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丞相李斯,一路辅佐秦王嬴政消灭各诸侯国,最终实现六国统一的大业。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斯自然是历史上极为聪明,极有政治手腕的一个人。他能够从一介书生,在人才济济、竞争惨烈的秦宫做到宰相,其手段可不是一般的高明。
李斯在这条升迁之路上,至少经历了四次大型的政治斗争,才坐上高位的。
第一次是吕相被贬。
李斯本来是吕不韦的门客。虽然说,在吕不韦倒霉的过程中,我们并不知道李斯是否发挥过作用。但至少一点,吕不韦倒台后,李斯却一点儿也没受到影响,而且还升官了。这说明,李斯这时候肯定是选择了一个倒向秦始皇一边的政治站位的。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显然,这也体现了李斯有极高的政治智商。
第二次是秦王逐客。
秦王逐客,其原因,表面上是六国派间谍去秦国,怂恿秦国搞“修建郑国渠”这样的大型工程,借此消耗秦国力量。这让秦王很不高兴,因而下令驱逐六国人才。但核心其实还是政治斗争。是秦国的本土官员,看见外来官员,霸占秦国政坛,心生不满,因此才怂恿秦王这么做。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李斯做得极为聪明,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位上,写了一篇《谏逐客书》。这篇文章,是一篇“理论正确”的文章。或者说,是一篇借助中国人惯有思维,从“祖先正确”的理论高度来找证据的文章,同时也是以秦王为出发点的文章。这篇文章写出来后,李斯不但打赢了这场政治斗争,还被秦王升官为廷尉。
第三次是打败韩非。
韩非是李斯的同学,两人都是荀子的高徒。但说到理论成就,韩非显然比李斯高许多。我们都知道,秦王是把法家成果用到极致的人。而给秦王输送理论成果的,正是韩非。韩非的“法、术、势”思想,秦王得到以后,如获至宝。而秦王最终也用这套理论,统一六国,建立了他强大的秦帝国。
而韩非到了秦国以后,秦王也一度想重用他。如果秦王重用了韩非,李斯自然就不会再获得秦王的重用。而且韩非为了获得秦王的重用,还开始向李斯发炮攻击李斯。可以说,李斯又一次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这种情况下,李斯抓住韩非想“存韩”的主张,客观上是为了帮助韩国这个漏洞,向韩非发起了绝地反击。最终,韩非被抓进监狱里,并最终死在狱中。可以说,李斯又一次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第四次是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这场运动,表面上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实际上是权力斗争。是以儒生和方士为代表的新力量,向以李斯为代表的旧力量发起的挑战。因为当秦朝已经建立以后,同时当秦始皇追求更高的(长生不老)的目标以后,儒生们和方士们觉得他们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发动了这场挑战。
李斯当然不允许这场挑战成功。就像当年他和那些六国来的人才,被秦国的本土派驱逐一样,他也必须驱逐这些儒生们与方士们。当然,驱逐是不可能的,没地方撵,因此,只好用“焚书坑儒”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经过了无数次的政治斗争历练,可以说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但是最终他还是败在赵高的面前,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李斯年轻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史记》中记下了这件事:“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也就是说,李斯看见厕所里的老鼠,长得又瘦小又害怕人,而仓库里的老鼠,却长得肥壮而体硕。于是他叹息说,这都是因为所生活的环境不同的缘故。
李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努力,所以他才不断发奋,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且深得秦始皇信任,也是那时候的“独相”。
但是后来,形势发生了改变,秦始皇去世了。秦始皇去世以后,李斯为了继续生活在“仓库”里,选择又一次跳槽,倒向胡亥。因为他知道,如果是扶苏当皇帝,那么,扶苏只可能让蒙恬、蒙毅兄弟当宰相,不可能用他。而胡亥身边只有一个赵高,赵高又是宦官,不可能当宰相。因此,他坚决地与赵高合谋,立胡亥为皇帝,并想办法赐死了扶苏。目的也就是想继续当宰相。
但是他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赵高不按常规出牌。赵高确实是一个宦官,但是赵高竟然也想当宰相。他一直没有把赵高当成竞争对手,但是赵高已经把他当成了竞争对手,并决定把他除掉。而李斯就在这一种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最终死在了赵高的手里。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秦三世子婴:乱世末路的明君之殇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在秦二世胡亥的暴政与赵高的乱政下,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已摇摇欲坠。此时,秦三世子婴登上历史舞台,他在位仅46天,却以一系列举措展...
秦二世 赵高 2025-09-11 赵高是阉人怎么有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指鹿为马”的权谋手段闻名,其宦官身份与拥有女儿的矛盾,成为千年争议焦点。这一谜团背后,既涉及秦代官制与刑罚制度的特殊性,也折射出后世对“宦...
赵高 2025-09-10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 姓与氏的千年迷雾:解码胡亥不称“嬴”的深层密码公元前207年,望夷宫内,23岁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女婿阎乐的逼迫下自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这位被后世称为“暴君”的统治者,不仅因残酷统治闻名,更...
秦二世 赵高 2025-08-28 弗朗茨·李斯特:钢琴之王的传奇人生与艺术革新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6岁学琴,9岁公开演奏时已能...
李斯的儿子 2025-08-13 秦始皇是否洞悉赵高:权力棋局中的信任与盲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中车府令赵高扣押遗诏,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传位文书,将胡亥扶上帝位。这场震惊历史的沙丘之变,暴露出秦始皇晚年对...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7-25 李斯为何未选择支持扶苏阻止赵高?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赵高:权谋与野心交织的复杂人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赵高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复杂的性格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秦朝时期的宦官和权臣,赵高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野心,他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秦朝的政治格局,...
赵高 2025-03-12 赵高之死:阴谋与反噬的终局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其狡诈多谋、权倾一时的形象而臭名昭著。作为秦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赵高不仅篡改遗诏、扶持傀儡皇帝,还极尽权谋之术,对秦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
赵高 2025-03-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