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炎的能力究竟如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太子司马衷继位,后人称为晋惠帝。 司马衷即位后,权力结构怎么样了? 司马衷时期晋帝国的权力结构大致由五种构成。 第一个是司马衷的母族。 第二类是司马衷的妻子族;第三类是司马衷的兄弟;第四类是司马衷的长辈;第五类是豪门士族。 前四种人是司马衷的亲属。 他们的权力加起来,垄断了帝国几乎所有的权力。 第五类人必须通过婚姻或附属的方法依靠,才能立足于帝国的上层。
司马衷的亲属们之所以能够显摆权势,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来自司马衷。 如果不是司马衷做了二十多年太子,权力结构已经很牢固,他们还能坐什么高? 晋帝国的天下,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天下,这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想否定天下是司马衷的天下的人,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这种权力分配的结构。 所以,他的这个行为很危险,他不能承担。 因为在这样的权力分配格局中,既得利益者的力量太大了。 从外部结构看,围绕司马衷的权力结构是稳定的。 但是,结构越稳定,越容易从内部崩溃。 所谓“八王之乱”,其实是内部崩溃的表现。
要打破司马炎设计的权力结构,确实很难说很难。 但是,说起来简单,理论上确实很简单。 只要广大权贵纷纷选择自杀,用全家人的血肉碰撞这个权力结构,司马炎的设计再精致,也抵挡不住这场野蛮的冲突。 但司马炎并没有刻意防范这一招。 因为这样的事故很少发生。 没有笨蛋能爬到上层。 偶尔出现一两个人也无害。 除非蜂拥而至的笨蛋络绎不绝地冲进来,否则司马炎的设计完全不成问题。 仔细研究司马炎设计的权力结构,发现司马炎的布局能力远远高于秦始皇、汉武帝,其逻辑也更加精妙严密。 这并不意味着司马炎的个人能力比秦皇汉武好得多,司马炎吸取了秦朝、两汉、曹魏近500年的历史教训,再经过20多年的苦心设计出这样的政治格局。 如果你熟悉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司马炎精心设计的政治结构,无论细节都充满玄机。 关于隋文帝杨坚以前的所有枭雄,基本上都是司马炎创造性的写照。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事故。 再精巧的结构也不能让傻瓜们面前的仆人一个接一个地碰撞。
司马衷即位后,他的母亲(杨太后)和祖父(杨骏)成为帝国的辅政大臣。 惠帝即位,进骏太傅、大都督、伪黄仑,录朝政,百官总己。 —— 《晋书》 卷四十列传第十急权力倾向执政党和在野党时,杨骏当时找不到北了,开始大肆布局亲信,谋取更多权力。 杨骏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短视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真的很了解两汉的历史,把他放在执政大臣的位置上,他一定很害怕吧。 因为很多人从这个位置掉下来,房子坏了人死了,被扔得满门都是。 登上这个位置后,正确的表现就像踏薄冰,面对深渊,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全身而退,而不是如何获益良多。 但杨骏显然不是这样,在利益面前,他变得擅长了。 看着杨骏这样小人的脸,有人善意地提醒杨骏:千万要小心。 你这个位置不好坐。 冯翊太守孙楚素和骆厚道:“公为外戚,居伊霍重,大权在握,助主。 古人思考从公到诚的谦虚之道时。 周称周为宰,汉称朱虚、东牟,无庶姓专朝,克终庆祚者也。 今宗室亲重、藩王方壮,但公不共万机,内怀猜忌,外树私实,祸不单行。 ’骏不能服从。 —— 《晋书》 卷四十列传第十,但现在的杨骏显然听不到这样的话,因为他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中,帝国的未来由自己决定。
这就是司马炎伤心的地方。 他设计的政治结构完全没有问题,但高估了当权者的政治智商,低估了权力对当权者智商和本性的腐蚀。 一个强盗在闹市区抢了别人的钱,很快就被痛打送到了官方。 县官问他。 “光天化日之下,你怎么敢明抢? 强盗坦然地回答了县里的爷爷。 当时,我眼里只有钱,看不见人。 每个人听了这话,都觉得这个强盗是笨蛋。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杨骏的这一行为。 他此时的表现和这次抢劫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没有。 杨骏当然不是傻瓜,但权力腐蚀了他的智商和本性,掌权的杨骏看起来真的像个傻瓜。 帝国属于晋惠帝,杨骏想把司马皇族最重要的亲王开除出中央政府,让自己的家人控制政府的重要部门。 所以,杨骏以最快的速度从高层坠落,他的全家都上了刑场。 贾后受密旨诛骏亲党,均夷三族,死者数千人。 ———— 《晋书》 卷四十列传第十幸运,是杨骏用全家人的生命证明的。 司马炎这个政治结构真的很稳定。 遗憾的是,只把钱放在眼里的强盗在增加。 杨骏全家人的生命没有带来警告作用。 只是西晋乱像的开始。
这是司马炎的悲伤,也是那个乱世的悲伤。 杨骏死后,一场新的争斗很快开始了。 这场斗争的胜利者是汝南王司马亮和德高望重的元老卫瓘。 这个结果其实已经很好了。 因为皇族和豪门士族取得了平衡。 但在司马衷皇后贾后看来,这个结果简直是欺凌。 皇帝智力有问题,应该找贤内助帮忙做家务,与你们外人无关吗? 司马衷的弟弟也不服。 杨骏欺负皇帝的时候,是我们带兵维护皇帝利益的。 我现在收拾了杨骏的家人出局了。 为什么让我摘桃子?
