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刘禅写了哪三个字让司马昭打消了杀他的念头?能够当皇帝的人一般都是天之骄子,要么就是本身就特别有能力,要么就是自己后面有人能够帮助他,这样的人也能够当上皇帝。当上皇帝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不管他们在哪个地方有优点这都是可以帮助他们稳固江山的,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这么有能力,像大家都听过的一个历史故事"扶不起来的阿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皇帝就是挺没有能力的,这个人就是刘禅,大家平常所说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就是这个人。
刘禅,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他真的就是一个笑话,人很傻,扶不起来的阿斗,但也有人说,他这是大智若愚,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太聪明的话,哪里会有后来寿终正寝的结局?当年刘禅投降,蜀国灭亡之后,刘禅被俘虏到了魏国,作为曾经的一国之君,等待刘禅的很有可能就是司马昭的刀。然而,刘禅却写了三个字,就是这三个字,让司马昭打消了杀他的念头,究竟是哪三个字呢?
要说起来刘禅他这个人虽说特别没有能力,但是他的父亲刘备可是一代英雄豪杰,当时刘备的能力可是天下的老百姓都认同的。但是没有想到他这个儿子丝毫没有继承他的基因,不仅治理国家时丝毫没有能力就连平常做事都感觉是很没有头脑的。这个刘禅在当上皇帝之后也是特别的昏庸无能经常办错事,所以说国家在他的带领下走向灭亡也是很正常的。
当时大家都知道"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说的也是刘禅,确实是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备可能也是被逼无奈只能让这唯一的儿子当皇帝。要说刘禅这个人他真的是挺懦弱的,而且是特别没有脑子,因此经常听信那些小人的坏话。
据说当时司马昭进军益州的时候,刘禅听信了他的那些奸臣的坏话没有进行抵抗,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他当时就被围堵了在城中,场面一度尴尬。很多人都感觉刘禅就是缺根筋,看别人打进来也不做什么抵抗,第一次见这么乖的皇帝,连司马昭都感觉很没有成就感。
但是司马昭知道这个人肯定不能留下来,因为尽管知道他这个人特别没有能力,而且脑子缺根筋,让他活着他肯定以后也做不什么大作为。但是毕竟是刘备的儿子,而且当时刘备活着的时候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给他交代了,所以说把他留下来终究是个祸害。因此决定还要以一个合适的理由把他给杀掉,成语"乐不思蜀"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时在举办宴会的时候司马昭专门问他说想不想回到之前的蜀国,就是想让他说错话从而给他定一个罪名把他杀掉,但是当时这个刘禅就表现的很傻很天真,说自己现在很快乐根本就不想之前的蜀国。也不知道他当时是真的傻还是装傻,但是人家既然这么说了也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的给他定个罪名把他杀掉,毕竟现在也是需要稳定天下的老百姓的。因此司马昭也没有办法杀他,但不能就这样算了,司马昭还是要把他杀掉。
据说当时司马昭已经派杀手走到刘禅门口了,可是发现刘禅的门口上写了三个字"中山在",这些杀手很迷惑但是又不敢擅自闯进去,于是就回去告诉司马昭说他门前写了这三个字,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司马昭想了一会儿说还是不要杀了。原来这三个字如果倒过来的话就是"在山中",意思就是刘禅已经决定在这里生活了,他不想之前的蜀国。
所以说希望司马昭不要杀他,他已经向司马昭表达自己的心思了,并没有什么造反的想法,因此司马昭感觉刘禅这个人对他确实没有什么危害,所以说他当时就决定还是不要杀刘禅了。
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稳定天下老百姓,另外一方面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危害,就像是一个傻子一样。其实后人分析起来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刘禅尽管在治理国家上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他至少知道他是司马昭一定要杀掉的人,所以说他在门上写下了这三个字司马昭才没有把他杀掉,也能看得出来他还是有点脑子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永嘉之乱中的刘禅后代:乱世浮沉与家族命运的终结公元311年,匈奴军队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史称“永嘉之乱”。这场战乱不仅终结了西晋王朝,更将无数中原士族卷入生死漩涡。在洛阳陷落的惨剧中,蜀汉后主刘禅的后代成为历...
刘禅 2025-07-31 陈祗算忠臣吗:历史迷雾中的权臣悖论在蜀汉后期波谲云诡的朝堂上,陈祗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被后主刘禅追谥为“忠侯”的尚书令,既因破格提拔姜维北伐、制衡宦官黄皓等举措被部分史家视为“权臣中的能臣...
刘禅 2025-07-15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 霍弋与姜维联手:蜀汉末年的“如果”与历史的必然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此时,远在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的庲降都督霍弋,与驻守剑阁的姜维,均未料到政权崩塌如此迅速...
刘禅 2025-06-23 郤正试探刘禅:乱世忠臣的无奈与智慧在三国鼎立的动荡时代,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命运充满了波折。而在这段历史中,秘书令郤正对刘禅的试探,不仅揭示了乱世中臣子的忠诚与智慧,也映照出蜀汉政权末期的复杂局势...
刘禅 2025-05-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