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于《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这首词,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辛弃疾为了悼念好友朱熹而作,也有人认为该词主要是表达辛弃疾对《庄子》的一些感悟,并没有悼念之意。不过在学界,一般还是认为这首词和朱熹有关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浓浓的叹息之意,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朱熹,号晦庵,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被后世尊称为“朱子”。
辛弃疾与朱熹是好友,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辛弃疾曾多次去拜访朱熹,两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谈古论今。
公元1200年,朱熹在“庆元党禁”迫害中去世,辛弃疾听到这个噩耗,悲痛不已,为了缅怀挚友,他作了这首词《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这是一首悼亡词,一般这类诗词无不写的凄凄惨惨,悲悲戚戚,但是辛弃疾这首《感皇恩》却没有这种意境。他把读庄子和哀悼朱熹逝世,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正是这首词最鲜明的特点。
庄子倡导“无为”和“无言”,认为人死了就是回到他出生前的状态,这是自然的归属,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但是辛弃疾不认同这种思维。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
桌案上摆放着几卷书,都是庄子的著作,读了也会说“忘言”,说了千遍万遍,其实还是不能真忘,的确可笑。
这几句表面上作者似乎在自嘲,实际上是对庄子哲学的否定,说明作者并非真的信仰庄子那一套学说。亲人、朋友去世了,怎么能不悲伤呢?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接下来的两句表面是说天气,实际上是指作者对庄子哲学有了真正的体会,不受其惑,仿佛雨过天晴,豁然开朗一样,并以此作为反衬,含蓄的表达了失去良师益友的悲痛。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
作者如今已经隐居山林,穿轻衫,戴短帽,看似逍遥自在,实则愤懑、哀伤,因为作者的志向是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南宋朝廷昏庸无能,不思进取,作者空有壮志却无从施展。
白发多时故人少。
“白发多”是感叹岁月蹉跎,有壮志消磨的隐痛,“故人少”则是见故旧凋零,健在者已经聊聊无几了。这一多一少充分表达了作者叹己悼人的情怀。
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先生已经逝去,可是无论去了哪里,都会像西汉学者扬雄(字子云)那样,留下不朽的经典,就像江河日夜奔流,永不停息。
这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位毫不相干的扬雄呢?可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当时把持朝政的是宰相韩侂胄,他把朱熹的“理学”扣上“伪学”的帽子,把倡导理学的儒生列为“伪学逆党”,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首先都要声明不是读“伪学”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元党禁”。一时间,朱熹的门生有的改换门庭,投奔他师;有的过门不入,以避“伪学”之嫌。
辛弃疾则在词中借赞美扬雄之名,实际上是赞扬朱熹的学术成就,是不容污蔑和亵渎的——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朱熹出殡安葬时,送葬人达六千人之多,辛弃疾不请自到,全程参加,并亲自写了一篇祭文。
祭文的原文失传,只留下祭文中最后几句:
所不朽者。
垂万世名。
孰谓生死。
凛凛犹生。
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韩侂胄与辛弃疾:乱世中的主战同盟与理想碰撞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局中,韩侂胄与辛弃疾的名字因“开禧北伐”紧密相连。一位是权倾朝野的宰相,一位是壮志难酬的词坛猛将,两人以抗金复国的共同理想为纽带,却在政治博弈...
辛弃疾 2025-08-01 豪放派的词有什么特点:宋词双璧中的霹雳弦音在宋词百花园中,豪放派如黄钟大吕,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花间樽前的婉约藩篱。这一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双峰并峙,其作品犹如金戈铁马踏破词坛旧律,将宋词推向“无意不可入...
苏轼 辛弃疾 2025-06-11 辛弃疾的词:豪放与婉约交织的文学华章在南宋词坛的璀璨星空中,辛弃疾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豪放壮阔,尽显英雄气概辛弃疾的词,豪放是...
辛弃疾 2025-05-16 虞允文未用辛弃疾之谜:文风差异与政治博弈的交织在南宋的历史舞台上,虞允文与辛弃疾皆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虞允文以采石大捷力挽狂澜,成为南宋抵御外敌的关键人物;辛弃疾则以豪放词风和北伐壮志闻名于世。然而,令人费解...
辛弃疾 2025-04-08 辛弃疾以寡敌众:五十勇士勇闯敌营的胆识与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英勇的事迹让人铭记于心。南宋时期,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敢于袭击数万人的敌营,这一壮举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辛弃疾为何敢于做出如此大胆的...
辛弃疾 2025-03-21 辛弃疾:文武双全的豪放派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豪放派词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而闻名。然而,这位伟大的词人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他还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
辛弃疾 2025-03-01 辛弃疾:文武双全的南宋豪杰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以其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被誉为“词中之龙”。然而,他的人生经历远不止于一个单纯的写词文人。辛弃疾实际上是一位集官员、将领、文学家于一身的南...
辛弃疾 2025-02-18 辛弃疾词风特色:豪放派词风的典范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派风格著称,充满了激昂奔放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本文旨在探讨辛弃疾词的特点和风格,以及这些特点和风格如何在...
辛弃疾 2024-06-20 飞虎军:辛弃疾与南宋特种部队的传奇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的军事组织飞虎军以其精锐和特殊性质而闻名。这支部队由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所创立,是南宋年间一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特种部队。飞虎军的成立...
辛弃疾 2024-05-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