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实授甘肃巩秦阶道台、安肃道道台、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嘉庆帝即位,赏轻车都尉世袭。嘉庆二年(1797)年,病逝,获赠太子太保。受到和珅案牵连,坐罪抄家,革除世职。著作有《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人物生平
侥幸夺魁
毕沅于雍正八年(1730)出生于镇洋(今江苏太仓),幼年失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深受其母的熏陶。后至苏州灵岩山,拜沈德潜从学。
乾隆十八年(1753),顺天乡试中举。
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举人身份,授内阁中书,撰拟、结写诏令。后来入值军机处,担任素有“小军机”之称的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毕沅参加会试。会试分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四月发榜,毕沅榜上有名。能否登科,还得看四月二十六日的殿试。殿试时间为一白昼,未能完卷者,列入三甲之末。会试中选的人,不敢松气,紧张地准备,以期考中。
四月二十五日夜,毕沅与同僚诸重光、童凤三在军机处值班。他们三人都通过了会试。明日就要殿试了,诸、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考试,让毕沅一人值班,说:“我俩书法好,可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作非分之想了,替我们代劳吧!”殿试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毕沅见二位同僚如此讲,也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黄廷桂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下转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翌日,殿试开考,地点在太和殿的丹墀。
殿试的内容是经史时务策一道,读卷大臣(即评卷人)于考前一日在文华殿密拟,缄封呈皇帝阅。发下后,读卷大臣同赴内阁,在监试御史的监督下,内阁中书用黄纸誊写。晚上,传集工匠,在内阁大堂刊刻印刷。护军统领带领护军校等在内阁门外严加稽查。次日凌晨印刷完毕。考卷送至太和殿,诸考生列队跪受,然后回到各自的试桌答题。毕沅打开试卷一看,时务策正是策问新疆屯田事宜的。他胸有成竹,挥笔立就。
第二、三天,诸读卷大臣在文华殿阅卷。毕沅的楷书不太好,但立论高深,倍受读卷大臣的关注,列为第四名。第四天,乾隆帝在中和殿听读卷大臣读卷,对毕沅的卷子极为欣赏,擢为一甲第一名。诸重光得了一甲二名,即榜眼。而童凤三位列二甲第六名。当诸、童二人得知毕沅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仕途沉浮
毕沅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状元例授此官。他的仕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毕沅在陕期间的最大功绩在于修文重教,并身体力行,颇多建树。关中学院是传承“关学”的一处文化教育机构。这种以学者为中心的民间教育体制,自北宋的关学鼻祖张载发其端,到明朝冯从吾倾全力创办的首善书院,已经成为传播关学思想的重要基地,其巨大影响很快波及到西北各地,甚至四川、湖北、河南诸省的学子也前来就读。
清朝初年,陕西巡抚贾汉复于康熙二年(1663年)在废墟上重建,更名为关中书院。但是,由于清政府前期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使得这种充满个性的学风显得不合时宜,各校教育也逐渐陷入沉寂。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关中学院也几近荒废了。然而,毕沅却十分看重“关学”的价值,他到任不久,即不避嫌疑, [6] 广求社会贤达,重新修复关中学院,同时,利用自己的名望,延请教席。在政事之余,他还亲自前往授课,使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关学重镇顿放异彩,其光照广被关中,各地士子纷纷向学,并取得累累成果,志书所谓“关中乡、会试中或膺馆选者,大半皆书院之士”的记载,应该是真实的,所以,当时便有“关中书院英才遍秦中”的称誉。
乾隆三十年(1765),升翰林院侍读学士。
乾隆三十一年(1766),迁左庶子,实授甘肃巩秦阶道道员,即巩昌府(府治今甘肃陇西)、秦州(州治今甘肃天水)、阶州(州治今甘肃武都)一府二州的长官。曾随总督明山出关堪查屯田。后调安肃道道员。
乾隆三十五年(1770),授陕西按察使。乾隆帝出巡,毕沅朝见,奏告甘肃大旱,乾隆帝诏赈济,免速欠田赋400万。
乾隆三十六年(1771),擢陕西布政使。
乾隆三十八年(1773),擢陕西巡抚。黄河、洛水、渭河泛滥成灾,开仓赈济,救了若干人的性命。募民开垦荒地80余顷。疏渠灌田。置姬氏《五经》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墓。缮修华狱庙等名胜古迹。征集碑刻,储藏于学宫。
乾隆四十一年(1776),赏戴花翎(这是赐给有功勋者的殊荣)。
乾隆四十三年(1778),听说有个叫高朴的官员在叶尔羌私采玉石,运送回京。毕沅逮捕审讯高朴的仆人,没有问出什么。乾隆帝降旨斥责毕沅草率。
乾隆四十四年(1779),老母去世,离职守丧。
乾隆四十五年(1780),陕西巡抚缺员,乾隆帝诏:“毕沅在西安任职很久,在家守丧快一年了。特命毕沅署理陕西巡抚。这是特殊情况,不是开在职守丧的先例。”
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甘肃河州发生内乱,毕沅会同西安将军伍弥泰、提督马彪等率兵前往镇压,事平论功,乾隆帝赏毕沅一品顶戴。甘肃一些州县谎报灾情,冒领赈济,毕沅未据实参奏,乾隆帝让毕沅自行定罪。毕沅请罚款白银5万两,以充军饷。御史钱澧奏劾毕沅之罪应与冒赈等同,当照冒赈议处。
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降旨,褫夺一品顶戴,降为三品。
乾隆四十八年(1783),复为一品顶戴。守丧期满,实授陕西巡抚。
