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眼铳,这东西在我国明代军队中利用率很高,一种非常重要的火器装备。当李自成率领着农民军围攻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从皇宫中逃出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三眼铳,可见三眼铳在明军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三眼铳是一种外形三根竹节状的单铳连装火器。在上个世纪火药管制还不是很严格的时候,在农村的庙会当中会经常性的看到这东西。三眼铳在战场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缺点,射程很悠闲,装弹速度还很慢,相比于弓弩,差距很大,那么这么差劲,为何明军还要大量装备呢?

在我国古代,战争虽然是人口锐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战场上死去的人是微乎其微的,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战争使老百姓无法安心进行农业生产,没有粮食吃,所以人口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同时,冷兵器时代,士气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虽然在史书上经常出现数十万人的战斗,但是在真实战斗中,即使是惨败,砍死几万人的战斗也是不多,经常是几千人的伤亡结束战斗,所谓的溃败,大都是士兵一窝蜂逃散了,而非真的战死了。
因此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会出现两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有些当了一辈子兵的人,可能到头来也没砍过一个人,另一个带着十万没啥士气的军队去打仗,战斗力还不如赶着十万头猪厉害了,猪受惊吓了还能咬死个把人,军队溃败了,那可真是滚滚洪流,收都收不住。

我国古代与西方不同的是,自古就非常重视远程打击,先秦时代就大量装备了弓弩部队,而且我国古代军队的破甲率较高,石甲、青铜甲、皮甲、铁甲、棉甲、纸甲等,经过加工都有不错的防护能力,这就进一步大大减少的战斗伤亡,军队的士气反而更加重要。
这种背景下,当火器出现时,其如同天降神威,声如雷公天谴的特性,让它迅速被古代军队接受和喜爱,早期不成熟的火铳、火炮,其威力和射程,远低于弓弩、投石器等冷兵器,但是火器就是硬生生地把这些冷兵器挤出来历史舞台,不是威力、不是便捷性,就是因为火器有足够的震慑力,威力也凑合,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军事心理学吧!

火器早在宋代就在我国出现了,成吉思汗作为一位大军事家,非常重视火炮的使用,所以元军中火炮成为常备武器,到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手下邓愈、沐英,都是使用火器的专家,发明了三段击战术,令火器的威力大增。
基于明初火器在战争中发挥的出色作用,洪都之战中,邓愈率数百火器兵,以三段击,将攻入城中的陈友谅军队吓出城外,可谓是居功至伟,明军在组建京营的精锐部队时,专门设置了神机营。
原本中西方火器发展的路径各有不同,我国古代因为不重视手工业,而且钢铁冶炼缺乏统一的标准,所以火器的不仅是五花八门,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索性在明代中后叶,葡萄牙等西方势力的入侵,为古人打开了火器发展的方向。
明朝军队凭借强大的财力,从西方引入大量的武器,并且衍生了成熟的仿造和改良工艺,葡萄牙入侵我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两国也都对西式火器眼前一亮,但是在科技树的发展上两国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日本对鸟铳情有独钟,发展了自己所谓的“铁炮”,而我国却对威力强大的火炮一见钟情。

最终在万历朝鲜战争中,两个不同火器发展思路展开了正面的对话了,平壤之战中,明军凭借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数百门火炮,一举击溃小西行长的18000名日本守军,日本的铁炮队被明军的火炮打的焦头烂额。
碧蹄馆之战中,同样的因为参将李宁和副总兵杨元古代炮营的保护和支援,日军凭借优势兵力,始终难以包围李如松的军队,日军的铁枪也难以发挥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在火炮的保护下从容撤退。
这一场火器之间的正面交锋,坚定了明军大力发展火炮的战略目标,火炮的发展成为了明朝军队的重中之重,明军普遍装备了将军炮、佛朗机炮、虎蹲炮等火炮,兼顾大威力、灵活性、连发性的特点。
在单兵火器的发展上,明朝也基本遵循这一思路,本身古代的远程武器就用密集攻击的特性,弓弩兵作战时都讲究万箭齐发的阵型,结合古代军事思想和明代火器发展的思路,具有连发性的三眼铳无疑成为深受欢迎的兵器。

“鸟嘴宜南而不宜北,三眼铳宜北而不宜南。何也?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易为劳。一开火门,其风甚猛,药信已先吹去;用辗信则火门易坏。一放之后,虏骑如风而至,又不便执此为拒敌之具。近有制竹鸟嘴铳及自闭火门鸟铳,亦一时之奇,然终是费事。
惟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可著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四十步内,对真方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未有不中者。虏马闯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纵有铁盔、铁甲,虽利刃所不能入者,惟此铳能击之。故在北方鸟铳不如三眼铳也。”
这是明代万历时期,当时火器发展专家提出的论点,认为鸟铳要依靠引线点燃火门内的火药来激发,在南方天气柔和的环境下使用方便,在北方塞外风沙大,火门内的火药容易被刮走,不利于战场使用。

