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秦朝灭亡,赵高可以说是个难以绕过之人,正是他在秦始皇驾崩后扶立胡亥即位,正是他凭借秦二世胡亥宠信扰乱朝堂,正是他指鹿为马诛除李斯一手将秦朝推向了深渊,正是他在天下大乱之际谋刺了二世胡亥……
那么,赵高深得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代帝王宠信,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出身不高但颇有才能,善于逢迎且聪明伶俐
关于赵高的出身,《史记》明确记载“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虽然目前有说法认为,赵高是赵国宗室远亲或秦国宗室远亲,然而且不论这两种说法是否为真,至少到赵高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衰微,母亲受刑、出身隐宫的身世可谓极度卑微。
可以说,赵高毫无身世背景可以凭借,其之所以受到秦始皇重用,得以入宫为官,所依靠的完全是自己的才能,而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他的才能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精通律法。《史记·蒙恬列传》有载,“秦王闻(赵)高彊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赵高虽然出身低微,但却并未就此妄自菲薄、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极为精通律法知识,甚至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得以被提拔为中车府令。
众所周知,秦国崛起源于“商鞅变法”,变法后的秦国沿用法家治国理念,经过数代秦君的治理,律法已经深入秦国的方方面面,因而在秦国为官,是否精通律法乃是极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李斯提出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更是成为了秦朝国策,将法家治国理念推向了全国。
正因采用法家治国理念,在官员选拔机制尚未成熟的秦朝,精通律法的赵高便已经具备了为官的基本条件,甚至因此得到了秦始皇的直接提拔。
2、书法出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鉴于列国文字各不相同,遂以秦国小篆为标准字体推行全国,这便是统一文字了。根据《汉书·艺文志》等史料记载,当时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三书共计三千一百字,作为识字启蒙读物颁行天下。
虽然秦朝时期的官僚体系远没有后世那般庞杂,但朝中官员却也并不算少,赵高的字体能够从这么多朝臣中杀出重围,作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可见赵高的书法应该是极为出众的。
3、聪明伶俐、善于逢迎。赵高自幼在隐宫中长大,出身卑贱的他恐怕没少受人欺负,或许也正因如此,使得赵高自幼便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善于逢迎的生存手段。赵高固然凭借才能得到了秦始皇的重视和提拔,但正是由于其谨小慎微的性格和善于逢迎的手段,才使其成功在官场上生存了下来,就连英明神武的秦始皇也对其信任有加。
赵高担任中车府令后,便能够时常陪伴秦始皇左右,虽然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可如果皇帝对你宠信有加,那么同样拥有不少好处。例如在律法严苛的秦国,赵高曾因犯罪差点被处死,正是凭借秦始皇的宠信,才使得逃过一劫。
可以说,秦始皇晚年对于赵高是极为宠信的,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甚至还让其负责教导幼子胡亥刑律知识,更是将玉玺交给其保管。
如上,赵高虽然出身不高,但却凭借精通律法而得到秦始皇的提拔,又因写得一手好字而获得重用,更因聪明伶俐且善于逢迎而逐渐取得秦始皇宠信。可以预见,在赵高野心尚未暴露之前,其应当算得上是一位干吏,否则又岂能取信于英明神武的秦始皇。
始皇晚年赵高不涉政治,取信胡亥全凭阿谀
秦始皇在位期间,赵高虽然深受秦始皇宠信,但其职位却仅仅只是中车府令,从《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来看,这是一个专门负责管理皇帝车驾的职位,虽然赵高凭借宠信得以掌管玉玺、教导胡亥,但其职位却并不算多么重要,更多只是负责替皇帝跑腿办事,并不涉及朝廷政治。
沙丘政变
人的野心,往往是随着地位的变化而一步步滋生的,而在秦始皇时期,赵高的权力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拥有多么大的野心,直到“沙丘政变”的爆发。
秦始皇东巡归途病逝,赵高凭借着掌管玉玺,以及与皇子胡亥关系密切的优势,最终联合李斯将胡亥扶上了皇位。赵高与胡亥关系本就比较密切,如今又有了从龙之功,自然很容易便得到了这位新皇帝的宠信,进而被提拔为郎中令,开始进入朝廷决策层。
丞相李斯固然有才,同样一定程度拥有从龙之功,但从新帝胡亥的个人情感考虑,相较于李斯这个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的能臣,他自然更愿意宠信自己更为熟悉的赵高。
将胡亥扶上皇位,固然让赵高从皇宫走向了朝堂,但其之所以能够最终权倾朝野,却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主要经过了以下三个步骤。
1、首先是固宠。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之后,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自然也就成为了最大的权力源泉,而作为时常陪伴皇帝左右的赵高来说,对这一点的认识自然更加清醒。赵高很清楚,自己的权力就是来源于皇权,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得胡亥的绝对宠信。
对于善于逢迎的赵高来说,相较于英明神武的秦始皇,胡亥自然更容易对付。胡亥醉心于游玩享乐,赵高便陪着他尽情玩乐;胡亥听说大臣非议自己得位不正,赵高便大肆屠杀蒙恬、蒙毅等朝中重臣;胡亥担心宗室子弟威胁皇位,赵高便对秦国宗室大开杀戒……
