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吴三桂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60多岁了,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几年皇帝,为何还要折腾?
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其实已经60多了。这个年纪在现代人这里,已经是退休的年纪。古代人的寿命很短,60岁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算得上是“日薄西山”。对于这样的吴三桂来说,显然最好的选择是好好休养一下,争取能够安度晚年。
可是,吴三桂却不听从朝廷的安排,接受撤藩,安心养老,做一个富家翁,而是要不顾年貌,不顾危险,不顾艰难,一定要铤而走险举兵造反。而最终他也因此在战争中受惊吓受颠簸,一命呜呼,走向身死族灭的悲剧。那么,吴三桂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愚蠢的选择呢?
(吴三桂画像)
一、不造反也会死。
前面我们说,吴三桂如果不造反的话,他可以舒舒服服当一个富家翁。实际上,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吴三桂就算不造反,他照样会被杀掉。至少在吴三桂看来,他肯定会被杀掉。为什么这么说呢?
吴三桂无疑是清代的大功臣。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情况不在少数。从刘邦开始,似乎就形成了屠杀开国功臣的传统。到了朱元璋的时候,杀功臣已经达到了顶峰。不只是蓝玉这样的武将会被杀,连胡惟庸、李善长这样的文臣也会被杀。可以说,开国皇帝杀功臣,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康熙皇帝会不会效仿刘邦、朱元璋的做法,杀功臣呢?在吴三桂看来,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或者说,他处在“高度疑似会被杀”的状态中。
刘邦、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之所以要杀功臣,是因为他们自身很不自信,毕竟是从平民走上来当皇帝的嘛。康熙其实也不自信,虽然他并不是出身于平民,但他是少数民族。在大中原人的眼里,少数民族的地位更加低,因而他们更加不自信。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汉人功臣,他们会更加不放心。所以说,康熙像刘邦、朱元璋那样杀功臣,几乎是必然的。
再一点,吴三桂由于是独自领兵挺进西南。同时在西南经营多年,他在整个西南地区,乃至在全国,都拥有一个庞大的势力网。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员,都是吴三桂提拔起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吴三桂愿意交出兵权,回家做富家翁,这些人也未必愿意交出兵权,也回家做富家翁。也就是说,吴三桂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他的决定,会影响了这个集团的利益。大家当然不愿意吴三桂这个领头羊歇菜,怎么着,都要怂恿吴三桂造反。
这一点,康熙也是认识得到的。只要吴三桂不死,就算他已经让出兵权,他依然是一面旗帜。康熙牵一发而动全身,吴三桂这个集团依然动不了。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砍倒这杆旗帜,这样才能彻底扫除威胁。
(康熙画像)
二、吴三桂对成功充满信心。
吴三桂之所以一定要举事,是因为他对成功充满必胜信心。
说起来,康熙削藩的行动,是有些冒险的。不是说他不该削藩,而是他不该一次性来削南边的所有藩王。这样一来,实际上康熙明显的树敌太多。
吴三桂本身就兵强马壮,整个西南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康熙又树敌太多,让整个南边都与康熙为敌。这样一来,如果大家共同举旗造反,吴三桂成功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很大的。
除了力量强大以外,吴三桂认为,舆论上他也是占有优势的。因为康熙代表的是异族,他吞并明代及李自成政权,属于异族对中原地区的占领。而吴三桂自己所代表的是汉族。如果他举旗造反,实际上是会得到全国人民支持的。
总之,在吴三桂看来,他似乎就已经可以坐到龙椅上,只差一声举旗的号令了。
三、吴三桂想过一把皇帝瘾。
别说吴三桂,其实在整个皇权社会,只要有一点力量,都想过一把皇帝瘾。毕竟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只要是当皇帝,就意味着天下人都得向自己磕头。如果不当皇帝当大臣,那不仅仅是得向皇帝磕头的问题,还得提心吊胆,随时都担心会被杀。
既然当皇帝的诱惑这么大,吴三桂为什么不赌一把呢?何况还不是赌,而是有十足的把握。
(清军入关
四、吴三桂想洗白自己。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这件事,让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唾骂。大家都在骂吴三桂是汉奸卖国贼。如果吴三桂能够反清成功。那么,这就意味着,吴三桂不但不是汉奸卖国贼,还是“曲线救国”的英雄。再说了,只要当了皇帝,历史就由他自己来写,他的形象,自然就可以重新塑造了。这是多大的美事,吴三桂为何不这样做呢?
所以,吴三桂最终义无反顾举起造反的大旗。
惋惜的是,吴三桂想得很美,但实际上他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他的团队,都是一帮利欲熏心之徒,不是做事业的,自然成不了事。二是他的盟友,另外的二藩,又各怀鬼胎,自然不能和他形成合力。三是吴三桂本来就引清军入关,后来还杀掉南明永历帝,恶迹斑斑,早已失去人心。这些他都看不到,最终很快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陈圆圆与李自成、刘宗敏:乱世红颜的命运纠葛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 吴应熊官职品级考:从历史原型到鹿鼎记的虚实辨析在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建宁公主的驸马,其形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博弈色彩。历史上真实的吴应熊,其官职品级与小说描写存在显著差异。...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01 吴应熊身世考:陈圆圆养子身份背后的政治联姻密码在明末清初的风云变局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其身世却因与陈圆圆的特殊关联蒙上神秘面纱。通过《清史稿》《吴三桂纪略》等史料的相互印证,一个跨越满汉、交...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6-27 朱国治:三藩之乱中的殉节巡抚与历史争议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命运成为清初历史的关键注脚。这位以“朱白地”绰号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在吴三桂叛军的屠刀下终结了政治生...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6-04 曹变蛟与吴三桂:武力与功过的多维较量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历史中,曹变蛟和吴三桂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活跃于同一时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评价。究竟谁更厉害,需从军事能力、历史功绩与影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4-23 清朝三藩王兵力之谜:从定制到实际规模的探寻在清朝初期,三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宛如三股强大的势力盘踞在南方,其兵力规模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兵力不仅影响着清朝的军...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