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仕途一道,是证明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有的人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毫无阻塞可言。比如晏殊,从小被称为“神童”,观其一生,最大的挫折无非是从宰相贬为工部尚书,仕途可谓顺畅无比。
有的人不懈努力,拼命挣扎,却还是有怀投笔,无路请缨,挣扎在底层,徘徊不前。同样从小就被称为神童的杨炯,其为官之路就显得颇为坎坷了。
杨炯少年应弟子举及第,被举神童,之后在弘文馆待制十六年,年近三十才被授予一个国家图书馆管理员的小官。
这对一个从小饱读诗书,立志要经世济国,大展身手的才子来说无疑是极其沉重的打击。放在谁身上都要发一堆牢骚,强烈表达自己的不满的,如果拥有过人的才华却不被重用,心里的苦,怕是三天三夜都诉不完的吧。
碌碌无为的沉寂几年后,杨炯好不容易被擢升为太子詹事司直,且充任崇文馆学士,身份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语了。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却因为伯父家两父子跟着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失败被诛,自己也受到牵连被贬梓州,大好前程成为泡影。
有才华的人一般都性情耿直,孤高自傲。对于文学如此,日常交际亦如此。
才高而傲,自然看不惯六朝以来盛行的绮靡浮艳的诗歌风格,尤其是以上官体为代表的讲究声律与形式,内容空洞无味的应制诗。所以杨炯极力摆脱绮靡的诗歌风格,批判上官体的诗歌主张,追求清新刚健,抒发个人情思,描写现实之物。不为应制而作,不刻意追求形式的绮丽,专为描写真实的个人情感。他的《从军行》、《巫峡》及一些送别诗等都很能代表他情感真实,不矫柔造势的诗歌主张。
恃才傲物,不懂得人情世故,或者说是不屑于如此,也许是他一直只能在底层官员徘徊的很大一个因素。
有名的“麒麟楦”梗,就是他看不惯官场许多同僚的矫柔姿态,故意讥讽别人,说演麒麟戏里的麒麟,不过是装饰了两角修饰了皮毛的驴子,脱了那层皮,底下其实还是驴。那些穿官服的很多人里面,不就是这样的吗?并且他还是公开这么说的,这当然会引来那些对号入座的人极力打压。
混迹官场,不懂得趋炎附势,巴结与讨好,自然也就只能在底层混了。
最后,杨炯只能被外放盈川,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在盈川任上,现在还有争论,一即杨炯上任后施政严苛,比较酷虐,百姓颇有不满。另一种则说杨炯到任后体恤爱民,为民所敬。
其实以杨炯的性格来看,对待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嘲弄与批判,但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来说,他应该不会做施暴政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且目前尚存的杨炯祠也说明了杨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唐朝尚武功,疆场杀敌、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是许多诗人的梦想。弃笔从戎岂不比枯守书斋来的热血够劲。于是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等诗句流传于今。
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大多是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杨炯也不例外。过杨炯的一生却没有亲临过战场,他的边塞诗篇,其实更多是一个渴望沙场建功的年轻人的一番热血抒发。但是这些诗篇却因为作者的年轻以及满腔激情,写来让人感同身受,热血沸腾,心思跟随诗句飘扬到边疆广漠的战场上,在风吹如刀,枪剑林立的环境里厮杀、奋战。
试看杨炯最出名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歌节奏急促,紧迫感十足。边地狼烟起,战火滚滚,来敌侵犯使人气愤不平,军情紧急用一个“照”字就刻画了出来。并不写如何点兵,如何赶路,直写军队出征,风卷残云,很快抵达战场包围敌军。战场上大雪漫天,狂风呼啸,侧面写出战局的激烈,厮杀的悲壮。这样热血的场景,使人生出宁可当一个小军官战场杀敌,也不愿独守书斋,抱卷空言的豪气来。
其他如《紫骝马》、《战城南》等无不是激情昂扬、豪情万状,有着临敌必胜的信心,使人振奋。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年轻人写的边塞诗,虽读来让人激昂,却不免显得过于浪漫。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无论是失败或者胜利,伴随战争的一定是牺牲与流血,马革裹尸,真正上过战场的诗人,从来不会有这种浪漫情调。只有年轻有才却仕途多舛的人,才会用这种慷慨激昂的写法,来表达自身不遇的愤慨与郁闷。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杨炯对于这个排名很是不满,认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卢照邻被杨炯誉为“人间才杰”,其咏史诗与七言歌行影响颇大,辞章骈文也独具特色,为人称道。杨炯服气卢照邻,却不满排在王勃后面,大概是王勃文名较大,文人相轻的心理作祟吧。
其实王勃的诗歌与杨炯相较,题材方面确实略为狭小了些。王勃交游送别的诗歌占据作品大部分,对于不善交往的杨炯来说,似乎是有看不惯这种交际场上浪荡儿的行径吧。
北宋文坛群星璀璨,晏殊以宰相之尊执掌文柄,其词集《珠玉词》如清泉漱石,在花间派的绮罗香泽中开辟出一条情思交融的独特路径。这位十四岁以神童入仕的太平宰相,将仕途沉...
晏殊 2025-06-26 晏殊之子晏几道:名从何来,才自何起在北宋词坛的璀璨星河中,晏殊与晏几道父子宛如两颗耀眼的星辰,交相辉映。晏殊,这位北宋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其词作闲雅清婉,在词坛占据重要地位;而他的儿...
晏殊 2025-04-15 晏殊与宋仁宗:深厚的师生情谊在中国宋朝的历史长河中,晏殊与宋仁宗赵祯的关系堪称一段佳话。两人不仅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在政治上相互扶持,共同开创了宋朝的盛世局面。一、相识于太子时期,奠定师...
赵祯下一任皇帝 晏殊 2025-02-13 富弼:才华与见识并重的名相之路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富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见识,赢得了众多名臣的赏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御史大夫晏殊和政治家范仲淹的青睐。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认可,不仅为富...
晏殊 2025-02-11 晏殊诗词名句赏析:浣溪沙与清平乐的意蕴晏殊,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其精致细腻的词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词多表达离别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其中不乏广泛传颂的名句,如《浣溪沙》...
晏殊 2024-08-16 晏殊:宋代文坛的灿烂星辰晏殊,字同叔,是北宋前期著名的词人、学者和政治家。他的生平充满了文学和政治的双重辉煌,不仅在诗词创作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智慧。...
晏殊 2024-07-31 春意盎然的安居乐业——解读晏殊破阵子·春景中的宜人生活图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是北宋词人晏殊在《破阵子·春景》中描绘的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词中不仅捕捉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还隐喻了人们对于和谐生活的向...
晏殊 2024-05-08 北宋佳话:富弼与晏殊之女的良缘美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北宋时期,一段由范仲淹牵线搭桥的美好姻缘尤为引人瞩目。这便是被誉为“最帅女婿”的富弼,迎娶了他的顶头上司...
晏殊 2024-05-06 历史真相探究:富弼与晏殊的亲缘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之间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交往,还常常通过婚姻联结起家族关系。其中,关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富弼与晏殊之间的亲缘关系,便是一件颇受后人讨论的话题。许多人...
晏殊 2024-03-22 富弼:晏殊与范仲淹之间的桥梁在北宋政治的璀璨星空中,晏殊与范仲淹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双星。而在这两颗巨星之间,有一人以其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成为了他们共同赏识的纽带——他就是富弼。富弼之所...
晏殊 2024-02-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