赵高很清楚,哪怕他得罪了全天下所有人,只要皇帝宠信自己,那么自己就仍然能够拥有绝对权力。因此,只要一切顺着皇帝的心意,一切从皇帝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自然就能获得皇帝的绝对宠信。
2、其次是掌权。凭借着屠戮重臣和宗室,以及想方设法的供皇帝玩乐,赵高迅速取得了胡亥的绝对信任。在消除了外部威胁之后,胡亥干脆将朝野大事全部交给了赵高,自己则一味寻欢作乐,甚至不再上朝,也不再接见朝中大臣。
如此一来,皇帝与朝中大臣的联系几乎彻底中断,赵高则俨然成为了皇权的唯一代言人,这使他在朝政决策中获得了高度话语权。也正是在此期间,赵高开始大肆打击异己、培植势力,同时也开始搅乱朝政,秦国的统治开始走向崩溃。
3、最后是夺权。在掌握了决策权后,赵高在朝堂上的对手其实只剩下了一个人,那就是丞相李斯,作为秦朝丞相,李斯在朝中的影响力仍然极大。而作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李斯显然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和秦始皇的努力就此毁于一旦,因此仍然时常跑去劝谏胡亥,意图让秦朝的统治重回正轨。
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对于沉迷玩乐的胡亥来说,李斯这些进谏非但无法劝其回头,反而使得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而这则给了赵高挑拨离间的机会。于是,赵高便专挑胡亥玩乐的关键时刻将李斯引入宫中,结果导致李斯数次触怒皇帝,使得君臣关系急速恶化。
之后,赵高又以李斯之子平叛不力,诬告李斯与叛军暗通款曲,最终导致李斯被杀。击败李斯之后,赵高就此权倾朝野,并最终通过“指鹿为马”确立了绝对权威。
综上,赵高虽然崛起于秦始皇统治末期,但其初入朝堂更多凭借的是自己的才能和为人处世,直到将胡亥扶上皇位之后,随着地位的提高和权力的增大,这才一步步滋生了野心,但由于其善于逢迎,最终得以权倾朝野,并几乎一手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秦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它不仅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军事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修筑,秦长城便在历...
秦始皇陵 2025-05-08 跨越千年:探寻秦德公离现在的时光距离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秦德公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的重要国君,虽未如秦始皇那般声名远扬,却也在秦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回...
秦始皇陵 秦德公 2025-05-07 秦始皇未追杀徐福之谜:权力博弈与历史迷雾的交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沙丘平台,这个曾经横扫六合的帝王至死未能等到徐福从东海归航。而徐福东渡携带的三千童男童女、五谷种子与百工巧匠,最终消失在...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4-27 跨越时空的秦脉传承:秦武公与秦始皇的关联探析在秦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秦武公与秦始皇虽相隔数百年,却如同两颗璀璨星辰,通过秦国的血脉与制度传承紧密相连。他们各自在秦国发展的不同阶段留下了深刻印记,共同构...
秦始皇陵 秦武公 2025-04-23 秦始皇密令赵佗“死守岭南”真相考辨核心论断:秦始皇“密令赵佗死守岭南”的说法缺乏史料支撑,实为后世小说虚构的产物。这一说法虽广为流传,但经史实考证,其真实性存在根本性缺陷。一、史实溯源:正史记载...
秦始皇陵 2025-04-21 楚怀王与嬴政:跨越时空的复杂关联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楚怀王熊槐与秦始皇嬴政虽处于不同时代,却因家族血脉、历史事件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家族纽带:血脉交织的隐秘联系从家...
秦始皇陵 楚怀王 2025-04-15 秦朝“车同轨”:统一车轮间距的深远影响在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中,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措施。其中,“车同轨”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那么,“车同轨”究竟指的...
秦始皇陵 2025-04-14 华阳公主:秦始皇女儿的悲剧结局与历史宿命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的女儿华阳公主,以她独特的命运轨迹和悲惨的结局,成为了后世传颂与感慨的对象。作为秦始皇的掌上明珠,华阳公主本应享有无尽的荣华富贵,...
秦始皇陵 2025-04-11 秦始皇灭燕国:统一征程中的关键一役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秦始皇灭燕国无疑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一事件不仅是秦国统一六国战争的重要环节,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前局势:...
秦始皇陵 2025-04-07 徐福东渡日本:历史之谜与真实探索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秦朝时期的著名方士,徐福被秦始皇派遣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从此一去不复返。关于他最终的去向,众说纷纭,其中...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3-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