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是北宋年间官员,他也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科学家。沈括一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着一定成就,虽然不能和现代科学相比,但在当时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者。不少朋友好奇沈括为什么号梦溪丈人,实际上这跟他晚年隐居于梦溪园有关,在那里沈括创作出了《梦溪笔谈》。这部作品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等内容,在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地位。那下面就来介绍下沈括的生平,想了解的朋友就别错过啦。
公元1031年出生于杭州钱塘沈氏家族的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进士出身,父亲沈周还曾知明州(今浙江宁波)。
沈括幼年即随父亲宦游各地,增长了不少见识。只是,皇佑三年(1051年)父亲不幸去世,沈括便在家守孝。
三年后,24岁的沈括蒙父荫入仕,初任海州沐阳县主薄,由此步入仕途。
嘉祐八年,33岁的沈括参加科考"进士及第",不久转任扬州司理参军。之后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知宣州、知延州、筠州团练副使、秀州团练副使、朝散郎等职。
晚年归隐润州的梦溪园(即今天的江苏镇州),主修《梦溪笔谈》。绍圣二年(1095年)病逝,卒年65岁。
撇开起伏陡转的仕途不谈,沈括在科学、军事和文艺等方面就有着硕果累累的成就。尤其是他在科学上更有"里程碑"式的重大贡献,为纪念他,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于1979年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2027,称"沈括星"。
科学方面,主要体现为:
天文历法上,沈括任司天监时就发现《大衍历》不够准确,便着手编《奉元历》,首倡"十二气历",这比类似的英国萧伯纳历早了800多年。还改进了浑仪,改良了圭表等天文观测仪器。
地质地理上,推出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的理论,用12年时间编著内容详尽、图例准确史无前例的《天下州县图》,还发明木刻立体地形图,比西方早700多年。
数学上,开创垛积术研究的先河,发明了"隙积术"、"会圆术",称为"中国算学的模范人物"。
化学上,发现炼铜、石油制墨的技术,在专著《延州》上最早提出"石油似洛阳尘",可用石油碳黑代替松烟制墨,并断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物理上,最早发现磁偏角,指出指南针有些"偏东",并不一定全指向南方,比西方早400多年;提出的"应弦共振"现象,比西方早500多年。
光学上,用"焦点"概念指出光的直线传播,凸面镜成像规律,第一次记录了"红光验尸"的记录。
医学上,有《良方》、《灵苑方》等专著问世。
水利上,治理沭水,修筑芜湖万春圩,首创地高程测量法,疏浚汴河等等。
军事方面,沈括最亮眼的即是元丰三年(1080年)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使期间,与副使种谔守边抵御西复,大力充实边防力量,打败蕃兵,击退西夏,还拿下浮图等地,取得"灵武之役"的大胜。
沈括也因这一军功,受嘉奖,升任龙图阁大学士。
文艺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沈括晚年归隐梦溪园,著《梦溪笔谈》,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详细记录其中,成为活字印刷术的推广第一人,为毕昇的这项发明流传下来做出了突出贡献。故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又称"沈存中法",以彰其功。
这一著作,还录有古代音阶音律的理论心得。沈括本人更是乐律行家,有《乐论》、《乐律》等多本专著。
沈括的其他成就还很多,如经济、法律、书画等等不胜枚举,不一一展示。管一窥豹,即可见沈括之才,的确是极广,且建树颇多,称他为"北宋第一全才"实至名归。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却因致命的缺点而备受时人诟病和质疑。还被斥为"小人",视之为"科学上的巨人,道德上的矮子",真真是历史的遗憾。
沈括原本是宋神宗时期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成员,也深得王安石信任,得以担任三司使要职,负责管理全国的财政大权。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沈括开始对"户马法"提出异议,认为边境养马不一定具有战斗力,还增加财政负担;又指出"免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应变更"所有人都需要上交财物"的规定……
沈括这些原本针砭时弊的主张却被蔡确、吕惠卿等人不怀好意地中伤,说他这是"小人行径",是"墙头草",是为了取悦旧党而急于跳出来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复相后,即对沈括开始不满,以为他倒向旧党,从此不再信任。
第二件事便是苏轼蒙冤的"乌台诗案"上,有人认为沈括才是"告密者"。起因是他曾奉旨去调查两浙农田水利工程。期间,他与好友苏轼多有诗文往来。沈括回京复职时,说是他最先将苏轼在诗文中讽喻时政的句子找了出来,专题报告给了宋神宗。
由此,引发"乌台诗案",御史台当即奉旨奔赴湖州抓捕苏轼。沈括也就更加坐实"小人"之名。
第三件事,则是沈括取得灵武之役的胜利后,向朝廷提出经营横山、构造城防抵御西复的建议。
宋神宗同意后,委派钦差大臣徐禧负责鄜延的防御事务。哪知,高高在上的徐禧一到边地,便无视沈括的主张,着力修筑边远的永乐城。
沈括为避免与徐禧正面冲突,没有阻止,任徐禧决断一切筑城事务。
元丰五年,西复抓住战机,一举攻陷永乐城,徐禧及宋军2万五千人被杀。沈括在增援无望之下,只得退守绥德。
宋神宗恼怒之下,将沈括撤职查办,贬为筠州团练副行使,随州安置。
1085年,宋哲宗继位后,大赦天下。沈括改到毗邻故乡的秀州任团练副使。后因整理《天下州县图》有功,于元祐四年任朝散郎。
由此,沈括获准得以归隐润州,安度晚年。
沈括陡转直下的命运,其实也很悲凉。这位集大成的科学家,一代"科学巨匠",却被视为人品差的"道德矮子",从而被打入另册,人们不怎么看好,以致《宋史》也没有为他单独立传。
这是沈括的不幸。当然,也是他致命的缺点造成的。
沈括最大的缺点就是个性懦弱,遇事妥协。兼之他在仕途上缺乏圆润的处世艺术,不愿"斗争",习惯于秉持"老好人"思想。
他原本得到王安石的看重,这也算知遇之恩。可惜,沈括偏偏选择在王安石罢相后,提出不同的变法主张。
这明显不合时宜。其实有不同的观点,并没关系,变法前前提出多好。
可沈括却担心那时提出不同的看法,会与恩相王安石起正面冲突,抹不开情面之下,从而放弃了指出早已发现的变法中的问题。
沈括选择在王安石罢相后提出,这在尔虞我诈的宦海极有可能是为自己挖坑,授人以柄而被逐出圈外。
在后来的钦差大臣徐禧筑永乐城一事上,沈括仍没吸取教训,还是遇事妥协,不敢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典型的"老好人"思想害了他。
沈括明知应修筑古乌延城防御,面对徐禧坚持要修永乐城时,却担心与他起正面冲突,便没阻止,听之任之。
怎能不在损失惨重的"永乐城事件"中受牵连?
就是苏轼蒙冤的"乌台诗案"中,沈括其实也不是始作俑者,他是被御史李定、舒亶等人找到了由头有意栽赃所致。沈括只能"背锅",成为不折不扣地整治陷害朋友的"小人",留下千古骂名。
沈括的悲凉说明:
一个人,不能埋头于科研之中,还得在意脚下的路,需直面人生时,要敢于"亮剑",不能懦弱示好,失去底线地"和稀泥",一味当"老好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原则的妥协,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到头来,自己还会被"反噬",从而遗臭万年。
这样的代价并不会"双赢",其实是"双输",是为鉴。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