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是怎么除掉萧淑妃的?和武则天有关系吗?
决定大唐历史的女人武则天,可以说是一个异类,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异类,但是这个异类的概念,也是在武则天成为武则天之后,才被发现的。在最初的时候,武则天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人知道她日后会有如此惊天动地的行为。但是在她入宫之后,这个原本普通的小女孩,却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同来。
作为大木材商人和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武则天身上兼具了商人的精明和政客的手段,不过这种潜质只有在后来才会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观察,武则天身上在早期已经透露出了某种异样的表现或性情,这是与普通女子所不同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公元637年,武则天因美貌之名受到李世民的特批入宫,当时武则天才14岁,被封为才人,赐号“媚娘”。
按说武则天如此美貌,加上李世民又是因其“容止美”而特招的老婆,本该受到宠幸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却继而相反。青春美丽的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恩宠,按照一些史载的资料来看,似乎是因为一件事,即驯马。
李世民虽为皇帝,但却是将帅出身,加上早年打天下时,曾经南征北战,因此这么一个将帅型的皇帝,自然对战马有着特殊的感情。李世民有一匹好马,名唤狮子骢。根据《朝野佥载》,说隋文帝时,大宛献马狮子骢,日行千里,堪称稀世良驹,但是却极其难以驾驭,当时大宛进献的狮子骢只有裴仁基能够驯服骑行。由此可见狮子骢,确实是世间良驹,不过太难驾驭。
当时李世民这匹狮子骢,也是膘肥体健,性情任性,无人能够驾驭。可是在侧的小武则天看到后,却说她能驯服此马。当时李世民问,你如何驯服,小武则天说了三个办法,此事被《资治通鉴》记载了下来:
“(武则天)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此记载中的三件东西,每一件都很吓人,铁鞭是钝器,铁楇是利器,匕首简直就是凶器。一个十几岁的武则天,竟然能够出如此狠辣的主意,作为一个征战杀伐无数的李世民而言,竟也不仅后背都感到凉丝丝的。此后,李世民在内心深处对武则天属于是“敬而远之”,武则天也因此在才人的冷板凳上一下就呆了十年有余。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连李世民都保持距离的武则天,到了高宗时期,贵为六宫之主的王皇后为何还敢利用她来对付萧淑妃呢?原因大概有3点:
第一点是王皇后本身的问题,此问题就是王皇后在李治尚未被立为太子之前,就早早嫁给了李治,做了王妃,可是过了好多年,这王皇后也没有给李治生下一子半女来。在母凭子贵的古代,一个女人,尤其是豪门女子,如果不能生育,那么无疑是莫大的羞耻。
等到太宗去世,高宗继位称帝,王皇后虽被封后,但皇帝跟王子不同,皇帝身上肩负着帝国的重担,除了生前的,还有死后的,也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也是皇帝责任的范畴。故此,王皇后如果想一直享受尊贵,要么就得生育,要么就得阻止别的后妃生育。可是前者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之前那么多年,王皇后都没有生育,此后大概也不会生了,标准的是身患先天不孕不育之症。后者显然也不容易搞定,皇帝宠幸妃子,那是皇帝的权力,王皇后也管不了,妃子运气好,怀了龙种,她更无能为力。
比如萧淑妃,她就因李治的宠幸,生了一男两女,因此成为高宗的宠妃。这就让王皇后的处境显得很尴尬。但是比尴尬更可怕的是,萧淑妃依仗高宗的恩宠,在后宫的地位基本和皇后一般,这让王皇后产生了危机感。
对于一个无子无女的皇后而言,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皇后之位更重要呢?在这样的危机前面,她发现高宗对武则天的某种情义,于是帮助李治把感业寺的武则天接回宫中,目的当然很简单,王皇后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萧淑妃,以稳定自己的皇后之位。
第二点王皇后低估了武则天,或者说王皇后脑子一热,只顾对付萧淑妃,压根就没顾上去对武则天这个人才进行一个专业而全面的评估,导致武则天真容露出的时候,她才发现武则天根本不可能成为她的棋子,反而她自己倒成了武则天上位的台阶,以及要消灭或取代的对象。
