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汉朝 >  一代名将李广为什么不能被封侯?

一代名将李广为什么不能被封侯?

时间:2022-04-12 11:24:13来源:历史资料作者:Marshall

一代名将李广为什么不能被封侯?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里面的飞将,说的就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号称“飞将军”的李广。汉文帝时期,李广还是个小伙子,作为随从侍卫陪皇帝狩猎,临危不惧,数次与猛兽搏斗,当时汉文帝就夸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惜了,生不逢时,要是在汉高祖时期,战争年代,你封个万户侯那是相当容易的事。“封万户侯!”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李广的心里,却成为他心中一棵高不可攀的大树。李广戎马一生,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参加指挥大小战役无数,身先士卒,始终奋战在抗击匈奴第一线,战功赫赫。然而,让他郁闷的是,尽管资历深厚,战功卓著,但李广一生都没有被封侯。后人都为他叫屈,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指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这件事。

为啥难封?李广自己也不明白,为这事总是寝食难安,像一块石头堵在心里。他认为自己抗击匈奴几十年,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整个大汉王朝都有目共睹,可为什么一到论功行赏的时候,总是被忽略?我这人到底得罪谁了?为啥每次干部提拔都没有我的份?

封侯可是个荣誉问题,看看自己的手下,作战成绩没有他优秀的也都封侯了,怎么偏偏轮不到他头上?按理说,以李广的战功,历经大小70余战斗,基本够封侯条件了。对此,朝廷的解释说,依照大汉军功奖励制度,以杀敌数量定军功,李将军的战斗规模比较小,杀敌数量总不达标,所以达不到封侯标准。李广很不服气,心里想:“这不是搪塞我吗?老子砍下的人头垒起来能造一座骷髅塔你信不信?”李广百思不得其解,就去找一位叫王朔的大师算命。李广向王朔请教:“打匈奴的战役我每次都参加,部队里校尉以下的军官,指挥作战能力不如我,冲锋陷阵也不如我的大有人在,可他们就有几十个人被封侯,我干得不比别人差,为啥封侯总没我的事?是我命该如此吗?大师您给我好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王朔收了微信红包,反问道:“请将军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干过什么令你后悔的事吗?”李广想了一下,说:“我当陇西太守的时候,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只要缴枪不杀,就既往不咎。当时有八百多人放下了武器,可我食言而肥,一天之内就把他们全给杀了,如今回想起来,这就是我最后悔做的事。”王半仙一听,拍腿当即说道:“将军啊,这是报应啊,没有比杀战俘更缺德的事了,这就是将军始终不能封侯的原因。”李广真的是因为诱杀战俘遭报应才没有被封侯的吗?不可能!李广杀戮投降的叛军这事虽然过份了点,但在朝廷看来顶多是“防卫过当”,这算不上什么大污点。李广始终不能封侯,主要是政治问题,其次是有被俘虏的经历和个人性格原因。我们先来看政治原因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李广时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驰援梁国,平定诸侯叛乱。战斗中,李广所向无敌,勇冠三军,单骑杀入敌营,夺得叛军军旗,为保卫梁国立下了大功。其实这时候,李广只要打道回府向汉景帝交差,凭着平定“七国之乱”的功劳,他这次一定能“封侯”。但之后他做了一件让他比杀俘虏更后悔的事情!叛乱平定后,梁国国王对李广十分赏识,当即授予李广大将军之印。事情到这里,李广如果拒绝,那他的封侯之路依然光明。很不幸,李广竟然接受了。这个梁国,是大汉诸侯国之一,梁王是已故汉文帝的儿子,当朝汉景帝的兄弟,对皇位觊觎已久,兄弟二人素来不和。一个诸侯国王竟然给中央派出去的将领授印?他有这个资格吗?给国家干部授印是皇帝才能做的事,他是皇帝吗?李广糊涂啊!他接了梁王的印就变相认可了梁王想当皇帝的这个美梦。消息传到长安,汉景帝很生气,你是中央派过去的人,怎么能随便接受当地诸侯的封赏?明知道梁王对朝廷不忠,还和他套近乎,有没有一点政治觉悟?你到底站队站哪里!不久,周亚夫班师回朝,朝廷犒赏三军,对有功之人进行加官晋爵,唯独没有李广的份。自此朝廷不再信任李广,很快他就被调离京城,派往边疆,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戍边生涯。在官场上混,业务能力差点没关系,最要紧是不能站错队。作风问题、经济问题,这都是小问题。站错队,那就是大问题。对汉景帝来说,李广就是大问题。再来看他的俘虏经历。李广被赶去戍边,心里那个郁闷啊,所以他把满腔怨恨全部发泄在匈奴人身上。由于擅长“闪电战”,所以匈奴人送他“飞将军”的称号。《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一句话,李广在右北平的时候,匈奴人不敢进犯。但李广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和匈奴单于决一死战。李广不只是在右北平打匈奴人,顺便打老虎,有一次把一块石头当成老虎,一箭射了进去,深入数寸。

