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一生最大的污点是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第二次成为了皇帝。与此同时,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镇杀掉了名臣于谦。认真的说,于谦属于名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称与王阳明、张居正等人并驾齐驱。于谦被杀以后,安葬在杭州西湖。因此,又成为了西湖三杰之一,另外两人是岳飞和张煌言。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朱祁镇复辟以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忠臣于谦呢?
首先,我们聊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于谦属于明朝高级文臣之一,但是在朱祁镇第一次在位期间,受到了打压和排挤。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落大举南下。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自率领20多万明朝精锐力量御驾亲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土木堡大战中,明朝20多万北伐大军全军覆没,连朱祁镇本人也被俘虏。随着皇帝被俘,面对瓦剌军队的进攻,明朝方面方寸大乱。
很多官员建议迁都南京,躲避瓦剌军队的进攻。徐有贞就是极力主张南迁的代表人物,至于于谦,则是标准的主战派。徐有贞和于谦的恩恩怨怨,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后来的京师保卫战胜利以后,徐有贞成为了明朝官场上的笑话,一直被排斥。石亨属于打仗非常猛的将领之一,在土木堡大战之后,于谦担任了兵部尚书,负责明朝的军事工作,自然是石亨的顶头上司。石亨与于谦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由于明朝皇帝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上台,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明代宗。
虽然瓦剌军队气势汹汹,但瓦剌军队擅长在草原野战,根本没有多少攻城的技术。在土木堡大战中,明朝军队散落了大量的火器,瓦剌军队几乎没有收拢。由此可见,瓦剌军队并不擅长使用火器。在于谦的主持下,明朝集结了山东、河南等地的各路二线军队,展开了著名的京师保卫战。最终,几轮鏖战以后,瓦剌军队撤退,明朝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于谦进入了一生中的辉煌时刻。
随着瓦剌军队的撤退,明代宗朱祁钰的地位开始逐步稳固起来。虽然一直有关于建议,与瓦剌进行谈判,接回被俘的朱祁镇,但朱祁钰并不想接回自己的哥哥。请大家联想一下宋朝的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被俘之后,宋高宗并不想接回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因为一旦接回来,自己的地位如何自处呢?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尴尬关系,几乎就是宋高宗与宋钦宗的翻版。因此,朱祁钰派遣官员与瓦剌的几次谈判,基本上都是走过场,根本没有实际作用。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瓦剌竟然把朱祁镇送回了明朝,情况更加尴尬。自己已经坐稳的皇位,朱祁钰当然不肯再让出来。朱祁钰命令把朱祁镇圈进在南宫,不准与任何人接触。在南宫的几年时间里,朱祁镇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不过,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在景泰朝并不吃香的人,开始联合在一起,准备干一件大事,那就是拥戴太上皇朱祁镇复辟。这样一来,自己就成为了从龙功臣。时间到了1457年,当时,朱祁钰已经是病体缠身,而且几乎病入膏肓。机会终于来了,正月十七,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联合拥戴太上皇朱祁镇复辟,朱祁镇第二次登基称帝。
这一事件被称为了夺门之变,在这次政变中,石亨、徐有贞、曹吉祥,逐步形成了明朝政坛上的三巨头。徐有贞属于文官,石亨属于武官,曹吉祥则是太监,正好出现了铁三角联合的模式。处于对于谦的痛恨,三个人都要求朱祁镇杀掉于谦。其实,朱祁镇很矛盾,于谦是朝廷的功臣,成功保住了京城,这是于谦不可磨灭的业绩。
与此同时,于谦也是拥戴朱祁钰上台的主要官员之一。这让朱祁镇很矛盾,对于于谦,朱祁镇起初并不想杀,但是徐有贞和石亨等人强烈要求,朱祁镇不得不让步。虽然朱祁镇是皇帝,可是自己毕竟刚刚复位,地位并不稳固。更何况自己能够复位,确实依赖了徐有贞、石亨等人。面对几个人的联合要求,朱祁镇也没有办法。
最后,朱祁镇命令斩杀于谦。但几天之后,朱祁镇就后悔了。于谦被杀以后,最后安葬到了杭州西湖。正好,能够与岳飞将军为邻。后来,张煌言也安葬到了西湖。对于张煌言,很多人比较陌生,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天道好轮回,于谦被杀的几年以后,石亨和曹吉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先后被杀。至于徐有贞,则是被赶回了老家。认真的说,在明朝的文臣中,于谦即使不算第一,也是前几名,能够与王阳明、张居正等人并驾齐驱。如果没有于谦的坚持和努力,明朝很有可能丧失整个北部地区,重现南北朝对峙或者宋辽对峙的局面,这会影响各方面的发展。
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从朱祁镇的执政水平来看,并不是传说中的昏君,当然也不如之前的那些明君们,属于守成之主。明朝从朱祁镇在位时期开始逐步进入下坡路,由于土木堡大战中,明朝的武官勋贵们几乎损失殆尽,明朝的朝政严重失衡。文官集团开始一家独大,完全压制了武官集团。为了压制文官集团,明朝皇帝有意无意的扩大了宦官集团的权力。到了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司礼监和内阁已经成为了两大中枢机构。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血色疆场终章:英国公张辅的悲壮谢幕公元1449年9月1日,土木堡的黄沙裹挟着血腥气弥漫开来。七十五岁的英国公张辅提刀上马,试图为年轻的天子朱祁镇杀出一条生路。然而,瓦剌骑兵的铁蹄终究碾碎了这位四...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张辅 2025-10-11 从英主到昏君:明英宗形象嬗变背后的历史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经历了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更折射出不同时代政治需求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影响。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明英宗第一次北伐:少年天子的军事初试与战略回响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一次北伐发生于正统三年(1438年),这场战役不仅是他亲政后首次独立指挥的军事行动,更成为明朝中期边疆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尽管后世对“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10 瓦剌何时消亡:从草原霸主到历史尘埃的百年沉浮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钱皇后为何终身无嗣:历史褶皱中的生育之困与人性光辉在明代宫廷的斑驳史册中,钱皇后无嗣的谜团犹如一扇半掩的窗,透出后宫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洪流的残酷。这位与明英宗朱祁镇演绎“生死相随”传奇的皇后,其生育之谜的破解...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17 景泰帝朱祁钰之死:明代权力漩涡中的未解之谜在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改变了大明王朝的走向。被软禁于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戴下复位,史称&quo...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