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家反他亲戚大隋天下的口实,这个冒着巨大的风险的选择是需要敏锐的政治眼光的,李渊冤不冤?更了不得的是李二弓马娴熟军事才能出众,他老子坐天下,一大半的功劳出自他东征西讨,让这么一个功勋卓著的潜龙屈居所谓的太子之后,就是李二不郁闷,手下那帮虎狼之辈也会一辈子不快乐的。
虽说后来的政变充满了血腥,但李二是最早深刻阐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从来就没有神仙和救世主”这两条颠扑不破真理的帝王,这位依靠铁血和自己动手理直气壮走上皇位的开明君主创造了大唐王朝“贞观之治”盛世,看来流血和篡逆手段尽管不光彩,但最后的结果总算是好的,验证一个好皇帝和歹皇帝的唯一标准是人民是否生活富足,所以李世民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俗里俗气唤作李二的秦王摇身一变成为了唐太宗,但其身上流淌的胡人戾气和暴虐时不时还会发作。

唐人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记载,李唐王朝是马上得天下,加之太宗早年沙场征战,所以一辈子酷爱骏马,当时宫中有一匹千里马,太宗非常喜爱,可是有一天,这匹马无缘无故的暴毙了,太宗心痛的不得了,勃然大怒之余迁怒于养马人,要求将此人处以极刑。长孙皇后见其忿忿不平,就委婉劝谏道,昔日齐景公因为所喜欢骏马无故而死就要处死养马人,晏子就说,这个养马的人有三大罪状。
其一,养马而死;其二,使君王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就会怪罪君王草菅人命;其三,诸候闻之,必然轻视我国。齐景公听到晏子的反讽后,怒气渐消,于是宽恕了养马人。如今陛下饱读读书,难道忘了这件事吗?太宗恍然醒悟,于是也饶恕了养马人。此唐太宗一怒也。
唐人刘餗(su)在《隋唐佳话》中讲道,有一天,太宗罢朝回宫后,怒火万丈,并且喋喋不休的暗中发誓,一定要找个机会杀掉这个不识相的老农民。长孙皇后惊奇的问道,谁惹陛下不高兴了?太宗说,还有谁?魏征呗。这个家伙每次在朝廷之上,都要和我争辩,羞辱我这天子颜面,害得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长孙皇后听完后退到后宫,穿戴整齐凤冠霞帔,非常庄重的叩拜于廷堂之上。太宗看到这一幕非常震惊,急忙问所为何事?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圣明,才会出现忠臣,如今陛下圣明,故此才有魏征直言相谏,我是皇后统率后宫,遇到这样值得庆贺的事情,又怎能不隆重为陛下庆贺呢?自此,太宗更加敬重皇后,并且和魏征演绎了君臣纳谏如流的千古佳话。此太宗二怒也。
唐人张鷟(zhuo)在《朝野佥载》中还载有唐太宗另一段轶事,时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下棋,两人都很较真,也许是唐俭棋高一招,也许是太宗想悔棋,唐俭不让,于是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太宗大怒,竟然把这位不识相的唐老倌儿贬到潭州(今长沙)做地方官,倒霉的唐俭被下放后,太宗还余怒未消,就对他非常喜欢的大将尉迟敬德说,这个姓唐的,竟然敢轻侮辱没我,我打算杀了他,爱卿你可到时为我作证指责他。敬德唯唯诺诺,不做正面回答。第二天早朝时,太宗让敬德作证,敬德叩过头后,竟然说不知道。
太宗再三作问,敬德不改前言,一问三不知。太宗大怒之下,随手抓过玉佩碎裂于地,然后一挥衣襟退朝。下去后,思索良久,想通了,就把三品以上大员召进宫中赐御宴,太宗举杯贺道,敬德今日做了一件大功德,其一,唐俭免冤死,其二朕免滥杀,其三,敬德免屈从。此三利也。朕因怒而没有犯下过错,唐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美名,此三益也。于是犒赏尉迟敬德一千匹锦锻,群臣欢呼不已。此太宗三怒也。
唐太宗有此三怒而没有成为桀纣之君,滥杀无辜。一是因为他身后有一位贤慧聪颖的好妻子。据史书记载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结婚时才十三岁,这两位少年夫妻相敬如宾,栉风沐雨一路走来荣辱与共,唐太宗的秉性缺点长孙皇后一目了然,正是因为夫妻情深恩重,所以长孙皇后的话唐太宗能听得进去。
再者,长孙皇后为唐太宗继位发挥过重要作用,“玄武门政变”中长孙皇后曾经亲自激励将士同心同德,孤注一掷,这样一个具有独到政治眼光的女强人与太宗相得益彰,所谓的政治话语权都是自己争取而来的。长孙皇后出身名门,且识大体,旧唐书上赞其“贤哉长孙,母仪何伟”,这已经是对后妃很高的评价了。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李世民谥其为文德圣皇后,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无不表达了李世民对这位结发夫妻的情深意重和感激之情。

其二,豪门贵族李二成为皇帝以后,虽然血统中保留了胡人争强好胜和杀伐屠戮的一面,但总的来说,还是知人善用并从善如流的,他重用读书人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及魏征等谏臣,并给予了他们很大权利,尊重国家法度和十八学士建议箴言,或多或少限制了帝王一言九鼎,生杀予夺的大权,所以我们很难想像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权社会里,做为皇帝的李二杀一个人会有所顾虑。
再者,李世民的皇位是依靠流血手段争取来的,他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行为给帝国舆论带来负面影响,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每次盛怒之后都会躬身自省,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是他的自律,就不可能成就魏征的青名和诤名,而魏征也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刚强正直,太宗曾经说过此人“妩媚耳”,即魏征好名,所谓君臣际遇,其实不过是二人心有灵犀合演的“双簧”罢了。
公允的说,李世民个人品质也是他成为千古一帝的决定因素之一,他绝非纨绔子弟,而是隋末战争中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家,他能顺利发动政变走上皇位,也得益于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威信和绝对影响力,其次饱读诗书,让他从历代帝王覆没中吸取了教训,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让他重视文官集团作用,休养生息、轻瑶薄赋政策施行让他赢得了民心,史书上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都能身体力行的践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国策,上行下效,唐初帝国焕发了勃勃生机。
而“贞观之治”盛世的开创也是对这位帝王最好的回报。诸如文中所言唐太宗的三怒,是自然天性的流露,但他却能抑制住这种天性,而采取理性的方式,终成功德圆满的千古一帝,也绝非只是偶然为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