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拉开了唐朝覆灭序幕。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往今来,如果造反的枭雄想坐稳江山,必须搞定地方士族、地方军阀、朝廷官员和读书人。
地方士族是帝国的统治基础,百姓可以不听皇帝的话,可必须听地方大族的招呼,搞定了他们,就搞定了绝大部分百姓。

读书人不能帮枭雄夺取天下,可他们的笔杆子决定了民间舆论。朝廷官员是地方士族、读书人两大集团中出类拔萃的精英。
至于地方军阀,重要性不言而喻。
遗憾的是,黄巢屠杀了大批官员,又拿读书人开刀,已经失去了两大集团的信任和支持。至于地方士族,黄巢无意取悦。
最关键的是地方军阀,黄巢进驻长安之后,关中、河南、河中、大同、昭义、河东等藩镇都抛出了橄榄枝。客观地说,这是一个乐观的信号。毕竟,朝廷已经完蛋,不管谁做皇帝,他们都是雷打不动的土皇帝。

对黄巢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获得他们的支持,最好的结果是让他们保持中立,最差的结果是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敌人。关键在于,黄巢有纵横捭阖、左右逢源的智慧吗?
历史证明,黄巢完全没有。
当时,黄巢认为河中富庶,于是派遣使者前去征调粮食和兵丁。河中官员表示,偶尔被搜刮一次,他们可以接受。问题是,黄巢先后派了数百名使者前去搜刮,以至于河中官民苦不堪言,只能奋起反抗。
悲剧的是,河中暴乱,黄巢并没有选择安抚,而是派军征讨。双方在黄河附近交战,黄巢一败涂地,搜刮的四十多船粮食也被官军抢了回去。斗不过禁卫军,又打不过藩镇军队,黄巢可谓是威信扫地。直到此时,各地藩镇节度使决定抛弃黄巢,倒向朝廷的怀抱。
河中:王重荣驻屯沙苑(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境内)。
义武:王处存驻屯渭桥。

夏绥:拓跋思恭驻屯武功(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鄜延:李孝昌驻屯武功。
泾原:程宗楚驻屯渭北(今陕西省西安市北部)。
凤翔:郑畋屯驻盩厔。
各路枭雄齐聚长安,表面上是支援朝廷,实际上却各怀鬼胎。
这种情况,比较考验总指挥官郑畋的政治智慧。很遗憾,这位老兄没有任何安排。
中和元年(881)四月初,郑畋只对各路枭雄喊了一句口号:兄弟们,冲呀。官军来势汹汹,黄巢知道自己无法守住长安,于是战略性撤退到长安东部的灞上。彼时,郑畋的大将唐弘夫、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率先入城,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紧随其后。老百姓痛恨黄巢的残暴统治,看到起义军撤退,纷纷用石头瓦片投掷起义军。

他们哪里知道,自己送走了恶魔,却迎来了瘟神。官军入城,原本应该保护百姓,维护秩序。然而,在财富这面照妖镜面前,人性的自私、贪婪暴露无遗。
唐弘夫、程宗楚担心其他军队抢功劳,并没有将收复长安的消息告诉大家,他们放纵士兵劫掠商铺,搜刮钱财,抢夺民女。尤其是王处存,居然命令士兵在头上绑一块白色丝巾,作为友军的识别标志。一时间,黑暗、危机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灞上军营。
黄巢:长安的情况怎么样了?
探子:官军正在长安抢劫,防务非常空虚。
听闻此言,黄巢就像被神雷劈过一样,呆立在原地。确认消息无误后,黄巢果断传令,反攻长安。可怜的官军,因为怀里抱着金银珠宝,又担心命丧长安,根本无心交战。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唐弘夫、程宗楚阵亡,官军全军覆没。直到此时,王处存才将战败的消息告知给郑畋。看着大好局势被葬送,郑畋问候了唐弘夫和程宗楚的祖宗十八代,随后撤离了长安战区。
中和元年(881)四月初十,黄巢进驻长安,下达了第一道军令:屠城。原因很简单,官军和起义军交锋,老百姓选择了官军,既然不是自己的人,杀之何妨。这一场屠杀,长安血流成河,无数百姓丧生,史书称之为“洗城”。

