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其实是有后陵的,就在茂陵西北五百米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李夫人墓。李夫人去世之时,汉武帝内心对这位倾国倾城的女子充满了不舍,于是下令以诸侯王太后之礼将其葬在了茂陵西北。当然,彼时的李夫人墓还不能算后陵,只是他儿子刘髆这位昌邑王的诸侯王太后陵。直到汉武帝去世之后,权臣霍光以汉武帝生前所愿为由、以汉昭帝的名义将已故的李夫人追尊为了孝武皇后,原本只是茂陵陪葬墓的李夫人墓这才摇身一变、成了茂陵的后陵,也是茂陵范围内唯一的一座后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汉武帝总共有几位皇后
汉武帝一生虽然从来不缺女人,但正牌皇后却只册立了两位。第一位是“金屋藏娇”的那位女主角、汉武帝的表姐陈阿娇,但这位陈皇后后来被废了。第二位是卫子夫,后来因为“巫蛊之乱”自尽身亡了。在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并没有给她皇后应有的丧仪,仅仅是命人用小棺将其草草掩埋……也等于是被废了。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汉武帝却至死也没有颁布废除卫子夫皇后名分的诏书。换言之,直到汉武帝去世,卫子夫依然是名义上的皇后!当然,汉武帝其实还有一位皇后,但不是汉武帝自己册封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孝武皇后——李夫人。追尊的皇后也是皇后,不是吗?而这,也为后来茂陵奇怪的“后陵”埋下了伏笔。
陈皇后墓——废后没有资格入葬后陵
自古以来,废后都是没有资格入葬帝陵地宫或者另建后陵的。别说是废后了,即便是清高宗弘曆那位被“不废而废”的继后辉发那拉氏,也没能进入帝陵地宫!所以,陈皇后虽然是汉武帝的原配、正牌的皇后,但是在去世时已经被废了,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入葬茂陵的后陵了。根据部分史料记载,陈皇后去世之后,被葬在了汉文帝刘恒霸陵的窦太后陵附近,跟她的祖母窦太后、母亲馆陶公主刘嫖葬在了一起,属于霸陵的陪葬墓。
按理说,勾弋夫人作为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汉王朝追尊的皇太后,葬入茂陵的后陵区理所当然。然而,汉昭帝却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卫子夫,卫子夫虽然自尽身亡了,但汉武帝直到去世,也没有颁布废后诏书。换句话说,彼时的勾弋夫人虽然被追尊为了皇太后、却只是妾,而卫子夫依然是汉武帝名义上的继室、是妻!要在茂陵陵区修建后陵,入葬的也只能是卫子夫……更何况,彼时除了卫子夫之外,还有一位绕不开的孝武皇后李夫人!在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已经以汉昭帝的名义将李夫人追尊为了孝武皇后,她的墓地又该如何处置?很显然,汉昭帝根本无法跳过自己这两位名义上的“嫡母”。再者,古人有“卑不扰尊”的说法。汉昭帝虽然是皇帝,但他毕竟是儿子,母亲勾弋夫人和父亲汉武帝已经入土为安,再将勾弋夫人迁葬到茂陵之中,是典型的“以卑扰尊”。所以,最终汉昭帝还是选择了像汉文帝那般、为生母另建后陵,在勾弋夫人的墓地重新建起了皇太后等级的地面建筑,史称“云陵”。
在汉宣帝刘询成为皇帝之后,卫子夫的皇后名分重新被提起,因为并没有被汉武帝正式废黜,所以也就谈不上恢复不恢复的问题。所以,汉宣帝给她上了“思”这个独立谥号,卫子夫也有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然而,这并不是因为汉宣帝对卫子夫这位曾祖母有多深的感情,原因其实很简单,孝武皇后这个尊号已经被霍光送给李夫人了……汉宣帝不愿意让自己的曾祖母卫子夫拣别人用过的“二手货”,丢不起那个人!