那么,如此英勇神武的李广战败被匈奴人生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埋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一网打尽,但因匈奴单于心中生疑退兵而作罢。李广马邑之战时是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因此无功而返。

这一次李广丧失了与匈奴单于直接面对较量的机会。

四年之后,李广从雁门(今山西代县)出击匈奴。这一次,李广兵少,匈奴兵多,李广以少敌多,寡不敌众,被匈奴人活捉了。

这匈奴人也是作死,杀了李广不就得了?偏偏要活捉,最后放虎归山。

匈奴人为什么没有杀死李广,而偏偏要活捉李广呢?

这是因为,匈奴人素来知道李广的大名,听说李广非常贤明,匈奴单于明确下令,要活捉李广。

匈奴骑兵将李广捉住之后,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的网上,当时,李广受伤了,躺着装死,走了十几里地,李广偷偷看到旁边两个匈奴兵,骑着的都是好马,李广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李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崩断了捆在身上的绳索(小宇宙爆发,让人吃惊)。然后飞起来跳上了其中一个匈奴骑兵的战马,将那个骑兵推了下去,李广夺了匈奴骑兵的弓箭,策马向南逃跑。匈奴骑兵追击李广,李广弹无虚发,回身射箭,用夺来的弓箭射杀了好几个追兵,见李广如此英雄,匈奴兵就不敢去追了。因此,李广才得以逃生。

李广虽然得以逃出,但是,按律当斩。最终李广因为花钱赎罪,免去一死,被贬为庶人。

这个事情可以说很不光彩,不仅全军覆没,自己还被活捉了。这是李广身上的永远洗不掉的污点,也是他难以封侯的一大重要原因。

最后来看个人原因

成为平头百姓后,李广一直赋闲在家,每天靠跟朋友喝酒打猎度日。

有一天晚上,李广带着一名随从去朋友家喝酒,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途径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了。按照汉朝宵禁制度,夜晚禁止通行。

随从过去跟执勤地说:“这位是前任李将军,请你通融一下。”

那天霸陵尉也是喝了点酒,不耐烦地回答:“就算现任将军来了也不行,何况是前任。”

李广当场脸都绿了,想想自己戎马一生,朝堂上文武大臣看见他都要给三分薄面,这小小的看门狗,竟然如此狂妄!

李广就在野外待了一夜。

这可把李广气坏了,奶奶的,虎落平阳被犬欺,你一个看门的竟然这样侮辱我。我这前任将军这么不值钱的吗?

一个人一旦被伤了自尊,后果就很严重。

不久之后,前方战事吃紧,朝廷再次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赴任前,李广对那个看门的依然耿耿于怀,就申请要带上那个霸陵尉一起去。结果,到地方就把他给杀了。

其实,看门人不让李广进城怎么看这都是件小事,人家也是在完成自己的职责。吵架就吵架,杀人就有点过分了。后人都认为李广的心胸太狭窄。

那霸陵尉究竟该杀吗?

霸陵尉有权力不让“犯夜”之人进城。但是,他没有侮辱人的权力,更别说对方是名震匈奴的当朝名将。

不给进就不给进,还讽刺李广被罢了官。

这就是找死了。

李广是个武人,性格刚强,不善言辞,一生宁死不辱。他做官廉洁,爱兵如子,经常把朝廷的赏赐分给部下,和士卒同吃同住。霸陵尉醉醺醺地禁止他进城,还讽刺他被罢官,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侮辱。

虎落平阳被犬欺?不杀你,当我老李是病猫。

李广斩杀霸陵尉后,写信向汉武帝请罪,汉武帝真是哭笑不得。刚把您老弄回来,你就给我个下马威。战事吃紧,总不见得为了一个看门的把这个老家伙再撤下来?

领导就是领导,汉武帝回答他:“我让你是去建功立业的,这点小事就不要挂怀了,杀了这种醉酒执法的亭尉是为民除害。”

瞧瞧,这就是政治家,一句话就把这事敷衍过去了。李广感动得痛哭流涕。

“报忿除害”,虽然皇帝的结论就是这四个字。但也不能说你李广随便杀朝廷命官就对了,由这事可以看出李广的个人主义精神,没有较高的情商去处理事情,而是用一种最野蛮的方法。武帝心里会怎么想?其他的同事会怎么想?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漠北之战,大胆启用年轻一代的卫青、霍去病为统领,远征匈奴。

因年老体弱已经退居二线的李广听说后,跃跃欲试,积极要求参战。

匈奴单于,我总算可以面对面收拾你了。

汉武帝却不这么认为:“这么大年纪了,好好在家待着吧,这些打打杀杀的事,让年轻人去干就行了。”

李广说:“我老李跟匈奴打了一辈子仗,这次大决战,我一定要参加,不然抱憾终身。”

没办法,尊重老人吧,于是任命李广为前将军,归大将军卫青统辖。

其实卫青根本就不想用李广。

为啥?

