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是东晋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在谢安年少时期,便得到了宰相王导的照顾,不过谢安却不想因自己是名门子弟,从而获取高管俸禄。所以早年朝廷要征召他时,谢安是装病推辞。谢安的确非常有才能,而且有宰相气度,为人处世都令人信服。王俭称他为“江左风流宰相”,实际上这跟谢安的性情有很大关系。谢安一生比较随性,但到了晚年,却遭到猜忌,最终病逝。
谢安四岁时,桓温之父桓彝来坐客,一下子全看到了这小孩。汉朝时评价人看“骨相”,魏晋时评价人重“风神”,桓大名流一见四岁小名流,禁不住赞誉:它是个小名流啊,“风神秀彻,后当不降王东海!”
鲁迅编写的《古小说钩沉》里记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谢安少年的情况下,竟然和之后的燕国主慕容垂,经历一回神交。谢安之后知名度就很响亮,远至塞北。
慕容鲜卑名义上还是东晋的一方诸侯。慕容垂就派人给谢安送了一对白狼眊去。此时谢安年仅十三岁,而慕容垂居然不过七岁。
这个“白狼眊”,就是用白狼的毛做成的装饰,一般都安在长矛上。慕容垂难道看出了将来的谢安不简单,要谈笑指挥战场吗?
民国初年,章太炎、鲁迅师徒都非常痛恨名士,劝大家不要当名士,因为会误事。但是从东晋两位名士宰相的作为来看,当时的名士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之所以许多名士留下许多放浪形骸的故事,并没有所作为,可能也是因为条件限制,只是后来名士词语才被用滥了。
从“老翁可怜”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名士“谢安”的人文情怀和政治思想。
谢安年轻时期的思想比较纯粹,基本上是纯粹的老庄。
王羲之没谢安那么老庄,他在著名的《兰亭集序》里,直接批判:“生和死没什么区别”、“彭祖和殇子都一样”种种道家学说简直就是胡说!
谢安肯定是瞧出来了,但他们意见不同,还是保持友谊终生。
谢安的这个“齐万物”的思想,还是很彻底的,比如他看待女人的态度,就没有什么礼节规矩。而另一方面,他看待当时十分敏感的“士庶差异”,也比其他人要淡漠得多。
谢安的好友王胡之(羲之的堂兄)在隐居时,家里挺穷。
这时候,门第不高的陶范正好任乌程县太爷,就派人给王胡之送过来了一船米。但王胡之却不愿接纳,还说:“也没有得吃时当然会去找谢尚(谢安的表兄),不必你陶范的米。”弄得陶范十分难堪。
谢安听闻这一件事情后,就跟刘夫人的亲哥哥刘惔说:阿龄(胡之小字)那样做过分了。可刘惔却回应说:这是名流的品行啊!谢安一看这般,没有跟他争执。
王献之来拜会谢安,恰好习凿齿也这里,按道理王献之是客,应当跟别人坐着一张坐榻上。
但王献之瞧不了习凿齿出生贫寒,就不愿与他同坐,跑来跑去的,一直也不坐下来。谢安见到这情况,就要王献之跟自身对坐了,也没说什么。
直到王献之走后,谢安就告知一直在一边儿瞧着的谢朗:“献之虽然清高超群,但这样矜持拘泥,会损害他自然的天性。”
谢安和王羲之父子俩几代全是最好的朋友!王献之和他亲哥哥——“访戴”的王徽之对谢安讲话,常没大没小。
王献之一生很崇拜谢安,并在他的官衙里做长史。
一次,王献之也不知道如何来啦劲头,突然夸赞谢安说:“您原本便是最洒脱的。”
谢安回应:“我不会洒脱,你那么说我很高兴,自己便是身心较为畅顺而已。”
洒脱!很可能便是这个词的最开始出處噢。
乃至也有“新会蒲葵”的佳话,这一件个人事迹还被苏轼效了一把颦。
谢安聪慧、俊美、恬静、雅致,写的一手好行书,弹得一手好琴曲。但是他偏不应“征辟”,三番五次回绝。
之后连“吏部侍郎”那样有发展前途的官衔,他都不愿混好。
唯一的一回是应了扬州刺史庾冰的邀约,跑去敷衍了事了一个月。
他之后干脆离去健康,来到乌程,归隐起來。吏部的负责人们可真有点怒了,向皇帝上疏,这样的人之不应该再当官了。
马上,谢安就判刑了个“禁锢终身”,绝不录取。
想不到谢安他就在东山安安稳稳地住下了,无拘无束地学起“隐者”来。但是,他这一“隐”,可一下就“隐”了快二十年……可不想隋唐时期的隐者特别喜欢“终南捷径”。
晋代俩位最知名的宰相,一个是王导,一个便是谢安。
这俩位宰相,有很多类似。他们都风范洒脱,是一代名流领导者。那时候的大家常把他们2个一概而论,只是谢安要更温文尔雅一些。
