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枚乘的生卒时间,学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①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于“汉景帝刘启后元三年(前141)庚子”下先说明汉武帝刘彻即位的情况:汉景帝后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汉景帝崩,太子刘彻即位。并以《史记·孝武本纪》中的相关内容佐证。接着便称:“武帝以安车蒲轮征枚乘。枚乘于道中卒。”

仅以《汉书·贾邹枚路传》中的记载佐证:“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并未涉及枚乘的出生时间,亦未说明枚乘卒于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的理由。对此,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向斌推测,此说可能源自认为《汉书·贾邹枚路传》中的“及即位”指“刚即位”。由于此说未举出汉武帝即位当年诏举的史料,且汉武帝不至于刚刚即位就迫切地征召枚乘,故此说证据明显不足。
②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说。民国名媛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湖南文学会副会长马积高《赋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汉魏六朝赋点评》[74]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费振刚《全汉赋校注》等一致认为枚乘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对于此说的依据,赵逵夫称:“按《汉书·枚乘传》言武帝即位时,‘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则其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可以肯定。”且言:“其建元元年已‘年老’,不耐路途劳累而死,则无论如何在60多岁以上。”但未说明枚乘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的理由。对此,刘向斌推测,此说的论据应是《汉书·贾邹枚路传》中对汉武帝即位后征召枚乘的记载以及《汉书·武帝纪》中对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征召的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按丞相卫绾的建议,此次征召应该是以儒术之士为主要对象的,而将法术、纵横之士排除在外,意在改变黄老思想独统天下的局面。但汉武帝即位之初,政治权力掌握在喜好黄老术的窦太后手中,故此次兴儒改制以失败告终,身为辞章之士的枚乘可能因此未在征召之列;且汉武帝其时并无用人的实权,不可能刚刚即位就点名征召枚乘;加之未有证据证明《前汉纪》中相关记载是错误的,故此说证据亦显不足。
③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说。《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一》载:“(建元三年)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起上林苑。……是时上以安车蒲轮迎枚乘,乘年老,道死。”[78-79]由《前汉纪》的这一记载可知枚乘在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九月之后卒于被征召途中。刘向斌在此基础上据相关记载推出枚乘之子枚皋出生于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等,从而推测枚乘逝世时约七十三岁,即枚乘出生于秦始皇十二年(前210年)左右。
总而言之,枚乘当卒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而生于秦始皇十二年(前210年)左右,享年约七十三岁。
死亡原因
汉景帝任枚乘为弘农郡都尉时,枚乘以病辞职而再次与梁孝王刘武交游,于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刘武薨后归淮阴。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景帝逝世,汉武帝刘彻即位。而《汉书·贾邹枚路传》叙述枚乘生平时称:“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对此,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李全华认为枚乘不可能老得如此快,以至于不耐安车蒲轮而老死道中,怀疑枚乘之死别有原因。
而根据《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梁孝王刘武曾有被汉景帝立为太子的机会,故李全华认为枚乘《七发》中的“梁太子”指的是刘武,又根据《七发》的内容认为枚乘是拥立刘武为太子者之一,而汉武帝安车蒲轮征枚乘时,枚乘不知是祸是福,又有刘武被逼忧死的前车之鉴,故李全华认为枚乘非忧死即自杀。
概而言之,枚乘的死亡原因于史无征,无论是是病死、忧死、自杀还是被暗杀,都没有充足证据。而若认为《七发》中的“梁太子”指的是刘武,且认定枚乘是拥立刘武为太子者之一,则枚乘病死,即自然死亡的可能性小;忧死、自杀的可能性大;被暗杀的可能性也存在。[80]但《七发》中的“梁太子”所指尚无定论,学者一般像《六臣注文选》中李善注《七发》时所说的“假立楚太子及吴客以为语端矣”那样认为“梁太子”是虚指,而赵逵夫等认为指的是刘辟非,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曾祥旭等则认为刘戊,故李全华之说有待商榷。
在汉景帝刘启的后宫中,薄皇后作为第一任皇后,最终却落得被废的结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这一事件背后,既有复杂的政治因素,也与汉景帝对她的情感态度息...
刘启 启 2025-11-17 红颜薄命:卫子夫与钩弋夫人——权力漩涡中的双重悲剧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后宫佳丽无数,但卫子夫与钩弋夫人的命运轨迹,却因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注脚。一位是稳居后位三十八年的皇后,一位是诞...
卫子夫 刘彻 2025-11-13 汉武帝六子命运图鉴:权力漩涡中的皇家悲歌汉武帝刘彻以雄才大略铸就"汉武盛世",却在家族传承中埋下悲剧种子。其六子命运如六面棱镜,折射出封建皇权制度下人性异化与权力绞...
刘彻 2025-11-04 汉室悲歌:六子凋零背后的权力困局与人性悲剧汉武帝刘彻一生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难逃“六子无善终”的家族诅咒。从戾太子刘据自尽于巫蛊之祸,到广陵王刘胥因诅咒被赐死,六个儿子的命运如同被诅咒的棋局,最终全部...
刘彻 2025-10-2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
刘启 启 2025-09-30 汉武帝的求仙执念:与方士李少君的千年迷局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以开疆拓土、尊儒兴文的雄才大略闻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天汉之君”晚年深陷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其与方士李少君的纠葛,不仅折射出帝王对...
刘彻 2025-09-30 汉武帝六子悲剧:权力漩涡中的宿命之殇在中国古代帝王家族中,汉武帝刘彻的六个儿子以集体性的悲剧结局,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篇章。他们或死于非命,或英年早逝,无一善终的命运背后,折射出皇权制度下...
刘彻 2025-09-29 从盛宠到决裂: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情感裂变解析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情感轨迹,堪称中国古代宫廷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典型样本。这对从一见钟情走向生死决裂的帝后,其关系演变折射出帝王情感、政治博弈与人性弱点的多重...
卫子夫 刘彻 2025-09-29 从杀死太子到逼死皇后:汉武帝晚年权力困局的终极抉择公元前91年,长安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中。66岁的汉武帝刘彻以"巫蛊之祸"为名,将屠刀挥向自己的至亲——太子刘据被迫起兵自卫,最...
刘彻 2025-09-28 刘彻与刘陵:权力漩涡中的皇室纠葛与历史真相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案震动朝野。其女刘陵因“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被连坐处死,史载她“慧,有口辩”,曾以美色与金钱游走于长安权贵之...
刘彻 刘安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