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何在迁都北京之前,两次下令,将全国的尼姑都抓起来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安置皇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统一天下,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旧有很多烦恼,比如说子嗣众多。
古代每个皇帝都会有及时和乃至上百个子孙,但是最后能够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人,于是乎,如何安置没有继承皇位的皇子,就成了当朝皇帝索要思考的头等大事了。
如果没有妥善安置好自己剩余的子嗣,那么这些皇子、皇孙,肯定会因为争抢皇位而杀害手足的,尤其是清朝,只有在皇帝去世的时候,这些皇子才能知道谁是太子继承皇位,那剩下的一些兄弟怎么办呢?所以才会上演九子夺嫡的惨剧。
所以朱元璋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不过他对于皇子的安排却非常的合适,虽然当时明朝已经占据了中原之地,但是元朝余孽依旧盘踞在北方,如同跗骨之蛆,扰的大明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他名二皇子,三皇子还有四皇子朱棣镇守北境,这四个皇子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命他们镇守北境不仅能防止元人入侵,而且朱元璋还命这三个皇子,不得皇帝召见,不得进宫,这就更大的程度上来保证皇权的稳定。
在太子朱标死后,皇位并没有传给二皇子等诸多皇子,而是传给了当时太子的儿子——朱允炆,这就引来了很多皇子们的不满,不过碍于朱元璋的威亚,也不能说什么,就只能忍气吞声镇守边境了。
朱棣篡位并迁都北京

朱允炆上任之后,虽然做了很多得民心的事情,也彰显了自己当皇帝的本领,但是朱元璋的四皇子朱棣,并没有对朱允炆有太大的认可,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野心非常大的人,当初传位给朱允炆的时候,也是朱棣反响的声音最大。
虽然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在北平之地,但是朱棣的野心不允许他就这么度过余生。
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原本的北平荒凉无比,黄沙漫天,远没有现在这样欣欣向荣,但是朱棣凭借这自己的能力一遍抵御元人的入侵,一边开始治理北平,这才给一个荒凉无比的边境治理成首都的雏形。
原本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个皇子镇守边境,天子朱允炆治理天下百姓,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朱允炆太过着急收回这些叔叔们的权利了,导致原先那些对朱允炆不满的皇子,更加怒火中烧,在不久之后,燕王朱棣最先发难,联合众人进宫勤王,把朱允炆从皇位上拉了下来,从此大明皇帝的这把交椅算是彻底的交到了朱棣的手上。
朱棣上位后,因为他原本就是镇守的北平,把北平治理的也是井井有条,于是在朱棣上位后,便开始准备迁都事宜,并着手招工,在北平按照南京的模样建造皇宫,这一建就是十年。
宫殿建成后,朱棣立即昭告天下,自己准备搬迁的事情,然后让文武百官准时朝贺,但是在迁都之前却发生了一件令他十分气愤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朱棣下令全城抓尼姑。
白莲教起义

这件事情就是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最大的一次民间起义活动了,这个起义罕见地由女子指挥,但是依旧有非常多的人响应号召。
这次白莲教起义规模这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朱棣迁都的事情引起的,因为迁都不是小事,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像迁都这种,免不了要运粮,建城,开凿运河等,这哪一件单拎出来都是极费人力的事情,而朱棣更是同时把这些事情一起做了,所以就需要大量的年轻男人。
家里的男人一走,苦的就是女人,而且,这几年连年水灾,让山东等地的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家里没有顶梁柱,很多人都被闭上了绝路,而白莲教的首领——唐赛尔就是这其中之一。
唐赛尔的父亲被官府抓取,被迫进行劳役,而她和丈夫一起去当地官府讨要粮食,结果粮食非但没有要到,自己的丈夫还被杀害了,这让当时的唐赛尔感觉到天都塌下来了。
被现实逼上绝路的唐赛尔便揭竿而起,号召天下百姓进行起义,山东之地百姓最苦,响应号召也最为积极,很快这个白莲教便在山东站稳了脚跟,并且趁着众人士气最为壮大的时候,一举攻破了青州,夺取了一大批的武器和粮食。
当地官兵得知此事后迅速派人前去处理此事,但是压根就不是白莲教的对手,不仅将领被斩头,而且军队也被全歼了。
等朱棣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原本迁都事宜都准备开始了,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朱棣二话没说,就从朝廷中派遣五千精锐加上若干抗倭的部队联合围剿白莲教。
朱棣二次下令抓尼姑

白莲教毕竟是一个由女子领导的散牌队伍,怎么能跟朝廷的正规军比呢,果然,两者一交锋起义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很快就被平复了下来。
不过当起义军被覆灭之后,起义军的首领唐赛尔却不知所踪,这让朱棣非常愤怒,把山东当官的都杀了个遍,不过朱棣想到了唐赛尔的一个外号,那就是众人都管她叫佛母。
有了这个线索,朱棣立即命人把山东之地的尼姑都抓起来一个一个审问,可是在第一遍搜查审问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唐赛尔的踪影,于是朱棣第二次下令,不管是那个城市,只要是尼姑,都要抓起来审问。
可以全国数万的尼姑在经过审问之后,还是没有发现唐赛尔的踪影,唐赛尔仿佛就凭空消失了一般,而这件事情也成了朱棣心中的一个心结。
可能我们对朱棣为了抓一个头领,而两次下令抓尼姑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我们要知道,白莲教起义是是在朱棣准备迁都之前,这就意味着,她们的出现把朱棣的呕心沥血准备数十载的计划打乱甚至落空了,这如何不让朱棣愤怒。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