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和太祖是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最主要的两个庙号类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比如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这就是明太祖。但是,就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来说,庙号则是高祖。值得注意的是,杨坚的庙号之所以是高祖,而不是太祖,是因为他将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自己的父亲——杨忠。隋太祖杨忠(507年~568年),字揜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名将,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获赠太保、同州都督,谥号为桓。嫡长子杨坚建立隋朝后,追封皇帝,谥号武元,庙号太祖。纵观杨忠的一生,可谓南北朝时期的一流将领。正是因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为杨坚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自然是杨坚称帝后,追封杨忠为隋太祖的主要原因。
一
首先,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杨忠胡须漂亮,身高七尺八寸,容貌俊美,身材魁梧,武艺过人,见识精深,有将帅的才能谋略。北魏正光六年(525年),杨忠十八岁时,被南朝梁的大军俘获。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杨忠在南朝梁居住五年后,跟随北海王元颢进入洛阳,授任直阁将军。同年,元颢兵败,尔朱度律将杨忠召到帐下充当统军。后来,杨忠跟随独孤信攻克南朝梁的下溠戍,平定南阳,都建立了战功。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古代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和三国时期一样,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历史阶段。当然,因为南北朝时期的人物较多,关系错综复杂,所以该时期名将的人气,自然无法和三国名将相提并论。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当时东魏荆州刺史辛纂占据穰城,杨忠跟随独孤信前往征讨,辛纂战败逃跑。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杨忠与独孤信回到西魏都城长安,西魏丞相宇文泰喜爱杨忠的勇猛,便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众所周知,北魏最终分为了西魏和东魏。而就西魏来说,则被北周所取代,至于杨忠的儿子杨坚,则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
同年,杨忠跟随宇文泰作战,捉拿高欢大将窦泰,在沙苑之战大破东魏的军队,因功升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襄城县公。对此,在笔者看来,西魏初期,东魏的整体实力是要强于西魏的。但是,经过宇文泰、杨忠等人的征战,西魏已经扭转了这一劣势。而这,其实也为北周消灭北齐,隋朝一统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河桥之战爆发的时候,杨忠与五位壮士奋力作战,守卫桥梁,敌军最终不敢前进。因为这场战役,杨忠以战功授任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杨忠后与李远击败黑水一带的稽胡,并同怡峰解除玉壁之围,因功改任洛州刺史。
西魏大统九年(543年),邙山之战爆发的时候,杨忠率先冲锋陷阵,因功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对于车骑将军的官职,大家应该并不陌生。比如在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就曾被刘备封为车骑将军。到了南北朝时期,车骑将军依然是地位较高的武将官职。
大统十六年(550年)十二月,梁元帝之兄邵陵王萧纶在汝南修筑城池召集士兵,准备夺取安陆。西魏安州刺史马祐把这一动向报告丞相宇文泰。宇文泰派杨忠带领一万人前往援救安陆。对于杨忠来说,不仅和东魏将士之间多次较量,也参加了抵挡南朝梁的进攻,这自然凸显出杨忠在西魏的重要地位了。大统十八年(552年),杨忠再次发兵攻打南朝梁,将汉水以东地区全部占领。杨忠对待部众很宽厚,所以深得人心。
三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孝闵帝宇文觉受禅登基,这意味着西魏的灭亡。宇文觉建立北周后,杨忠入朝担任小宗伯。《周礼》谓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卿一人;小宗伯为其佐官,中大夫二人。国有大礼则辅佐大宗伯,小礼则为专掌礼仪之官。北周依《周礼》置六官,其春官府也有大小宗伯,小宗伯为上大夫,员二人,正六命。对此,在笔者看来,北周不仅在国号上和先秦时期的周朝一致,在官职上也在效仿之前的周朝。
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武成元年(559年),杨忠晋封随国公,食邑一万户,另有竟陵县食邑一千户,收取其租税田赋。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杨忠被封为随国公,所以,后来的杨坚称帝后,就以“隋”作为国号。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李渊被封为唐国公,所以他称帝之后,自然就以“唐”作为国号了。再比如赵匡胤曾经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所以,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建立了宋朝。
保定二年(562年)五月,杨忠升任大司空。保定三年(563年)九月,朝廷任命杨忠担任元帅,率领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开府元寿、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出发讨伐北齐。此战,杨忠率领七百人和敌军展开步战,阵亡的十分之四五。由于达奚武延期不至,周军只得撤军。
四
最后,保定四年(564年)八月,杨忠率军讨伐北齐,来到北河后便返回。同年十二月,北周东征北齐,宇文护出兵洛阳,命令杨忠从沃野出兵。为了解决粮草问题,杨忠选择向稽胡各部落施加压力。结果这些部落相继归顺,送来的各种粮草,塞满道路,军粮于是充足。由于宇文护首先退军,杨忠也罢兵返回镇所。杨忠因成绩突出,宇文邕下诏赏赐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谷子二千斛。
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天和三年(568年),杨忠因病回到北周都城。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宇文邕与宇文护曾多次亲临看望。同年七月初七日,北周大臣杨忠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太保,都督同、朔等十三州诸兵马、同州刺史,原来生前官职照旧,赐谥号“桓”。在杨忠去世后,他的儿子杨坚承袭封爵。
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地位与日俱增。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促使隋朝的国力不断增强。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在消灭南朝陈之后,隋朝自然彻底结束了南北朝时代,从而一统天下。对此,在笔者看来,正如同晋武帝司马炎一统三国,离不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的努力一样,隋文帝杨坚能够青史留名,自然也和杨忠打下的基础存在直接的关系。所以,杨忠被追封为隋太祖,无疑是实至名归的。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夫一妻制背后的政治与情感交织在封建王朝“三宫六院”的常规叙事中,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一夫一妻”模式堪称异数。这对帝王夫妻不仅共同开创了“开皇之治”,更以一生坚守的情感契约,颠覆了传统皇...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独孤伽罗 2025-09-30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