得的利益不可胜数。
至于其余在土地、税收、商业上的利益,就不多阐述了,仅凭此一例,就足够说明,宋朝在变法之前的规则,给这些功勋家族带来的好处。
因此,这些功勋家族,是最反对变法的,他们反对,从其家族中出来的曹皇后、高皇后、向皇后就必须反对。
古人受家族的影响之深,是难以想象的,这些皇后们,宁愿站在皇帝的对立面,也要支持和配合家族的动作。
宋神宗才38岁就病死了,很难说不是因为精神上受到了太大的压力。连在最应该信任的亲人中,都找不到一个能安慰自己的对象,不郁闷才怪。
宋朝还特别认可皇后垂帘听政,等她们获得权力时,就能轻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废掉宋神宗、宋哲宗生前坚持的变法。
除非学明朝,只允许小门小户出身的女性当皇后,牵扯到的家族利益不那么大。
否则,这一代接一代的皇后都是功勋家族所出,皇帝哪熬得赢她们?
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 崔白的人物争议:革新者光环下的多维审视北宋画家崔白以“花鸟革新者”的身份载入史册,其代表作《双喜图》《寒雀图》被视为打破“黄家富贵”垄断的里程碑。然而,这位被宋神宗破格提拔的宫廷画家,在艺术成就之外...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5 向太后: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北宋政坛的短暂掌舵者在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向太后(1046年—1101年)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位不可忽视的女性人物。她不仅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更在宋哲宗去世后,一度临朝听...
宋哲宗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2 王安石变法:理想与现实的撕裂——从民生视角审视变法之弊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赵顼启用王安石推行新政,史称“熙宁变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通过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经济措施,以及保甲法、将...
宋神宗怎么死的 启 2025-08-22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在题西林壁中窥见永恒的智慧之光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改革之殇:王安石变法失败留给历史的五重警示公元1069年,宋神宗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熙宁变法大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十八年间推出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却最终在元祐更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6-20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背后的理念之争与人性关怀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席卷朝野,王安石以参知政事身份推出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等新政,试图以雷霆手段革除百年积弊。然...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6-19 宋神宗赵顼:壮志未酬的改革者与悲剧帝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推行“元丰改制”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却因军事失败与健康恶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