第三点是王皇后忽视了问题的关键。在萧淑妃耀武扬威地威胁下,王皇后谋划利用武则天对付萧淑妃,目的是想看到此二人两败俱伤,然后自己的皇后之位,则可稳如泰山。但是史家说王皇后是个蠢女人,这是一点没说错她。因为她只看到其一,却没有看到其二。比如她跟萧淑妃的矛盾,是因为萧淑妃受宠,而萧淑妃受宠的原因是,除了其貌美外,还有生育子女。其实后者更关键。可是,把武则天接回后宫,并不能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即生育子女问题。反而是,武则天甚至也为李治生子育女,那么到时候,王皇后的处境就更糟糕。
可是王皇后有病乱投医,哪里想那么远呢?只管想一时杀了萧淑妃的威风。然而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她的支持或扶持下,小尼姑武则天很快在后宫站稳脚跟,并且茁壮成长,被李治封为九嫔之首的昭仪。
如果王皇后找个别的女人,也许可以作为工具,但是王皇后找错了对象。按说李世民去世不远,武则天驯马的那件事应该人尽皆知。王皇后稍微有脑子,去想想那个驯马事件,也会知道武则天不是个被人随便利用的木偶。直到武则天在后宫翅膀渐硬,成为李治的新宠,把萧淑妃也给挤兑了的时候,这时候,王皇后才忽然醒悟自己不过是“引狼入室”。
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昔日的情敌竟然不得不握手言和,联合对付武则天。这又是何苦呢?王皇后大概是有苦难言,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一个不能生育、又身居皇后之位的女人,心里该有多大的压力和苦恼啊!
但是王皇后、萧淑妃两大后宫高手,双剑合璧对付武则天,依然惨败。这其实是可以预料的结果,首先是论手段,王皇后和萧淑妃根本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其次是论狠辣,这两个女人更不是武则天的对手。武则天是为了做皇帝而降生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宠冠后宫而已。最后,王皇后和萧淑妃在武则天的手段之下,先被废为庶人,接着又被武则天装入大酒缸里泡着。从此史上又多了一个堪比吕雉人彘的酷刑,叫醉骨。王皇后、萧淑妃惨死后,武则天又给她们二人各自改姓,王皇后的王姓被改为“蟒”,萧淑妃则被改为“枭”。
蟒枭组合,在九泉之下,若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尤其是王皇后,她还敢利用一个李世民都保持距离的女人吗?在说历史的女人看来,最好别利用女人对付女人,这就犹如利用毒蛇对付毒蛇,小心到头来反被毒蛇咬。
在隋唐交替的历史风云中,李绩(594-669年)以“战场谋略家”和“治国能臣”的双重身份闻名。然而,在民间记忆与文学创作中,他却被冠以“徐茂公”之名,这种称谓的...
徐茂公 2025-07-01 韦皇后:从寒门才女到政治博弈牺牲品的唐朝皇后在盛唐的宫廷深处,韦皇后(?-710年)的人生轨迹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权力、欲望与悲剧交织的光影。这位出身京兆韦氏的寒门才女,从唐中宗李显的结发妻子到权倾朝野的...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韦皇后评价 2025-07-01 权力场域中的君臣际遇:陈子昂与武则天的历史真相在初唐政坛与文坛的交汇处,陈子昂与武则天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暧昧的迷雾。作为以直言敢谏著称的诤臣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二人的交集既包含着政治博弈的锋芒,也折...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01 李隆基与武惠妃:权力漩涡中的爱恨纠葛与悲剧终章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房玄龄:盛世功臣与家族悲剧的双重叙事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皇甫冉:大历诗坛的隐逸歌者与春思中的永恒乡愁在唐代诗歌的璀璨星河中,皇甫冉的名字或许不如李白、杜甫般耀眼,但他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以清逸淡远的诗风在诗坛独树一帜。其代表作《春思》不仅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李白 杜甫 2025-06-30 凌烟阁阴影:侯君集谋反案背后的功臣困境与权力博弈贞观十七年的长安城,一场未遂政变震惊朝野。凌烟阁功臣侯君集与太子李承乾的密谋,不仅断送了开国元勋的性命,更在唐朝历史上刻下功臣与皇权冲突的深刻印记。这起看似个人...
李承乾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剑舞长安道:大唐第一剑客裴旻的传奇人生在盛唐的星空下,有这样一位传奇剑客:他能让诗仙李白搁笔,令画圣吴道子挥毫,其剑术被唐文宗钦定为“唐代三绝”之一。他就是裴旻,一个以剑为笔,在盛唐画卷上写下最凌厉...
李白 2025-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