但汉宣帝面临着叔祖父汉昭帝同样的尴尬,将卫子夫迁葬茂陵,李夫人这位孝武皇后该如何处置?要知道,李夫人的这个孝武皇后可不是他孙子废帝刘贺上的,而是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上的!再者,同样是那个所谓“卑不扰尊”的原则。汉宣帝之所以推崇卫子夫,说白了就是强调自己嫡脉的身份,他和卫子夫这位曾祖母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于是,汉宣帝有样学样,效法自己的叔祖父汉昭帝、给卫子夫在原墓地修建了后陵的地面建筑。说白了,所谓“思后陵”不过就是汉宣帝的“面子工程”罢了……
在李夫人成为孝武皇后之后,她的墓地自然也就升格为茂陵的后陵了。尤其是在她的孙子刘贺成为皇帝之后,李夫人墓就更加是如假包换的后陵了!奈何,她这个孙子当了一个月都不到的皇帝就让霍光给废了……当然,霍光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耳刮子、去废除李夫人的孝武皇后名分。但是,自汉宣帝即位开始,汉王朝便对这位孝武皇后做了“低调处理”……以至于后世很多人甚至连李夫人的孝武皇后这重身份都给“遗忘”了。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茂陵并不是没有后陵,李夫人墓其实就是茂陵的后陵!只不过,李夫人入葬时的身份并不是皇后,所以她的墓地没能占据茂陵中预留作后陵的地方。但在汉昭帝即位之后,李夫人便被追尊为了孝武皇后,她的墓地自然是茂陵正牌的后陵。然而,她最终还是让亲孙子刘贺给连累了……虽然皇后的名分并没有被废除,却被汉王朝严重地“低调处理”了……所以,后世很多人都知道李夫人葬在茂陵,却不知道她的墓地其实就是茂陵的后陵。除此之外,勾弋夫人的云陵、卫子夫的思后陵园其实也应该算作是汉武帝茂陵的一部分、也是茂陵的后陵。这就好比清朝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昭西陵在唐山,难道说那就不是沈阳清昭陵的后陵了?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称帝,这个被后世称为“汉武帝”的少年君主,以雷霆之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大一统”为标志的盛世。在位54年间,他通过政治集权...
刘彻 启 2025-07-18 汉武帝与王娡:母子情深背后的权力共生与情感羁绊汉武帝刘彻与生母王娡的关系,既包含传统宫廷中母凭子贵的权力纽带,又超越了简单的利益联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段复杂的情感传奇。从民间农妇到帝国皇后,王娡以非凡的政...
王娡 刘彻 2025-07-16 汉高祖与汉武帝:创业与守成的双重变奏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刘邦与刘彻这对祖孙的功业对比始终充满张力。一位以布衣之身终结秦末乱世,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一位以雄主之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铸就“汉武盛世...
刘彻 刘邦 2025-07-15 汉武帝与李广利: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外戚将领李广利的关系,堪称一部交织着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的复杂史诗。李广利,这位因妹妹李夫人得宠而崛起的外戚将领,在汉武帝的...
刘彻 李广 2025-06-23 汉武帝与李夫人:一场跨越生死的帝王情谜在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后宫佳丽如过江之鲫,唯有李夫人去世多年后仍让这位铁血帝王魂牵梦萦,甚至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的悼亡诗。这位出...
刘彻 李夫人 2025-06-20 石邑公主:汉武帝宫廷中的隐形人与历史尘埃中的幸存者在汉武帝刘彻的六位女儿中,石邑公主的名字如同被时光抹去的尘埃,在史籍中仅留下零星碎片。这位生卒年不详、生母存疑的公主,既无卫长公主“当利公主”的盐邑之富,也未像...
刘彻 2025-06-19 钩弋夫人与李夫人:汉武后宫双姝的绝代风华与命运沉浮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汉武帝刘彻的后宫堪称美女如云,但钩弋夫人与李夫人却以截然不同的传奇色彩脱颖而出。一个以“拳开玉钩”的奇事得宠,一个以“倾国倾城”的绝色闻名,...
刘彻 钩弋夫人 2025-06-10 汉武帝李夫人的结局:智慧与命运的交织在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李夫人宛如一颗璀璨而短暂的流星,划过了大汉后宫的天空。她的结局,不仅是个人的命运归宿,更蕴含着智慧与命运的深刻交织。初入宫廷,独得...
刘彻 李夫人 2025-06-10 汉武帝北伐匈奴:从被动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帝国崛起在秦汉交替的烽烟中,匈奴铁骑的威胁如影随形。从白登之围的屈辱到漠北决战的凯歌,汉武帝刘彻用四十四年时间,将汉匈关系从“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的纳贡国,改写为“匈...
刘彻 2025-06-04 卫子夫三女:汉宫公主的命运镜像在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爱情传奇背后,三位公主的人生轨迹如同三面铜镜,映照出汉代宫廷女性的生存困境。卫长公主、阳石公主、诸邑公主,这些承载着皇家荣耀的封号,最...
卫子夫 刘彻 2025-06-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