司马亮和卫瓘为了避嫌,邀请司马衷最年长的弟弟——秦王司马柬埔寨参加联合辅政,司马柬埔寨拒绝。 杨骏伏受罚时,柬埔寨担心大伯双亡,甚危,多次表示武帝意向,请归还藩。 然后汝南王亮留下了柬埔寨的辅助政治。 因为—— 《晋书》 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届司马柬埔寨的头脑非常清醒。 在这样喧嚣的场景中,大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火。 如果这个时候抬起头,最后可能会死得很难看。 司马柬埔寨非常理性,但有多少人能在利益面前像司马柬埔寨一样理性呢? 事实上,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像反红眼的赌徒一样,随时准备冲过去玩命。 过了一会儿,楚王司马玮拿着所谓的“敕令”,除掉司马亮和卫瓘。 起初,军队将军们认为司马玮得到了很多利益集团的支持,所以他们决定跟随司马玮行动。 然后很快就除掉了司马亮和卫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玮意识到行为是孤立的,背后没有什么力量,大家一齐散去。 没有一个魏国,不知道窘迫在做什么,只有奴隶年十四,坐牛车去秦王柬埔寨。 —— 《晋书》 卷五十九列传二十九面对这种情况,司马玮顿的时候傻了。 贾抓住机会,直接处死司马玮,给他两位副政大臣以抚恤金。
至此,贾后得到了辅助政治的权力。 至此,司马炎设计的权力结构,经过杨骏和司马玮的连击,终于出现了裂缝。
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王济(字武子)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出身太原王氏这一顶级门阀,父亲王浑是西晋开国功臣,母亲钟琰为颍川名门之女,妻子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晋武帝 2025-09-05 西晋灭吴:公元280年终结三国分裂的统一之战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以雷霆之势攻破东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面缚请降,标志着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来长达90年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这场由晋武帝司马炎主...
孙皓 晋武帝 2025-08-21 司马衷是晋惠帝吗?——从皇位更迭看西晋第二位皇帝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晋王朝的命运因一场持续十六年的皇族内乱而跌宕起伏。这场被称为“八王之乱”的权力漩涡,不仅摧毁了西晋的统治根基,更将一位被后世称为“痴儿皇帝...
司马衷 2025-08-20 太康是哪个朝代?——解析西晋“太康之治”的历史坐标“太康”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既可指代西晋年号,也可指向河南地名,但若问“太康是哪个朝代”,答案唯一且明确——它属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时期。一、太康年号的设立背...
晋武帝 2025-07-04 谢玖与司马衷:一场权力与人性交织的特殊“教育”西晋初年,一场荒诞的“性教育”在皇宫深处悄然展开。晋武帝司马炎为解决痴愚太子司马衷的生育难题,竟派遣嫔妃谢玖前往东宫侍寝。这场看似违背伦理的安排,不仅改写了谢玖...
司马衷 晋武帝 2025-05-29 司马炎登基时多少岁?从年龄看晋朝开国的历史拐点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西晋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他通过禅让取代曹魏政权,建立西晋,完成三国统一大业。其登...
晋武帝 2025-04-07 司马衷与司马炎:西晋王朝的权力传承与悲剧在西晋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司马衷与司马炎这对父子皇帝,以其独特的命运和复杂的关系,共同书写了一段充满传奇与悲剧色彩的历史篇章。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
司马衷 2025-04-03 晋武帝司马炎:历史低调与评价分化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晋武帝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其存在感似乎并不如其他开国君主那般显赫。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而古人对他的评价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
晋武帝 2025-02-21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无知背后的时代悲剧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晋惠帝司马衷因其“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而被后世广泛铭记,这一事件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脱离实际、对民间疾苦无知的统治者。然而,晋惠帝真的傻吗?一...
司马衷 2025-02-17 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背后的历史审视在中国历史上,晋惠帝司马衷因其一句“何不食肉糜”而被后世广泛讥讽为愚蠢无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段历史时,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一、晋惠帝司马衷的成长背景司...
司马衷 2025-02-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