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下大乱,胡亥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不懂得为君之道,赵国趁机掌握了实权。赵高掌握大权之后,整个朝廷陷入了混乱,百姓的生活更加的艰苦,因为要缴纳大量的粮食税,百姓的生活民不聊生,更加的贫苦。
胡亥继承皇位后,大量的增加了老百姓的生计,胡亥整天载歌载舞,大兴土木,劳财伤民,百姓生活在了水生火热的生活中。最后的结果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整个诸侯在一夜之间全部起义。在这些期起义的诸侯中,有两个重要人。一个就是项羽。
项羽起义之时只有二十三岁,项羽二十三岁的时候跟他的叔父项梁一起起义,之后项军一下子就有了名声,全天下所有的名将都来投奔项羽,项羽的势力逐渐扩大。第二个起义之人叫刘邦,刘邦起义之时已经四十八岁了,刘邦四十八岁之前一事无成就是个地皮无赖,在秦始皇还没有去世之前,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时候,刘邦曾经见过秦始皇的銮驾,当刘邦见了秦始皇的銮驾之后,刘邦说了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此也!
而项羽在没有起义之前也见过秦始皇巡游的銮驾,项羽也说了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之!可以看出,项羽的志向比刘邦大。没错,在那个时候,项羽的志向的确比刘邦更大,因为项羽很狂妄,项羽一辈子一直都十分的狂妄也十分的骄傲。项羽认为自己是战神,是全天下的战神,而项羽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将军可以驰骋疆场,他的梦想就是用秦人的血来帮助所有人来复仇,然而刘邦的梦想是什么呢?
刘邦在做泗水的亭长的时候押送囚犯去骊山给秦始皇修墓,然而刘邦在要求的时间内没有送到,所以刘邦触犯了当时的法律,如果被抓的话就是死,刘邦想了想后决定上山,决定逃亡算了,反正今天都所有人都逃亡了,跟着大家一起逃亡。刘邦后来看到整个诸侯都起义了,所以自己也跟着起义了,刘邦的人马大概只有几千人,而且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农民,跟着刘邦一起在沛县起义的农民,人们称之为沛公,刘邦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小军队,结果却被自己的手下所出卖,刘邦走投无路之下被逼之下投奔了项羽。
△项羽刘邦画像
刘邦虽然投奔了项羽,但他心中一直想着是可以拥有自己的地盘,此时的刘邦心中是绝对没有要称王的想法的。之后起义的大军越打越壮大,秦王朝不到几年的时间就被项羽的军队给推翻了,然后楚王项羽约定谁先到达关中谁就可以当上王,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刘邦与项羽的区别了。
当刘邦进入了咸阳之后,刘邦是酒色之徒,看到这么多的美女,刘邦就住到了皇宫里面,这时候刘邦在心中想的是如果可以一直住在这个地方就好了,这个地方有酒有肉有美女,这是刘邦身边是谋士萧何就开始劝谏刘邦,主公如果一直在皇宫之中住下,等到项羽打败了章邯的大军,进入咸阳城内,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候刘邦清醒了,刘邦立即命人整理了咸阳城内的银库并将银库封存了起来,在整个咸阳城中没有拿走任何的财物,之后刘邦带领军队来到了霸上,这是我们可以看到刘邦与项羽的最大区别,刘邦进入了咸阳城后,这个时候咸阳城内的皇帝胡亥已经被赵高杀死了,然而赵高也没有逃脱被杀死的命运,赵高随后又被扶苏的儿子子婴杀死了,子婴成为了新的秦王,当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城后,子婴就向刘邦投降了,刘邦并没有杀死子婴,也没有抢老百姓的金银财宝没有打扰民众,而是带领军队还军霸上,这就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如果说刘邦和项羽到最后,项羽输了而刘邦却赢了。此时的刘邦只有自己的亲信不到三万人,而这个时候项羽有五十万人,他们之间的实力可想而知了,天下诸侯全部听命于项羽,那么为什么刘邦可以在最后取得了成功呢?而项羽为什么会输呢?
起心动念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你的心中装着多少的人你就可以走多远而这个时候刘邦的心中已经有天下了,刘邦的心中想的是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在忍受战争和吃不饱饭的日子,这就与刘邦的经历有关了,刘邦他自己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就是靠着自己一步步的努力而爬上,他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他懂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苦懂得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刘邦的军队在进入咸阳之后,刘邦的军队并没有抢夺老百姓的财务也没有杀害老百姓。与刘邦对比,项羽的军队在进入咸阳城后,连着杀了三天三夜,项羽自称要给楚人报仇,这个时候项羽的谋士范增问过项羽一个问题,范增说这个时候天下都是你的了,秦国也是你的了,你为什么要将秦人都杀死呢?但是项羽却说:我夺取天下,为的就是要给楚人报仇,为的就是要给当年死在秦人都楚国亡魂报仇,所以我要杀尽天下所有的秦人。
换句话讲,项羽的心中装的是自己的私仇,而此时此刻的刘邦心中装的是天下的苍生,装的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刘邦的心中有大义,他的心中有天下。而项羽的心中只有自己的私仇,项羽的心中装的只有自己,他的心中没有百姓,没有天下苍生。在这一点上,项羽跟刘邦是无法相比的,项羽在这一点上已经输了。
第二点项羽所输的就是志向,这个时候刘邦心中的梦想早已发生了改变,项羽曾约定进入咸阳城中的就是关中之王,但刘邦并没有得到这个王位,项羽封刘邦为汉王,此时的刘邦心中就想:我既然可以做汉王,为什么我就不能做这天下的王呢?我要当皇帝,我要成为像秦始皇一样一统天下的人,因为只有这样,天下才可以没有战争,老百姓才可以过上可以吃饱饭的好日子。
这个时候都刘邦心中早已有了天下,他早已不是那个泗水的亭长了,而这个时候的项羽,当项羽的军队进入咸阳城后,天下的诸侯都归附于他时,项羽却说自己不想当这天下的王,项羽在志向上早已输给了刘邦。这两点也许就是项羽最后输给刘邦的主要原因吧!
结语:
项羽的逆世而为就是他输的主要原因,项羽的一生最大是梦想就是当英雄当大将军,项羽最喜欢别人称他为将军而不是称他为项王,项羽一生的志向不是当帝王,他想当是英雄,项羽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英雄造时世,从西楚霸王的这个称号中我们不难看出项羽的英雄志向,真是因为项羽的心中装的是私仇而不是天下的苍生,他的志向也不是做皇帝,只是想当一个英雄,才导致了项羽最后输给了刘邦,最后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传国玉玺:千年流转中的最后绝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