而且北方骑兵行动速度快,来去如风,鸟铳未必就能够发挥射击精度高的特点,放一次以后,来不及放第二枪,胡虏骑兵就到跟前了,而三眼铳却可以连发三枪,形成火力覆盖,胡虏骑兵冲到近前,正好做靶子,打完枪三眼铳还能做闷棍使用,一举多得。
鸟铳在北方战场上被淘汰是必然的,在南方剿灭倭寇时,鸟铳在戚继光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戚继光调任蓟州后,在北伐防御蒙古骑兵,依然是抛弃了鸟铳,自主研发了三眼铳的初级前身“五雷神机”。
而且在威力和射程上,鸟铳相比于三眼铳,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明代兵书记载,三眼铳每筒长一尺三寸,使用火药二钱及一钱五分的铅弹,鸟铳长约三尺,每铳约载配硝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
二者装药量和弹丸重量差距不大,射程相差并不大,大致最佳射程为三十步,破重铠,五十步之外能重创不披甲目标,百步之外就没有杀伤力了。

三眼铳在明军队伍中的装备,起初并不多,直到万历后期才开始普遍起来,其原因在朝鲜战争时期,除火炮之外,三眼铳等连发火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军的铁枪抬不起头。
而且在万历时期,赵士桢这位火器专家对明军火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明军经过实战检验后,对三管发射的三眼铳大为喜爱,距离太远的敌人,由火炮来解决,而普通步兵目标就是五十步左右的敌人,三眼铳正合适。
三眼铳对明军的骑兵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武器,在三眼铳上加上狼牙、刀刃,放枪之后,还可以抡起来,用作骑兵武器,比鸟铳更加实用,不用辛苦训练骑射了。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明朝到万历后期,张居正改革留下的家底已经被败光了,明朝财政因为三大征出现了巨大危机,相比于复杂的鸟铳等火器,三眼铳制作简单、成本低,威力也不小,成为最具性价比的武器了,而且北方战事的持续和扩大,为三眼铳提供了发挥的舞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的大顺军逼近北京,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的寒风中面临一个改变历史的抉择——南迁南京。这场未竟的迁都计划,不仅关乎明王朝的存续,更折射...
李自成 2025-10-15 南迁幻梦:崇祯南迁能否复刻南宋百年国祚?1644年春,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崇祯皇帝面临生死抉择。若效仿东晋、南宋南渡,明朝能否在江南延续百年国祚?这一假设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出无数涟漪,但结合南明十八年的...
李自成 2025-10-15 皇嫂张嫣:崇祯帝权力博弈中的道德标杆与末世悲歌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崇祯帝)在皇嫂张嫣的鼎力支持下登上皇位。面对这位年仅21岁、出身平民却以美貌与智慧著称的寡嫂,崇祯帝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10-15 崇祯南迁:一场被清流误国的合法性续命1644年春,李自成农民军逼近北京时,崇祯皇帝曾三次萌生南迁之念。天津巡抚冯元飏备足200艘船只与5000护军,左中允李明睿献策假借祭孔南遁,左都御史李邦华更提...
李自成 2025-10-15 崇祯十七年勤政路:明朝覆亡的制度性困局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在紫禁城文华殿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祖父万历年间埋下的财政黑洞、父亲天启年间的阉党乱政,以及关外后金铁骑的步步紧逼。这位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启 2025-10-09 末路抉择:崇祯为何不效李自成抄家筹饷?1644年春,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前,曾以“天子之尊”向百官哀求捐款,最终仅筹得二十万两白银。而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从官员府邸搜出七千万两白...
李自成 2025-09-26 闯王溯源与子午谷争议:明末乱世中的战略困局在明末动荡的历史长河中,“闯王”的称号与“子午谷奇谋”的争议,共同构成了农民起义与军事博弈的双重缩影。李自成并非第一代闯王,其军事策略的成败亦折射出乱世中战略选...
李自成 2025-09-26 42天帝王梦:李自成进京后的政治困局与历史教训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这场改朝换代的巨变中,这位曾以"均田免赋"口号动员...
李自成 2025-09-26 从几千残兵到百万雄师:李自成如何以智破局颠覆明朝1627年,陕西澄城县的饥民挥动锄头砸碎官府税牌,这场星火点燃的农民起义,最终在18年后将大明王朝推向覆灭。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从最初几千残兵,发展为横扫中原的百...
李自成 2025-09-26 李自成之死:一代枭雄的悲情落幕与历史警示1645年5月17日,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曾经叱咤风云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在逃亡途中被当地村民程九伯用铁锹击杀。这一戏剧性的结局,不仅终结了李自成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
李自成 2025-09-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