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
在大唐的众多君主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最出名的莫过于李渊和李世民这父子二人,要说这二人的功绩,那时可以称之为是改变了天下局面的,结束了昏庸的隋炀帝的统治,开启了大唐盛世。但后世对李渊和李世民二人的评价却不甚相同,可能提起大唐盛世,人们更印象深刻的是李世民的统治下才有的。但其实是李渊给李世民政治举措,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李渊的功劳也不可被忽视。而李世民也当真是个治世奇才,可是其实最初李渊所定下的太子并不是李世民,李世民是靠着玄武门之变上位的,才得以开启了自己的代,当李渊得知玄武门出事之时,问李世民太子和齐王呢?结果,李世民回了一句,杀了。也不知道到李渊是否想象过这个结局。
01
开国皇帝李渊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但他的父亲其实是北周柱国大将军,母亲是北周外戚杨坚的亲戚,李渊与北周的皇亲国戚们有着莫大的联系。
七岁的时候,李渊的父亲就去世了,虽然没有父亲庇佑,可李渊依旧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少年,15岁的时候,隋朝建立,杨坚成为了隋朝君主,李渊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隋朝的官员。
后来隋炀帝杨广继位,但杨广此人实非明君,他忌惮身边所有有权势的大臣,当然包括李渊,于是李渊开始疏远朝堂。随着隋炀帝昏庸无道的行为日盛,隋朝境内多地开始起义,最初,李渊便是那被派去镇压起义的人。
可渐渐的,随着隋炀帝的暴虐,李渊也开始起了一些别的心思,想要举兵反隋,在多次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李渊也在招降起义军,成为自己的部下,而且还结交四方有识之士,后来在儿子李世民的推动下,终于发兵反变,他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突厥人的支持,于617年正式起兵。
隋朝本就不得民心,而李渊气势正盛,加之李渊起兵之后,得多地支持,不到两年时间,便控制了关中局势,而且也在乱军之中杀死了隋炀帝,于618年正式称帝,国号为唐。
02
玄武门之变得皇位
在李渊反隋征战的过程中,儿子李世民和李建成多有军功,但若论功劳大小,李世民则在李建成之上,而且其实在建国之前,李渊就曾答应会立李世民为太子。
可建国之后,或是忌惮李世民的名声过大,或是更中意于李建成,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则为秦王,这件事情令李世民多有不满,而李建成自知这个弟弟绝非池中之物,于是对李世民也多有排挤。
而李渊的另一个儿子李元吉是李建成派系的,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多次联络李渊的后宫嫔妃们,吹枕边风夸赞李建成,贬低李世民。而在此期间,还曾与嫔妃们私通乱伦,祸乱宫闱,而且对于帮衬她的嫔妃亲属们的各种不法行为也置之不理,放任其横行霸道。
对于兄长这样的行为,李世民甚是不屑,也不屑于与后宫嫔妃同流合污,致使许多人视他为眼中钉,但在朝中依旧有许多大臣更看好李世民。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便对李世民起了杀心,不止在皇上面前诬陷李世民,还曾意图刺杀他。
但这些都被李世民化解了,可李世民手下的臣子们则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终是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共同谋划下,李世民决定动手。
他先是进宫禀告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嫔妃的不妥行为,得李渊明天审理之后便退下了。而他的这个举动被后宫人知晓,告诉了李建成,李建成则带着李元吉准备先行进宫,来个恶人先告状。
结果没成想,这恰好是李世民的计策,当他们二人来到玄武门之后,李世民已经率部在此埋下伏兵,当李建成二人感觉事情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李世民直接射杀了两人,而太子心腹们也难逃一死。
当李渊得知玄武门有变,问具体情况得回禀:太子与齐王都被李世民杀了的时候,未曾显露一丝悲痛,立刻立李世民为太子,还说,这才是他素来的心愿。玄武门之变不过半月之后,李渊便退位,将皇帝之位传给了太子李世民,而自己则成为太上皇。
03
晚年多讽刺
成为太上皇,长居太极殿的李渊,手中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利,只有一个名号而已,他也没有任何想去再接手朝中之事的打算,便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这位曾经大唐的开国皇帝,在退位之后,不管政事,只爱美人,退位到去世的几年间,光是儿子就生了三个,女儿人数不详,但太极殿是正殿,身为皇上的李世民却居于偏殿,心中难免会有不甘。
可他怕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之后,再将李渊赶出太极殿,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所以,最初两年,李渊还是住在太极殿,晚年生活还算惬意。
直到贞观三年,李世民把曾经的秦王府更名大安宫,李渊被迫搬出了太极宫,住到了那个曾经,他给秦王准备的府邸之内,曾经任他安排,听他调遣的儿子,如今反过来安排他的晚年生活,多少有些讽刺。
04
结语
有人说,李世民弑兄夺位,这个皇位来的,令人不齿。可不管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所创造的贞观之治,都是不可复制,也不可超越的。
一个能够任用人才,从谏如流,还能够带兵亲征,开疆拓土的皇帝,不怪人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也正是在他治理下的唐朝,才有了后来唐人一说,才使得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他的功劳远胜于曾经玄武门之变的那些过失。
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李靖灭突厥后的雪藏之谜:功高震主与权力博弈的深层逻辑公元630年,唐军名将李靖率三千轻骑夜袭阴山,以雷霆之势击溃东突厥二十万大军,生擒颉利可汗。这场战役不仅解除了唐朝北方百年边患,更让李世民一雪“渭水之盟”的耻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10-09 李世民称帝初期国力未盛:渭水之盟背后的战略抉择公元626年,唐朝刚经历玄武门之变完成权力更迭,突厥颉利可汗便率领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刚刚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选择与突厥签...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09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权力漩涡中的兄弟相残:李世民与李建成储位之争的深层逻辑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内箭矢呼啸,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揭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30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