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仅有两个女儿,为何地位待遇不同?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汉文帝刘恒一生记录在册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是馆陶公主,另一个是绛邑公主,相比之下两者历史的记载和受到的待遇却是千差万别,为什么都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出生地位不同
史料记载中,刘恒的孩子并不多,馆陶公主不仅是刘恒和窦皇后的嫡女,而且还是长女,都说女儿是爹的小棉袄,刘恒自然对这个女儿是格外喜爱,亲自为公主取名刘嫖,嫖意为“轻盈美丽”,特赐封地馆陶县,因此称为馆陶公主。
刘恒在窦皇后没有眼疾之前,对她的宠爱无人能及,从后宫的嫔妃数量也可以看出,仅有一个皇后,两个妃嫔,自然对待窦皇后所生的孩子,也会备受宠爱,在刘恒登基几个月之后,窦皇后的儿子刘启被册立为太子,刘嫖被封为馆陶公主。
相较姐姐馆陶公主的出生,妹妹绛邑公主的出生就逊色了不少,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少之又少,不仅不知道她的生母是谁,就连名字和出生年月都没有详细的记载,甚至有人猜测这些都是被刻意抹去的,真实的原因无法考证。
正所谓“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古代帝王对此要求十分严格,从继承皇位的优先选择,就已经让嫡出地位十分突出,庶出的绛邑公主不仅没有封地,连封号都没有。
夫家命运不同
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刚袭爵的第三代堂邑侯陈午,陈家最开始的封邑仅600户,在汉书功臣排名非常靠后,位列第86位,到陈午袭爵时已是1800户。
馆陶公主嫁给陈午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堂邑侯,但陈家世代家风非常好,陈午的祖父陈婴,原本是秦末汉初时期东阳县的令史,为人为官,在当地百姓有口皆碑,深受爱戴。
东阳县的一个年轻人杀了东阳县令,一时间县里没有了领导者,因陈婴素有名望,都推举陈婴来担任,而陈婴是一再推辞,一人之力抵御不了众人,陈婴就这样被推上首领之位,追随他的人不断增多,最后有两万人左右,这些人索性想立他为王。
src="" />
陈婴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了一番话:“自从我做了你们陈家的媳妇,还从没听说你们陈家祖上有显贵之人,如今你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名声,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依我看,不如去归属谁,起事成功还可以封侯,起事失败也容易逃脱,因为那样你就不是为世所指名注目的人了。”
陈婴听了母亲的话,没敢做王,带着他的两万人马追随了仅有八千战斗力的项梁项羽叔侄,后因项梁兵败,陈婴以项羽手下官员的身份投降刘邦。
母亲的话一直警示着陈婴,“不出头冒尖”一直就是陈家的家风,刘恒将自己心爱的馆陶公主嫁给陈午,想必就是看中了陈家世代人的忠厚老实,为馆陶公主后半生平平安安度过做了长远的打算。
绛邑公主的丈夫周胜之,他的父亲周勃是开国功臣,还是拥立刘恒继位的头等功臣,周胜之承袭了其父绛侯的爵位,这就是为什么公主被称为绛侯公主或绛邑公主的原因,这么看周胜之要比陈午尊贵,但周家的风光只是一时的。
个人猜想,或许正是因为周勃的功劳,刘恒才将自己庶出的女儿嫁给周胜之,这也是古代帝王惯用的手段,一来笼络大臣,二则也给世人留下一个君臣齐心的好名声嘛。
但刘恒登基之后,对他有些忌惮,不久就让周勃回了自己的封地,周勃也察觉到异样,主动辞去丞相之职,回封地之后,周勃总疑心自己要被杀,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此事被有心之人上书告周勃想谋反,刘恒便将其关押起来,在狱中周勃受到狱吏侮辱,无奈下周家将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刘恒舅舅薄昭,在薄昭和薄太后的游说下,周勃逃过一劫,爵位和封邑都恢复了。
周勃死后,周胜之袭爵,后因杀人被判处死刑,他和绛邑公主没有儿子,爵位由周胜之的弟弟周亚夫承袭,也自此事之后,绛邑公主再无记载。
虽说绛邑公主比馆陶公主嫁得要好,但公公被皇帝忌惮,丈夫被赐死,我猜想公主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连累。
性格不同,带来的特殊影响力
汉景帝刘启继位之后,作为刘启亲姐姐,她被册封为馆陶长公主,地位如同诸侯王,有了母亲窦太后和弟弟刘启的宠爱,她可以随意出入宫闱,还可以一直居住在京城,不用跟随夫家到封地去住。
馆陶公主工于心计,善于谋权,她也一直为自己和陈家谋求权利和富贵。
一、会办事儿,馆陶公主经常给景帝进献美女,所以景帝对姐姐是十分好,可以说是纵容的地步。
二、为自己的儿子陈蟜,谋得隆虑侯。
三、帮助侄子刘彻夺得皇位