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肃再度发生内乱,毕沅遣兵镇压,受到乾隆帝的奖励。
五十年二月,调为河南巡抚。毕沅上疏,说黄河北岸一带连年干旱,租税收不上来,仓廪空虚,请截留漕粮20万石备用。并不得私自囤积粮米,以平粮价。疏通贾鲁、惠济河以利漕运。他的奏请皆获诏准。奉诏去调查淮水发源地,查明源自桐柏山。乾隆帝御写《淮源记》赐他。
乾隆五十一年(1786)六月,赏赐黄马褂,擢湖广总督。伊阳县(今河南汝阳)杀官首犯秦国栋等人迟迟没有缉获,乾隆帝降旨责斥,将他罢归陕西巡抚。
乾隆五十三年(1788),长江在荆江决口,乾隆帝复命毕沅为湖广总督。毕沅到任,上疏:“长江自松滋(今属湖北)流至荆江万城堤,折而东北流,荆水无处散泄。请筑对岸杨林洲土坎、鸡嘴石坝,逼水南流,冲涮洲沙,可克壅遏。”又请修筑襄阳等处堤坝,凿四川、湖北一带长江的险滩,便于云南钢铁的漕运。同年底,章学诚到武昌署投入他的幕下,他在武昌水陆街择一公馆,出其私人藏书20万卷,让章学诚编书修志。修成有《麻城通志》、《湖北通志》、《史籍考》等。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帝的宠臣和珅40大寿。毕沅赋诗10首相赠。
乾隆五十九年(1794),陕西安康、四川大宁(今重庆巫溪)发生叛乱,传言来自湖北,毕沅被贬为山东巡抚。
乾隆六十年(1795),再授湖广总督。湖南苗人石三保造反,奉命赴常德、荆州督饷,克尽职守,'赏戴花翎。
嘉庆元年(1796),枝江(今属湖北)人聂人杰等造反,破保康(今后湖北)、来凤(今属湖北)、竹山(今属湖北),围攻襄阳。毕沅自辰州(州治今湖南沅陵)赶赴枝江镇压,当阳(今属湖北)又落入聂人杰手中。嘉庆帝诏罢毕沅官。诏令未到,毕沅攻克当阳,嘉庆帝又下诏复毕沅职,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毕沅擒获石三保、吴半生、吴八月等人,惟叛乱者的首领石柳邓还没捉拿到。毕沅上疏,请撤各省军队,留二、三万兵分守苗疆要隘。未被允许。不久石柳邓被浮,嘉庆帝命毕沅赴湖南镇抚。毕沅上疏请求修筑樊城城墙,以工代赈。
生前身后
嘉庆二年(1797)六月,毕沅手足麻木,嘉庆帝赐“活络丸”药。七月,病死湖南辰州军营中,享年六十七岁,归葬于灵岩山的东北麓。嘉庆闻奏,诏赠毕沅太子太保。但说他在湖广总督任内失察过多,没加谥号。赵翼曾挽以联云:“羊祜惠犹留岘首,马援功未竞壶头。”
嘉庆四年(1799),太上皇乾隆去世,嘉庆帝查办太上皇的宠臣和珅,抄了他的家,把他赐死。毕沅曾巴结过和珅。嘉庆闻悉,下令褫夺世职,籍没家产。一说为朝廷追究其镇压白莲教不力,滥用军需。
在清代文坛与政坛的交织谱系中,沈德潜的人生轨迹堪称一部传奇。这位六十七岁才中进士的江南老名士,凭借诗才叩开紫禁城大门,在乾隆帝的宠眷下,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从寒士到...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沈德潜 2025-05-30 沈德潜的仕途沉浮沈德潜,清代著名文学家和官员,其一生的仕途并不平坦。在探讨沈德潜的仕途是否顺利时,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经历中获取线索。沈德潜早年科举不第,多次参加乡试均未中举。直...
沈德潜 2024-06-27 追寻历史的脚步——沈德潜故居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人的足迹留在了我们的城市里。他们的故居,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气息。今天,...
沈德潜 2023-12-19 沈德潜:清朝台阁体诗人的典型,他有哪些作品?沈德潜,字子厚,号东篱,是清朝中期的著名文人,被誉为“台阁体”诗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丰富多样,深受当时和后世读者的喜爱。 沈德潜的诗才早在他的...
沈德潜 2023-12-18 清代大臣、诗人、学者沈德潜的卓越成就沈德潜,字君理,号石田,是清朝初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丰富的成就和贡献,对清朝的历...
沈德潜 2023-12-14 沈德潜:中国现代文学的卓越代表,文学成就是什么样的?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卓越的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他就是沈德潜,一位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融合浪漫主义...
沈德潜 2023-11-27 沈德潜:中国诗歌的璀璨明珠,有什么贡献存在?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瑰丽宝库中,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沈德潜的诗歌更是这颗明珠中的精华。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沈德潜 2023-11-27 沈德潜:清朝的诗人与学者沈德潜,字仲修,号石田,是清朝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为清朝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德潜出生于一个...
沈德潜 2023-11-27 沈德潜: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有什么贡献存在?沈德潜,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都留下了他的卓越贡献。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
沈德潜 2023-11-27 沈德潜故居,感受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回响在浙江杭州的西湖边,有一座名为“沈德潜故居”的历史建筑。这里曾是清朝著名文人沈德潜的居所,也是他创作众多诗词的地方。这座故居见证了沈德潜的一生,也承载了中国...
沈德潜 2023-11-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