入城两次,屠城两次,黄巢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理念: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说白了,黄巢有黑社会背景,这就是他的家门底蕴。接下来的几个月,黄巢用武力横扫了长安战区,华州、兴平、富平、同州相继失陷。
问题是,黄巢攻占城池的目的不是经营,而是洗劫财富、粮食。据史料记载,老百姓不满黄巢的残暴统治,纷纷带着粮食躲进深山,构筑防御工事,决心与黄巢奋战到底。
不仅如此,由于连年战乱,长安城的粮食供给得不到保障,为了稳定民心,黄巢用重金求购粮食。可黄巢没想到,百姓竟然拒绝和他做买卖,以至于长安的粮价飙升到一斗三十缗。
古往今来,只要是农民起义军驾临,老百姓都会送粮送菜,热烈欢迎,手握重金却买不到粮食的起义军,恐怕也就黄巢这一支吧。
失去了民心,结果便是“号令所行,不出同、华”。客观地说,黄巢抢劫百姓,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毕竟,黄巢有数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的粮食不计其数,而长安已经无粮可供。对黄巢来说,要么撤离长安继续打游击战养活军队,要么被困死在长安。
这种无解的困境,为黄巢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唐朝,这个曾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铸就华夏文明巅峰的王朝,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却深陷政治黑暗、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从安史之乱的烽火到黄巢起义的...
黄巢 2025-09-15 黄巢最霸气三首诗:以诗为刃,劈开千年门阀铁幕在晚唐的黑暗天幕下,黄巢以盐商之身掀起农民起义的狂飙,更以三首诗作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锋利的“反诗之刃”。这三首诗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呐喊,更是寒门阶层对千年门阀制...
黄巢 2025-09-09 黄巢最有名的诗:菊花意象下的时代呐喊与精神图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黄巢的诗作以独特的暴力美学与反叛精神独树一帜。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虽仅存三首诗作,却以《不第后赋菊》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磅礴气势,将个人命...
黄巢 2025-08-07 黄巢: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性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争议不断的印记。从私盐贩子到“冲天大将军”,从长安称帝到狼虎谷败亡,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构与重构...
黄巢 2025-07-29 黄巢诗作:乱世烽火中的豪情与悲歌在唐末动荡的历史长河中,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以武力撼动王朝根基,更以诗作抒发壮志豪情,留下三首风格迥异却同样震撼人心的诗篇。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从落第书生到起...
黄巢 2025-07-10 朱温:乱世枭雄的霸业瓶颈与统一天下的历史遗憾在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浪潮中,朱温以黄巢降将的身份崛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控制唐廷,最终篡唐建梁,成为五代十国开端的风云人物。然而,这位曾“四战皆克”、...
朱温 黄巢 2025-07-01 葛从周:乱世中的武勇与谋略——从降将到陈留郡王的传奇人生在中国五代十国的烽烟中,葛从周的名字如同一柄淬火寒刃,划破了唐末至后梁初年的混乱时空。这位从黄巢义军投奔朱温的降将,凭借战功跻身后梁开国名将之列,最终以陈留郡王...
朱温 黄巢 2025-06-30 单雄信后裔的复仇之火:黄巢起义与唐朝覆灭的隐秘联结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个延续289年的大一统王朝轰然崩塌。历史教科书将唐朝灭亡归因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制度性危机,却鲜少提及单雄信后裔在黄巢起义中...
朱温 黄巢 2025-04-09 黄巢之死: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索黄巢,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从领导农民起义,到建立大齐政权,再到最后的败亡,黄巢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么,...
黄巢 2025-02-20 黄巢:唐朝末年的杰出领袖与复杂人物黄巢,唐朝末年的一位杰出领袖,以其非凡的才华、坚定的信念和复杂的性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一位有着深厚文...
黄巢 2025-02-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