馆陶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想让自己女儿陈氏嫁给未来的太子,于是她找到汉景帝最得宠的妃子栗姬,想把女儿许配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哪成想栗姬拒绝了,栗姬因为看到馆陶经常向景帝献美女,因此对馆陶非常的怨恨,被拒绝的馆陶也非常生气,转头找了王娡,而王娡却爽快地答应了陈氏和儿子刘彻的这门亲事。
在馆陶和王娡的合作下,汉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栗姬抑郁而死,馆陶成功报复了栗姬。
刘彻即位后,陈氏被立为皇后,馆陶公主成为有功之人,既是姑姑又是岳母,馆陶公主的身份更加尊贵,不仅成为了大长公主,还增加了封号,尊称为窦太主。
绛邑公主
反观绛邑公主,出嫁后就在夫家度过的,并没有居住在京城,对朝政也没有任何影响,一直是默默无闻。
总结:
馆陶公主出身尊贵,再加上其母亲窦太后的影响,造就了她张扬、跋扈的个性,使得她在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中都是一个不可小视的人物,就连死后还可以和父亲母亲一起安葬在霸陵,身为出嫁的公主,死后安葬在娘家,在古代十分罕见。
而绛邑公主庶出的身份,史书上连起其名字都没有记录,生平事迹也只是简短的记载,可见其地位并不高。
二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出身是第一要素,并决定其一生的命运走向。
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从边陲藩王到盛世明君:汉文帝刘恒的登基之路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未央宫前停驻着一支简朴的车队。23岁的代王刘恒站在宫门前,指尖摩挲着青铜剑鞘上的云雷纹,目光掠过巍峨宫阙——三天前,他还是偏居晋阳的落魄...
刘恒 2025-08-18 刘恒代国故地今何在:山西中部的历史密码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其封地“代国”成为这位未来汉文帝的龙兴之地。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刘恒从边疆藩王到开明帝王的蜕变,更承载着西汉初...
刘恒 刘邦 2025-07-07 汉文帝与薄昭之死:皇权与亲情的残酷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汉文帝刘恒以“仁孝”著称,其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君主,却曾亲手导演了一场“...
刘恒 2025-06-24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首个治世范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统治的四十余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这段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
刘启 刘恒 2025-06-24 汉文帝与冯唐:君臣相知下的边疆谏言传奇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画卷中,汉文帝刘恒与冯唐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冯唐的忠诚与智慧,以及汉文...
刘恒 2025-05-27 汉文帝刘恒宠妃慎夫人的结局之谜在汉文帝刘恒的后宫中,慎夫人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她以美貌与才情赢得了刘恒的宠爱,一度在宫中与窦皇后平起平坐。然而,关于她的最终结局,史书中却未留下明确的记载,只...
刘恒 2025-05-13 皇权博弈下的血腥清洗:刘恒杀刘盈之子的深层动因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西汉王朝陷入权力真空。在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主导下,代王刘恒被推上皇位。然而,这位以"仁孝"著称...
刘恒 刘盈 2025-05-13 吕雉为何放过非亲子的刘恒:背后的复杂考量在中国历史上,吕雉以其强悍而残忍的政治手腕著称,她是西汉王朝初期的实际掌权者,对刘邦的儿子们进行了残酷的清洗,以确保自己儿子刘盈的皇位稳固。然而,在众多的刘邦子...
刘恒 吕雉 2025-03-18 薄姬母子:低调谨慎,幸免于吕后之难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其狠毒的手段和强势的政治地位而闻名。然而,在吕后掌权期间,却有一对母子幸运地避开了她的锋芒,他们就是薄姬和刘恒。那么,薄姬母子究竟做了什么,...
刘恒 薄姬 2025-03-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