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灭亡后,历史再次进入了分裂时期。短短半个世纪里,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十个势力,这就是著名的五代十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这个时代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一个字:“快”!
五十年换了十四任皇帝;每十年就要发生一次朝代更迭,变化莫测的舞台上,君君臣臣就是一出大戏,剧本中没有忠贞良善,写的全是野心家的事迹。
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凭借一众死党的拥趸,戏剧性地走到幕前的时候,决心终结这出大戏,让自己笑到最后。
谁能预料,这个看似粗鲁的汉子,却有着狐狸般狡黠的智慧。
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是个做实事儿的人,局势稍稍稳定,他就向宰相赵普请教:避免五代覆辙,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
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宋初名臣,赵匡胤的心腹。承蒙领导垂询,自然是知无不言。
他说:唐末乱局在于藩镇割据,臣强君弱。若想止乱,陛下应当牢牢抓住两样东西:财权和兵权。天下钱粮与精兵,尽入朝廷手中,国家必然安定。
无疑,赵普的这番见解是高明的,道理是正确的。但却让赵匡胤心中有些不快。
他明白,赵普的话意有所指 ,矛头对准的是自己那些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如今手握兵权的将军们。
此前,赵普也就此事多次进谏过,都被自己回绝,看来这个家伙是打算死咬不放。
同往常一样,这回赵匡胤仍旧淡淡地回绝说:“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我最了解,他们必定不会背叛我的,你又何必操心这个呢?”
碰了个软钉子,赵普并不沮丧,只是微微一笑,仿佛一切都成竹在胸。
这个神情令赵匡胤心中一凛,多年阅人的经验告诉他,但凡带着这种表情的人,都不好惹。
“臣也相信他们对陛下的忠心。只是以我的观察,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没有统御之才,恐怕难以压制自己的部下。万一部下想造反,他们也会身不由己的。”
精明如赵普,心里自然清楚,自己所讲,对别人而言简直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
但这话本就不是讲给旁人的,只要面前的主君听得懂,就足够了。
赵匡胤面无表情地听着,思绪却回到了那年的春节:
一份契丹犯边的急报,让自己冒着风雪率领弟兄们开拔了。
天晓得,走到陈桥驿这个地方,自己怎么就喝醉了。朦胧中,似乎部队哗变,这帮天杀的泼才,七手八脚把一件黄袍披在了自己身上。
柴世宗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发过誓,要做大周的忠臣。这帮天杀的,怎能陷我于不义?我骂他们,打他们,可他们不听,反而拔出了刀剑,逼着要我当皇帝。
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我只好勉为其难。
当我带着这支大周最精锐的部队,回到开封的时候,本来一切都可从长计议。哪知宰相范质、王溥这两个蠢才,一见到我就投降了。
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也是少不更事,还没容我解释,就递上了禅让诏书。就这样,一切顺利地尘埃落定,我成了天下的主宰……
赵匡胤默默地看着仍在滔滔不绝的赵普,心中却想着雄才英武的柴世宗;想着少不更事的柴宗训;想着皇帝遍地跑的五代奇观;想着“万岁”不长命的凄惨景况……
不知为何,突然打了一个寒颤。
摆在赵匡胤面前,有一条可以效法的先例:汉高祖兔死狗烹之道。但他宁愿走出一条新的路。
石守信、王审琦等众将领,与皇上虽然君臣有别,但也是结拜兄弟。酒桌之上叙说往日豪情,倒也其乐融融。
谁知酒至半酣,赵匡胤忽然面带愁容,唉声叹气。
弟兄几个赶忙询问,赵匡胤干了杯中酒,满腹愁肠地说:“我这皇帝当的烦恼呀,不定哪天就被你们夺走了。”
这些人大惊失色,急忙跪下辩解,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跟你出生入死,从来都是忠心耿耿呀。
赵匡胤也不看他们,把玩着酒杯,黯然地说:“我也知道你们忠心,可假如你们部下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就算想不干,又怎么做得到!”
几人听得面面相觑,五雷轰顶。这是哪家的道理呀,谁都跟你似的啊。
但其实大伙也明白,皇上讲的不是道理,而是在诛心。假如有隙可乘,跪着的众人,恐怕真可能跟他似的。
随后赵匡胤开出了价码:你们交出权力,我给你们荣华富贵,从此君臣相安,两无猜忌。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赵匡胤陷入了沉思。所有的牌都已打出,输赢却还没揭晓。
明日早朝,自己或许会如愿地收到一张张辞呈,但或许,迎接自己的将是数万杀气腾腾的禁军。
今夜,注定无眠。
红日喷薄,暖风和煦。收到众将领辞呈的赵匡胤,内心比天气更爽朗。上天垂眷的真命天子,又赢得了一场胜利。
也许,此次胜利更伟大,没有你死我活,只有皆大欢喜。
将领们为自己赢得了性命,保全了富贵。
赵普为文官赢得了地位,以文制武成了国策。
赵匡胤为子孙赢得了未来,武人之乱可以休矣。
国家与百姓赢得了太平,远离战乱的人间,正在恢复勃勃生机。
作为杯酒释兵权的推动者,赵普深谙语言的艺术。他明白,劝谏领导全在于尺度,轻则被忽视,重则得其反;既要触及灵魂,又要避免直揭其短,考验的是大智慧。
赵匡胤虽然狡黠,却不暴虐。自秦以来,宋朝得国,是流血最少的。
宋朝有昏君,却无暴君,以致士大夫阶层得以空前发展,文明开化程度世界之冠,被称为“现代的拂晓时辰”。这与它的缔造者有着极大关联。
宋朝军事羸弱,缺少血性和霸气,但这难掩其整体成就的熠熠光彩。没有它,华夏文明将失色不少。
不管怎么说,纷乱嘈杂的五代十国结束了,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章节。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延寿与赵匡胤:历史深处的家族渊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族渊源更是扑朔迷离。赵延寿与赵匡胤,这两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4-02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