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刘禅写了哪三个字让司马昭打消了杀他的念头?能够当皇帝的人一般都是天之骄子,要么就是本身就特别有能力,要么就是自己后面有人能够帮助他,这样的人也能够当上皇帝。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不管他们在哪个地方有优点这都是可以帮助他们稳固江山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这么有能力,像大家都听过的一个历史故事"扶不起来的阿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皇帝就是挺没有能力的,这个人就是刘禅,大家平常所说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就是这个人。
刘禅,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他真的就是一个笑话,人很傻,扶不起来的阿斗,但也有人说,他这是大智若愚,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太聪明的话,哪里会有后来寿终正寝的结局?当年刘禅投降,蜀国灭亡之后,刘禅被俘虏到了魏国,作为曾经的一国之君,等待刘禅的很有可能就是司马昭的刀。然而,刘禅却写了三个字,就是这三个字,让司马昭打消了杀他的念头,究竟是哪三个字呢?
要说起来刘禅他这个人虽说特别没有能力,但是他的父亲刘备可是一代英雄豪杰,当时刘备的能力可是天下的老百姓都认同的。但是没有想到他这个儿子丝毫没有继承他的基因,不仅治理国家时丝毫没有能力就连平常做事都感觉是很没有头脑的。这个刘禅在当上皇帝之后也是特别的昏庸无能经常办错事,所以说国家在他的带领下走向灭亡也是很正常的。
当时大家都知道"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说的也是刘禅,确实是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备可能也是被逼无奈只能让这唯一的儿子当皇帝。要说刘禅这个人他真的是挺懦弱的,而且是特别没有脑子,因此经常听信那些小人的坏话。
据说当时司马昭进军益州的时候,刘禅听信了他的那些奸臣的坏话没有进行抵抗,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他当时就被围堵了在城中,场面一度尴尬。很多人都感觉刘禅就是缺根筋,看别人打进来也不做什么抵抗,第一次见这么乖的皇帝,连司马昭都感觉很没有成就感。
但是司马昭知道这个人肯定不能留下来,因为尽管知道他这个人特别没有能力,而且脑子缺根筋,让他活着他肯定以后也做不什么大作为。但是毕竟是刘备的儿子,而且当时刘备活着的时候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给他交代了,所以说把他留下来终究是个祸害。因此决定还要以一个合适的理由把他给杀掉,成语"乐不思蜀"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时在举办宴会的时候司马昭专门问他说想不想回到之前的蜀国,就是想让他说错话从而给他定一个罪名把他杀掉,但是当时这个刘禅就表现的很傻很天真,说自己现在很快乐根本就不想之前的蜀国。也不知道他当时是真的傻还是装傻,但是人家既然这么说了也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的给他定个罪名把他杀掉,毕竟现在也是需要稳定天下的老百姓的。因此司马昭也没有办法杀他,但不能就这样算了,司马昭还是要把他杀掉。
据说当时司马昭已经派杀手走到刘禅门口了,可是发现刘禅的门口上写了三个字"中山在",这些杀手很迷惑但是又不敢擅自闯进去,于是就回去告诉司马昭说他门前写了这三个字,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司马昭想了一会儿说还是不要杀了。原来这三个字如果倒过来的话就是"在山中",意思就是刘禅已经决定在这里生活了,他不想之前的蜀国。
所以说希望司马昭不要杀他,他已经向司马昭表达自己的心思了,并没有什么造反的想法,因此司马昭感觉刘禅这个人对他确实没有什么危害,所以说他当时就决定还是不要杀刘禅了。
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稳定天下老百姓,另外一方面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危害,就像是一个傻子一样。其实后人分析起来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刘禅尽管在治理国家上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他至少知道他是司马昭一定要杀掉的人,所以说他在门上写下了这三个字司马昭才没有把他杀掉,也能看得出来他还是有点脑子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司马昭之女:权力漩涡中的命运浮沉司马昭(211年—265年)作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其家族在魏晋交替的权力场中占据核心地位。这位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闻名的政治家,一生共...
司马昭 2025-09-28 亡国之君的生存智慧:刘禅投降曹魏后的隐忍人生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后主刘禅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开城投降。这场看似屈辱的抉择,实则是刘禅在绝境中为保全蜀汉遗民性命、延续宗室血脉的无奈之举。从蜀汉皇...
刘禅 2025-09-28 困局中的妥协:刘禅投降的多维透视公元263年冬,当邓艾率领的魏军如幽灵般穿越阴平小道突现成都城下时,蜀汉后主刘禅的抉择彻底改写了三国格局。面对仍有数万守军、粮草充足的成都,这位在位四十年的君主...
刘禅 2025-09-26 诸葛诞兵败司马昭:一场被战略失误与时代洪流裹挟的悲剧公元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城举起反旗,集结十余万大军对抗司马昭。这场被后世称为“寿春之变”的叛乱,是曹魏末年规模最大的军事对抗,却以诸葛诞兵败身死...
诸葛诞 司马昭 2025-09-25 司马昭真实死因考辨:正史记载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