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是怎么除掉萧淑妃的?和武则天有关系吗?
决定大唐历史的女人武则天,可以说是一个异类,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异类,但是这个异类的概念,也是在武则天成为武则天之后,才被发现的。在最初的时候,武则天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人知道她日后会有如此惊天动地的行为。但是在她入宫之后,这个原本普通的小女孩,却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同来。
作为大木材商人和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武则天身上兼具了商人的精明和政客的手段,不过这种潜质只有在后来才会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观察,武则天身上在早期已经透露出了某种异样的表现或性情,这是与普通女子所不同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公元637年,武则天因美貌之名受到李世民的特批入宫,当时武则天才14岁,被封为才人,赐号“媚娘”。
按说武则天如此美貌,加上李世民又是因其“容止美”而特招的老婆,本该受到宠幸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继而相反。青春美丽的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恩宠,按照一些史载的资料来看,似乎是因为一件事,即驯马。

李世民虽为皇帝,但却是将帅出身,加上早年打天下时,曾经南征北战,因此这么一个将帅型的皇帝,自然对战马有着特殊的感情。李世民有一匹好马,名唤狮子骢。根据《朝野佥载》,说隋文帝时,大宛献马狮子骢,日行千里,堪称稀世良驹,但是却极其难以驾驭,当时大宛进献的狮子骢只有裴仁基能够驯服骑行。由此可见狮子骢,确实是世间良驹,不过太难驾驭。
当时李世民这匹狮子骢,也是膘肥体健,性情任性,无人能够驾驭。可是在侧的小武则天看到后,却说她能驯服此马。当时李世民问,你如何驯服,小武则天说了三个办法,此事被《资治通鉴》记载了下来:
“(武则天)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此记载中的三件东西,每一件都很吓人,铁鞭是钝器,铁楇是利器,匕首简直就是凶器。一个十几岁的武则天,竟然能够出如此狠辣的主意,作为一个征战杀伐无数的李世民而言,竟也不仅后背都感到凉丝丝的。此后,李世民在内心深处对武则天属于是“敬而远之”,武则天也因此在才人的冷板凳上一下就呆了十年有余。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连李世民都保持距离的武则天,到了高宗时期,贵为六宫之主的王皇后为何还敢利用她来对付萧淑妃呢?原因大概有3点:
第一点是王皇后本身的问题,此问题就是王皇后在李治尚未被立为太子之前,就早早嫁给了李治,做了王妃,可是过了好多年,这王皇后也没有给李治生下一子半女来。在母凭子贵的古代,一个女人,尤其是豪门女子,如果不能生育,那么无疑是莫大的羞耻。

等到太宗去世,高宗继位称帝,王皇后虽被封后,但皇帝跟王子不同,皇帝身上肩负着帝国的重担,除了生前的,还有死后的,也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也是皇帝责任的范畴。故此,王皇后如果想一直享受尊贵,要么就得生育,要么就得阻止别的后妃生育。可是前者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之前那么多年,王皇后都没有生育,此后大概也不会生了,标准的是身患先天不孕不育之症。后者显然也不容易搞定,皇帝宠幸妃子,那是皇帝的权力,王皇后也管不了,妃子运气好,怀了龙种,她更无能为力。
比如萧淑妃,她就因李治的宠幸,生了一男两女,因此成为高宗的宠妃。这就让王皇后的处境显得很尴尬。但是比尴尬更可怕的是,萧淑妃依仗高宗的恩宠,在后宫的地位基本和皇后一般,这让王皇后产生了危机感。
对于一个无子无女的皇后而言,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皇后之位更重要呢?在这样的危机前面,她发现高宗对武则天的某种情义,于是帮助李治把感业寺的武则天接回宫中,目的当然很简单,王皇后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萧淑妃,以稳定自己的皇后之位。
第二点王皇后低估了武则天,或者说王皇后脑子一热,只顾对付萧淑妃,压根就没顾上去对武则天这个人才进行一个专业而全面的评估,导致武则天真容露出的时候,她才发现武则天根本不可能成为她的棋子,反而她自己倒成了武则天上位的台阶,以及要消灭或取代的对象。

