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何在迁都北京之前,两次下令,将全国的尼姑都抓起来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安置皇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统一天下,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旧有很多烦恼,比如说子嗣众多。
古代每个皇帝都会有及时和乃至上百个子孙,但是最后能够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人,于是乎,如何安置没有继承皇位的皇子,就成了当朝皇帝索要思考的头等大事了。
如果没有妥善安置好自己剩余的子嗣,那么这些皇子、皇孙,肯定会因为争抢皇位而杀害手足的,尤其是清朝,只有在皇帝去世的时候,这些皇子才能知道谁是太子继承皇位,那剩下的一些兄弟怎么办呢?所以才会上演九子夺嫡的惨剧。
所以朱元璋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不过他对于皇子的安排却非常的合适,虽然当时明朝已经占据了中原之地,但是元朝余孽依旧盘踞在北方,如同跗骨之蛆,扰的大明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他名二皇子,三皇子还有四皇子朱棣镇守北境,这四个皇子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命他们镇守北境不仅能防止元人入侵,而且朱元璋还命这三个皇子,不得皇帝召见,不得进宫,这就更大的程度上来保证皇权的稳定。
在太子朱标死后,皇位并没有传给二皇子等诸多皇子,而是传给了当时太子的儿子——朱允炆,这就引来了很多皇子们的不满,不过碍于朱元璋的威亚,也不能说什么,就只能忍气吞声镇守边境了。
朱棣篡位并迁都北京
朱允炆上任之后,虽然做了很多得民心的事情,也彰显了自己当皇帝的本领,但是朱元璋的四皇子朱棣,并没有对朱允炆有太大的认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野心非常大的人,当初传位给朱允炆的时候,也是朱棣反响的声音最大。
虽然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在北平之地,但是朱棣的野心不允许他就这么度过余生。
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原本的北平荒凉无比,黄沙漫天,远没有现在这样欣欣向荣,但是朱棣凭借这自己的能力一遍抵御元人的入侵,一边开始治理北平,这才给一个荒凉无比的边境治理成首都的雏形。
原本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个皇子镇守边境,天子朱允炆治理天下百姓,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朱允炆太过着急收回这些叔叔们的权利了,导致原先那些对朱允炆不满的皇子,更加怒火中烧,在不久之后,燕王朱棣最先发难,联合众人进宫勤王,把朱允炆从皇位上拉了下来,从此大明皇帝的这把交椅算是彻底的交到了朱棣的手上。
朱棣上位后,因为他原本就是镇守的北平,把北平治理的也是井井有条,于是在朱棣上位后,便开始准备迁都事宜,并着手招工,在北平按照南京的模样建造皇宫,这一建就是十年。
宫殿建成后,朱棣立即昭告天下,自己准备搬迁的事情,然后让文武百官准时朝贺,但是在迁都之前却发生了一件令他十分气愤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朱棣下令全城抓尼姑。
白莲教起义
这件事情就是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最大的一次民间起义活动了,这个起义罕见地由女子指挥,但是依旧有非常多的人响应号召。
这次白莲教起义规模这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朱棣迁都的事情引起的,因为迁都不是小事,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像迁都这种,免不了要运粮,建城,开凿运河等,这哪一件单拎出来都是极费人力的事情,而朱棣更是同时把这些事情一起做了,所以就需要大量的年轻男人。
家里的男人一走,苦的就是女人,而且,这几年连年水灾,让山东等地的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家里没有顶梁柱,很多人都被闭上了绝路,而白莲教的首领——唐赛尔就是这其中之一。
唐赛尔的父亲被官府抓取,被迫进行劳役,而她和丈夫一起去当地官府讨要粮食,结果粮食非但没有要到,自己的丈夫还被杀害了,这让当时的唐赛尔感觉到天都塌下来了。
被现实逼上绝路的唐赛尔便揭竿而起,号召天下百姓进行起义,山东之地百姓最苦,响应号召也最为积极,很快这个白莲教便在山东站稳了脚跟,并且趁着众人士气最为壮大的时候,一举攻破了青州,夺取了一大批的武器和粮食。
当地官兵得知此事后迅速派人前去处理此事,但是压根就不是白莲教的对手,不仅将领被斩头,而且军队也被全歼了。
等朱棣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原本迁都事宜都准备开始了,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棣二话没说,就从朝廷中派遣五千精锐加上若干抗倭的部队联合围剿白莲教。
朱棣二次下令抓尼姑
白莲教毕竟是一个由女子领导的散牌队伍,怎么能跟朝廷的正规军比呢,果然,两者一交锋起义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很快就被平复了下来。
不过当起义军被覆灭之后,起义军的首领唐赛尔却不知所踪,这让朱棣非常愤怒,把山东当官的都杀了个遍,不过朱棣想到了唐赛尔的一个外号,那就是众人都管她叫佛母。
有了这个线索,朱棣立即命人把山东之地的尼姑都抓起来一个一个审问,可是在第一遍搜查审问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唐赛尔的踪影,于是朱棣第二次下令,不管是那个城市,只要是尼姑,都要抓起来审问。
可以全国数万的尼姑在经过审问之后,还是没有发现唐赛尔的踪影,唐赛尔仿佛就凭空消失了一般,而这件事情也成了朱棣心中的一个心结。
可能我们对朱棣为了抓一个头领,而两次下令抓尼姑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我们要知道,白莲教起义是是在朱棣准备迁都之前,这就意味着,她们的出现把朱棣的呕心沥血准备数十载的计划打乱甚至落空了,这如何不让朱棣愤怒。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朱棣:从藩王到帝王的身份嬗变与权力重构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谱系中,藩王与亲王作为皇室宗亲的重要封爵,既承载着维护统治的使命,也暗含着威胁皇权的隐患。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人生,恰是这一矛盾的典型写照——他...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杀解缙:帝王权谋下的必然选择与隐秘心绪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诏狱中,解缙被纪纲用烈酒灌醉后埋入雪堆。当朱棣在囚籍名单上瞥见“解缙”二字时,那句看似随意的“缙犹在耶”,成为压垮这位大明才子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解缙 2025-07-18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帖木儿与朱棣对决:历史假设下的军事与战略博弈若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两大军事强人——中亚征服者帖木儿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置于同一战场,这场跨越时空的巅峰对决不仅关乎个人武勇,更涉及战略体系、后勤保障与文...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