实际上,王导比谢安大四十四岁,两个人如同关公像和秦琼,没法比较。
王导去世前,谢安曾拜访他。王宰相对这个后辈大为欣赏,很快,谢安的名声上了一个台阶。而王导的治国之道也令谢安终生难忘,当他执政时,只是更为进取罢了。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最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以寒门之身辅佐氐族君主苻坚,通过十八年励精图治,将一个偏居关中的...
苻坚 王猛 2025-10-10 贾南风与八王之乱:权力欲望下的王朝崩塌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的军队闯入洛阳皇宫,齐王司马冏当众宣布:“奉诏收捕皇后!”被押解至金墉城的贾南风声嘶力竭地呼喊:“陛下,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
贾南风 2025-10-09 贾南风之貌:历史迷雾中的真实与偏见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其容貌始终是历史争议的焦点。史书以“丑而短黑”“眉后有疵”等词句勾勒其形象,民间更流传“史上第一丑后”的戏谑之称。然而,当我们拨开正...
贾南风 司马衷 2025-10-09 司马炎传位司马衷:宗法制度、权力博弈与历史误判的交织晋武帝司马炎将皇位传给以“愚钝”著称的次子司马衷,这一决策长期被视为西晋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然而,透过历史迷雾可见,这一选择并非单纯因司马衷的个人资质,而是宗...
司马衷 晋武帝 2025-09-30 千古第一毒妇昭信:权力与嫉妒催生的嗜血狂魔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吕后以“人彘”之刑残害戚夫人,贾南风以妒杀妃嫔乱政,但若论手段之残忍、行径之暴虐,汉景帝之孙广川王刘去的姬妾昭信,堪称“千古第一毒妇”。她以...
贾南风 戚夫人 2025-09-19 姚苌之死:因果轮回下的历史终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纷争的特殊阶段。在这个英雄与枭雄并起、忠诚与背叛交织的时代,后秦开国皇帝姚苌的死亡,以其戏剧性与悲剧性,成为后...
姚苌 2025-09-18 姚苌与苻坚:权力漩涡中的恩怨与鞭尸之谜在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岁月里,姚苌与苻坚的恩怨纠葛堪称一段充满血腥与荒诞的历史篇章。姚苌作为后秦开国皇帝,曾是苻坚麾下备受器重的大将,却在苻坚落难之际将其弑杀,甚至...
苻坚 姚苌 2025-09-12 卫玠真实死因:一场被时代审美与命运裹挟的悲剧公元312年夏,建邺城(今南京)的街头因一位美男子的到来陷入狂热。据《晋书》记载,当卫玠乘坐的羊车驶入城门时,“观者如堵墙”,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将道路围得水泄不...
卫玠 2025-09-05 世说新语中的王济:才情与争议交织的西晋名士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王济(字武子)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出身太原王氏这一顶级门阀,父亲王浑是西晋开国功臣,母亲钟琰为颍川名门之女,妻子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晋武帝 2025-09-05 英年早逝的明君:晋明帝司马绍的短暂人生与未竟中兴在东晋动荡的百年历史中,晋明帝司马绍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以卓越的才能与果敢的决断力短暂照亮了江南半壁。这位27岁便英年早逝的皇帝,不仅平定了权臣王敦的叛乱,更...
司马绍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