第三点是王皇后忽视了问题的关键。在萧淑妃耀武扬威地威胁下,王皇后谋划利用武则天对付萧淑妃,目的是想看到此二人两败俱伤,然后自己的皇后之位,则可稳如泰山。但是史家说王皇后是个蠢女人,这是一点没说错她。因为她只看到其一,却没有看到其二。比如她跟萧淑妃的矛盾,是因为萧淑妃受宠,而萧淑妃受宠的原因是,除了其貌美外,还有生育子女。其实后者更关键。可是,把武则天接回后宫,并不能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即生育子女问题。反而是,武则天甚至也为李治生子育女,那么到时候,王皇后的处境就更糟糕。
可是王皇后有病乱投医,哪里想那么远呢?只管想一时杀了萧淑妃的威风。然而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她的支持或扶持下,小尼姑武则天很快在后宫站稳脚跟,并且茁壮成长,被李治封为九嫔之首的昭仪。
如果王皇后找个别的女人,也许可以作为工具,但是王皇后找错了对象。按说李世民去世不远,武则天驯马的那件事应该人尽皆知。王皇后稍微有脑子,去想想那个驯马事件,也会知道武则天不是个被人随便利用的木偶。直到武则天在后宫翅膀渐硬,成为李治的新宠,把萧淑妃也给挤兑了的时候,这时候,王皇后才忽然醒悟自己不过是“引狼入室”。

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昔日的情敌竟然不得不握手言和,联合对付武则天。这又是何苦呢?王皇后大概是有苦难言,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一个不能生育、又身居皇后之位的女人,心里该有多大的压力和苦恼啊!
但是王皇后、萧淑妃两大后宫高手,双剑合璧对付武则天,依然惨败。这其实是可以预料的结果,首先是论手段,王皇后和萧淑妃根本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其次是论狠辣,这两个女人更不是武则天的对手。武则天是为了做皇帝而降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宠冠后宫而已。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在武则天的手段之下,先被废为庶人,接着又被武则天装入大酒缸里泡着。从此史上又多了一个堪比吕雉人彘的酷刑,叫醉骨。王皇后、萧淑妃惨死后,武则天又给她们二人各自改姓,王皇后的王姓被改为“蟒”,萧淑妃则被改为“枭”。
蟒枭组合,在九泉之下,若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尤其是王皇后,她还敢利用一个李世民都保持距离的女人吗?在说历史的女人看来,最好别利用女人对付女人,这就犹如利用毒蛇对付毒蛇,小心到头来反被毒蛇咬。
在中国历史上,皇权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但唐朝宗室李神符却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在玄武门之变的腥风血雨中全身而退,最终以七十三岁高龄善终。这位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24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韩愈:文宗遗韵与千秋轶事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不仅以雄文奇论重塑了中唐文风,更以跌宕的人生轨迹与鲜活的轶事典故,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传奇。从《师说》的振聋发...
韩愈 2025-10-24 文道并举,德政流芳:韩愈在文学、教育与政治领域的多维成就作为唐代中期集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韩愈以“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革新、“师道复兴”的教育实践和“以儒安邦”的政治担当,在中华文明史上镌刻下深刻...
韩愈 2025-10-24 韩愈:文道合一的士人典范与时代脊梁唐朝中期,一位以孤子之身崛起于乱世,以笔为剑、以道为纲的士人,用一生践行着“文以载道”的理想。他既是古文运动的旗手,又是中唐政坛的风云人物;既是潮州驱鳄的父母官...
韩愈 2025-10-24 权力漩涡中的血色疑云:武则天毒杀魏国夫人真相考公元666年,唐朝宫廷爆发一起震惊朝野的投毒案:年仅二十余岁的魏国夫人贺兰氏在食用堂舅武惟良、武怀运进献的特产后七窍流血暴毙。这起看似普通的宫廷命案,却因涉案者...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4 权力与命运的博弈:上官婉儿终身未嫁的深层密码在唐代宫廷的权力漩涡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纵横捭阖四十余载,却始终未披嫁衣。这位才情与权谋并重的女性,其婚姻的空白...
上官婉儿 2025-10-24 程咬金:武周政坛的“不倒翁”生存密码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以政治清洗和权力斗争著称。然而,唐朝开国名将程咬金却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全身而退,甚至以高龄善终。这一反常现象背后,...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3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