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文帝杨坚的历史故事。
在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朝时期。上有南陈,下有北周。鲜卑族人统治着北周。在北齐和北周时期,鲜卑贵族都极其排斥汉人,而且十分热衷于他们鲜卑族的鲜卑化事业,就是想让汉人鲜卑化。而杨坚的祖辈就是汉人来着,其中有一个叫杨元寿的还是武川镇司马,十分的识时务,懂得保全自己,不仅没有做出排斥鲜卑化的表现,还帮助了当时的西魏恭帝实行鲜卑化的政策。然后他们杨家就被赐了一个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就有一个鲜卑名字叫做“那罗延”。
但是这个名字在杨坚开隋立朝的时候就不用了,杨坚自己给自己恢复了汉姓。可见,虽然杨家受鲜卑族人的统治,但还是一直保持着汉文化的传统。
从我们现在看来,杨坚走上皇位的过程是非常偶然化的,就好像当时事情就该这么顺理成章的发生一样。我们知道,杨坚虽然娶了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为妻子,但是由于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没有拥护当时的权臣宇文护,所以被宇文护杀害,而杨坚这个娶了独孤家女儿的女婿,自然就被宇文护盯得很紧,但是杨坚始终没有选择拥护任何人,这也为后来宣帝对他的信任奠定了基础。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世时,常常打压作为太子的宇文赟,后来他去世了,太子宇文赟顺利继位,是为北周宣帝。但是,此时的朝纲是诸亲王分据的状态,宇文家族的各诸王势力都较为庞大,对宣帝宇文赟造成很大的威胁。宇文赟只能选择依靠自己妻子的父亲,也就是岳父杨坚来平衡势力。
宇文赟考虑的是,杨坚既是忠良西魏大将军杨忠之后,又是自己的皇后的父亲。在利益上,他们是一体的。而且,杨坚心智坚定,不是宇文护、宇文泰的党羽,所以宇文赟才对外戚杨坚这么大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杨坚命运转折的开始。
由于宇文宗室的势力太过庞大,从宣帝继位起,就给其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所以宣帝势要一一拔出这些王朝的毒瘤。他开始对大臣大开杀戒。但是,宇文宗族本来是鼎立之势,几大宗王被杀之后,权力被分散,宇文家族在政治权力中心的位置也就渐渐发生了变化。
北周宣帝宇文赟病重之时,想要将五王召回京城,交代后事。但是一直以来帮着宇文赟打压五王的大臣郑译、刘昉害怕五王秋后算账,就假传诏令,让杨坚辅政。也就是说在大象二年五月,杨坚正式参与辅政。在宇文护专权的时期,杨坚已经蛰伏了8年之久,后来北周宣帝上台,他才开始渐渐接触到权力的中心。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又有胆识的人来说,这次辅政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杨坚并没有按照刘昉他们的安排做事,而是自己掌控大权,还培养自己的心腹。最后终于临朝称帝。
至于为什么在杨坚建立隋朝的时候,受到的来自鲜卑人的阻力叫小呢?那是因为自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后,鲜卑族人和汉人之间处于一种民族大融合的状态。先进的汉文化已经感染了很多其他民族的人,所以鲜卑族的那些贵族才不是特别的抵触杨坚这个汉人来当皇帝。
杨坚当上皇帝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对于反叛者绝不手软,对于百姓宽厚仁慈。一些朝廷官员并没有当官的本事,即使有些事帮助过他的,他也还是罢黜了他们的官职,调用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另外,北周时的刑法过于残酷,他就召集大臣商议修订一部《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统一了南陈,结束了中国几百年来的分裂,推行汉化政策,将汉文化继续传扬了下来。
西周初年,周天子将镐京周边千里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建立晋、卫、鲁等诸侯国;三百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免官员。这两场跨...
秦始皇陵 2025-07-31 秦朝甘罗之死:少年天才的陨落与历史迷雾在中国历史上,甘罗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少年政治家。他十二岁便以惊人的智慧完成重大外交使命,被秦始皇封为上卿,其事迹被载入《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然而,这位天才...
秦始皇陵 2025-07-30 嬴政摔孩子:历史迷雾中的真实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秦始皇嬴政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复杂的面纱。其中,“嬴政摔死母亲赵姬与嫪毐所生两个孩子”的传闻,更是成为后世探讨其性格、权力观与家庭伦理...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07-29 北周宇文氏还有后人吗?历史迷雾中的血脉追寻北周(557年—581年)作为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政权,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其家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北周宇文氏皇族的...
杨坚怎么登上帝位的 2025-07-28 秦驰道:大一统王朝的交通动脉与文明纽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对六国的征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面对幅员辽阔的疆域,如何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的治理理想?秦朝以驰道网络为答案...
秦始皇陵 2025-07-28 和氏璧:价值几何?一场跨越千年的价值追问“和氏璧”三个字,自春秋战国时期便镌刻进中华文明的基因。从卞和献玉的悲壮传说,到“完璧归赵”的惊心动魄,再到秦始皇以之铸传国玉玺的帝王执念,这件玉器早已超越物质...
秦始皇陵 卞和 2025-07-28 书同文:从秦始皇到吕应利——跨越两千年的文字统一追求“书同文”作为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文字的统一促进文化认同与国家治理。这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两千余年,从秦始皇的强制性文字改革到当代学...
秦始皇陵 2025-07-25 秦始皇是否洞悉赵高:权力棋局中的信任与盲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中车府令赵高扣押遗诏,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传位文书,将胡亥扶上帝位。这场震惊历史的沙丘之变,暴露出秦始皇晚年对...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7-25 血色邯郸:秦始皇灭赵屠城背后的历史真相与人性拷问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一场惨绝人寰的屠城在燕赵大地上演。这场屠杀不仅标志着赵国的彻底覆灭,更成为秦始皇统一战争中最为血腥的注脚。当历史的车轮碾过...
秦始皇陵 2025-07-24 法家的最高境界:在规则中构建秩序的终极形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具实践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制度设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思想始终以“规则至上”...
秦始皇陵 商鞅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