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以仁慈宽厚著称,被认为是三国时期人缘最好的人物,很少招至骂名。不过在刘备身上也曾出现过一个不太好的称号,就是“大耳贼”。这个大耳贼最早是吕布叫的,很好奇吕布为什么要骂刘备,两人之间有何恩怨?同时很多朋友还有另一个疑问,历史上刘备的耳朵真的很大吗?那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下文了。
吕布之所以要骂刘备,是因为他觉得刘备不讲道义。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在多次权衡后,选择和有大士族支持的袁术结盟,试图把曹操给做掉了,共同在乱世之中谋一霸权。
骑兵是古代的移动大坦克,冷兵器时代的陆战之王。出身边疆并州,曾任骑都尉的吕布常年用骑兵作战,因而急迫打造一支王牌骑兵,在乱世中将自己优势最大化。于是在起兵前夕,重金购买马匹,其中河内郡是主要来源之一。
《汉末英雄记》: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
乱世“治安”不好,吕布重金买马的钱袋子被人给盯上了,而盯上的这个人正是刘备。刘备的兵士半路劫杀了吕布的购马队伍,计划把钱充自己的军费。
可能是第一次干这种杀人越货的活,刘备的士兵很不专业的放出活口,而这为刘备集团招来了“厄运”。
《英雄记》: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
吕布在得知自己被抢后,怒不可遏的连忙派遣下属猛将高顺、张辽猛攻刘备当时的根据地沛城。吕布想要刘备付出代价。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沛城破了,刘备的妻子被吕布抓获。但刘备本人跑了。
《三国志》: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太祖自征布……
吕布千算万算,不曾想刘备也有1个“铁哥们”曹操。刘备逃跑后,曹操先是派夏侯惇救刘备,结果被吕布所部击败。但曹操依旧不死心,自己亲自挂帅出征。
《三国志》: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
曹操兵强马壮,吕布虽勇猛,但毕竟孤城抗敌。因而在坚守城市3月后,得知盟友袁术援兵不会到达的情况下,吕布军中开始上下离心,最终吕布集团从内部瓦解,侯成、宋宪等人,将主战派的陈宫绑了,然后带着大部队投降。
《后汉书》: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靠着叛将的支援,曹操所部很快就把吕布本部团团包围。面对突围无望的绝境,吕布其实想效仿霸王项羽一死了之,要求下属拿着他的头颅去领赏。但他的下属没人下得了手,僵持良久之后,吕布率部投降。
面对吕布这一员虎将被俘,爱才的曹操一度想招揽在自己手下做事,但是被刘备给拦住了。
《三国志》: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
刘备认为吕布的前面2位老板丁建阳、董太师,都是吕布在利益驱使下亲手杀掉,因而吕布留不得。刘备着重暗示曹操不要重蹈覆辙。
《三国志》: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面对刘备一定要致自己为死地,吕布也曾反抗,喊出出了那句“大耳儿”,强调刘备的话不可信。但本就疑心重的曹操,最终还是决定把这颗定时炸弹彻底消灭。
《后汉书》:十二月癸酉,曹操击吕布于徐州,斩之。
吕布在死前非常鄙视的喊刘备“大耳”,加之吕布和刘备交恶的起源,确实是刘备“偷”了吕布的买马钱,渐渐的“大耳贼”一词,成为后世对刘备的“专有贬义词”。看不起刘备的人,都喜欢用这个词尽情的嘲讽。
那么问题来了,世人都说刘备“大耳”,刘备的耳朵确实大吗?从目前史料来看,刘备这个特征是坐实了的。
《三国志·先主传》: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顾自见其耳。
刘备不但长得高,手还非常的长,至于耳朵大这个特征的来源,其实是一个推测,因为刘备的眼睛是可以看到自己耳朵的。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把头给放正,然后转动眼珠子去瞅自己的耳朵,一般情况下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自己耳朵。所以刘备能看到耳朵,证明耳朵一定要很大。
与此同时,假如你可以跟刘备一样看到耳朵,也别惊慌,我是要恭喜你。
《广褴集》云:"耳大四寸,高耸垂肩者,主大贵寿长。"经云:"耳能自睹者,吉。"
耳朵大,在中国的相面文化里面属于大吉大利的福相。
刘备被骂“大耳贼”,这是为什么?源头是他“偷”了吕布的买马钱。刘备耳朵真的大吗?从正史来看是的。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貂蝉与吕布:历史迷雾中的爱恨纠葛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三国演义》以宏大的历史叙事与鲜活的人物群像,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其中,貂蝉与吕布的“爱情故事”因其戏剧性与悲剧性,成为后...
吕布 貂蝉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吕布真的很蠢吗?——从历史与权谋的裂隙中还原真实形象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吕布始终被贴上“三姓家奴”的标签,其弑主求荣、反复无常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若剥离文学创作的戏剧化渲染,从正史记载与政治博弈的逻辑出...
吕布 2025-08-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