第一,卫青认为这老家伙,战术思想落后,就知道猛拼硬打,你说他吧,他还不服气,不好管理。

第二,汉武帝在大军出发前,特地对卫青说:“李广运气不好,别让他冲在第一线。”

第三,卫青要报答公孙敖的恩情,所以在大决战的时候临时让公孙敖顶替了他。

李广一辈子运气不好,卫青的运气却是好的出奇,他率军出塞后不久,就抓住了一个匈奴侦查兵,审问之下竟得到了一条非常珍贵的情报。

原来,匈奴单于在得知汉军大举出塞的战报后,便率部向西北转移,这样就避开了霍去病的进军路线,来到了卫青的前方。

卫青当机立断,既然单于就在眼前,兄弟们给我上!

得知卫青的决定,李广兴奋地要杀人。

从军四十年,在边境和做百姓的日子里。不知多少夜晚,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草原大漠,渴求直捣黄龙,手刃单于。

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到了老李面前!

杀单于,饮匈奴血,建功封侯,就在眼前!

卫青命令:前将军李广的部队与右将军赵食其部合并,做为奇兵,从东路进军,以掩护主力部队侧翼,同时攻击单于的左侧背。正面攻打匈奴单于的任务,就交给校尉公孙敖吧!

这叫什么事!

李广大怒!

老子是前将军!

李广抗议道:“臣部为前将军,理应为国前驱,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殊失臣意。且臣束发从戎,即与匈奴战,直至今日,始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意思就是我是皇上亲封的前将军,理因冲杀在最前面。今天大将军让我换到后面,这叫什么事?我从年轻那会就和匈奴人作战,直到今天,才有直接面对匈奴单于的机会。我愿意奋勇杀敌,和单于拼个你死我活。

“臣愿居前,先死单于”。正道出了李广此刻最大的希望和愤慨。

这个就是:如果不能建功封侯,老李我死不瞑目。

对于李广而言,从军这么多年,虽然战功不少,但每次都是小打小闹或者全军覆没甚至被擒拿。他早就憋了一口气,一定要击败匈奴单于。然而,卫青还是没有同意他当先锋。结果,因为没有找到领路人,李广的队伍在沙漠里迷路了,等好不容易走出来,战斗已经结束,汉军大获全胜,但单于没抓住,跑了。李广寸功未立,十分沮丧。之后卫青的军事记录官到李广军营中了解情况。一连抛出几个问题。“你们怎么会迷路的?没有找向导吗?李将军你和跟匈奴打了一辈子仗,脑子打坏了?怎么连辨别方向的能力都没有?这事怎么跟皇上解释?一连串的问题,让李广感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回到将军府,李广越想越生气,对自己的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吏。”说完,拔刀自尽。他知道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再没有机会去和匈奴单于面对面了。李广死后,三军恸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论老壮皆为垂涕。“广廉,辄分其麾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李广特别廉洁,有好处总是分给下属,虽然俸禄很高,死后竟然没有多余的家产。“广之将兵,饮食与士共之。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李广和士兵吃一样的东西,士兵不喝饱,他就不喝;士兵不吃饱,他就不动筷子。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论》里说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就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李广的死讯传出以后,李广的儿子李敢不干了。他觉得老爸是被卫青逼死的,上门找卫青理论。结果,李敢把卫青打了一顿。卫青对李广之死本来就心怀愧疚,所以指示有关部门不再追究。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不干了,趁着一次狩猎的机会,霍去病把李敢一箭射死了。读了李广的故事,李广难封的原因大抵有三个。第一,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没有站队汉景帝。第二,运气不好被俘虏过;运气不好以至于没有过硬的战功,好几次在军事行动中都是坐壁上观。第三,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没有较高的情商。如果能和卫青处理好关系也许会有漠北之战的功劳。这就是李广难封的故事,虽然飞将军终其一生都没有被“封侯”,但作为一个武将,他远征匈奴,礼贤下士,绝对对得起大汉王朝和汉武帝了。应该说,汉武帝对李广也是袒护的,李广的死,想必汉武帝内心也是是五味杂陈

人物: 李广 分享 上一篇: 汉朝的第一美人是谁 前半生开挂后半生遭殃 下一篇: 吕后的儿子刘盈,为何存在感很低?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