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词派是清代重要词派。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家都是浙江人,故称之。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
他们崇尚姜夔、张炎,标榜醇雅、清空,以婉约为正宗,贬低豪放词派,认为词“宜用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因此在创作中忽视词的内容,注重词的格律精巧,辞句工丽,及孤僻典故,艺术上追求“幽新”风格。由此形象有些破碎,内含晦涩。但也有一些清清新之作。
浙西词派的最早倡导者为曹溶和朱彝尊。朱彝尊曾回忆和曹溶一起探讨词的经过:"余壮日从先生南游岭表,西北至云中,酒阑灯施,往往以小令、慢词更迭唱和。有井水处,辄为银筝、檀板所歌。念倚声虽小道,当其为之,必崇尔雅,斥淫畦,极其能事,则亦足以宣昭六义,鼓吹元音。往者明三百招,词学失传,先生搜辑遗集,余曾表而出之。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而户玉田,舂容大雅,风气之变,实由于此。"(《静惕堂词序》)
朱彝尊还和同乡词人汪森、二李、柯祟朴、曹尔堪等人以及当时全国闻名的陈维摄、纳兰性德、龚翔膀等大量词人切磋探讨。38岁时(1672)与汪森、周筼、柯祟朴等开始编《词综》,浏览宋元词集几百家,花了6年时间,于康熙十七年(1678)编成。按醇雅标准选了从唐至元的词人600余家有2200余首词。在这一过程中,曾得到全国各地词人的大力协助。它的影响远远超出浙西,直至全国。
康熙十一年(1672),朱彝尊与陈维崧的词合刻成《朱陈村词》,"流传至禁中,蒙赐问,人以为荣"(《清史·文苑传》)。康熙十八年(1679),钱塘龚翔麟将朱彝尊的《江湖载酒集》、李良年的《秋锦山房词》、李符的《末边词》、沈埠日的《茶星阁词》、沈岸登的《黑蝶斋词》以及自己的《红藕庄词》合刻于金陵,名《浙西六家词》。陈维崧为之作序。浙西词派由此而名。信奉浙西词派主张的词人不计其数。清代康、雍、乾时,浙西词派风靡一时(前期以嘉兴词人居多,后期以杭州词人居多)。前期除六家外,尚有彭孙通、汪森、柯祟朴、曹尔堪、周筼、王雄、沈进等大量的本市词人以及外地词人。
后期浙西词派重要词人有厉鹗(1692-1752,钱塘人)、王昶(雍、乾时青浦人)、吴锡麒(1746-1818,钱塘人)、郭麐(清前期吴江人)、许昂霄(康、雍时海宁人)、吴衡照(乾、道时海宁人)、项鸿柞(嘉、道时钱塘人)以及黄型清、冯登府、杜文澜、张鸣珂等大量词人。浙西词派的开创者朱彝尊去世不久,乾隆年间钱塘(今杭州)人厉鹗,崛起于词坛,承袭了浙西词派的主张,并有所修正和发展,尊周邦彦、姜白石,擅南宋诸家之胜,成为清中叶浙西词派的中坚人物,使得浙派之势益盛。
厉鹗之后,虽仍有词人承其余绪,然而日渐衰颓,势如强弩之末。到了嘉庆年间,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张惠言创常州词派,以《风》、《骚》之旨相号召,主张词以比兴为重,强调要有寄托,重视作品内容,成一时风尚,遂夺浙派之席。乾隆后,常州词派兴起,浙西词派遂成衰势,但其影响一直至后世。如古人所言:"被浙西之词,不过一人唱之,三四人和之,以浸淫遍及大江南北。"
朱彝尊开浙西词派之宗风,在词论方面,也数他最有建树。他论词的基本观点首先是标榜南宋,推崇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在《词综·发凡》中,他说:“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并在自己词作《解佩令·自题词集》中直接声明:“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此外还在《静志居诗话》中说:“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而户玉田,舂容大雅,风气之变,实由于此。”基于这一基本观点,所以他对“学姜氏而得其神明者”(《黑蝶斋词序》)的沈岸登的词,最为推许。
浙西词派之所以标举姜、张,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姜、张词风醇雅,风格清空。因此,尚醇雅、主清空,乃是浙西词派理论的核心。朱彝尊在《乐府雅词跋》中明确主张:“词以雅为尚。”认为“念倚声虽小道,当其为之,必崇尔雅,斥淫哇,极其能事,则亦足以宣昭六义,鼓吹元音”(《静志居诗话》);“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陈纬云红盐词序》)。至于清空,其源原出于张炎的《词源》,张炎论作词原则,提倡“雅正”,强调协律、清空。清空者,清丽空灵之谓也。
为了在理论上配合宣传张扬,朱彝尊还以自己的论词观点为标准,选编了唐、五代、宋、金、元五百余家词为《词综》(朱原编为二十六卷,后来汪森又增补了十卷,共收六百余家,二千二百多首词),借以推衍其理论主张。《词综》是一部重要词选,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此书一出,浙派宗风愈炽。浙西词派的词学主张在百余年中也有所发展变化。前期,朱彝尊、汪森等人在一些序跋中有过理论阐述。后期,主要的词论著作有海宁许昂霄的《词综偶评》(以评点《词综》所选词为主,阐述主张)、吴江郭麐的《灵芬馆词话》、海宁吴衡照的《莲子居词话》等,理论阐述较多。综括起来,浙西词论有以下几点:
第一,宗南宋,崇醇雅、清空词风,批评元、明词风。针对明代词的弊病,适合清初时代需要。他们提倡以南宋姜张词风为圭皋,学习他们的清空、醇雅,以适宜表达家国之恨的幽情暗绪。朱彝尊认为"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汪森认为南宋姜夔词"句琢字炼,归于醇雅"(《词综序》)。
第二,为词尊体,提高词的地位。词历来为诗余。浙西派词人将它当作寄托家国之恨的工具。朱彝尊认为:"词虽小技,昔之通儒巨公往往为之,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辞益微,而其旨益远。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子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红盐词序》)
第三,艺术上提倡词要有自己的特色,符合词体。浙西派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无论前、后期的浙西派词论家都标举神韵、清空、淡远、清丽的标准。他们选编《词综》也好,自己的创作也好,大多体现出这种特色。就是将感情化作清丽淡远的意象,用清新别致的语言含蓄蕴藉地表达出来。用朱彝尊的话来说是"空中传恨"。厉鹗则将此种词比作淡雅悠远的南宗画。
清代词坛,朱彝尊以浙西词派开创者的身份独树一帜。他的《鹊桥仙》系列词作,既延续了传统词牌的婉约基因,又通过独特的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在清词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彝尊 2025-09-08 朱彝尊与陈维崧:清初词坛的双峰并峙在清初词坛的苍穹之下,朱彝尊与陈维崧犹如双子星座,以截然不同的艺术光芒照亮了词学的中兴之路。一位是浙西词派的开山宗师,一位是阳羡词派的扛鼎巨擘,他们的词学实践与...
朱彝尊 2025-06-19 朱彝尊:清代文坛的通儒与浙派词宗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金风亭长、小长芦钓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是清代集文学家、学者、藏书家于一身的通儒。他的一生横跨明清两代...
朱彝尊 2025-05-29 若生明清,只嫁张岱“若生明清,只嫁张岱。”这句话,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带着一份深沉的敬仰与柔情,向我们走来。它出自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之口,是对张岱这位明清之际文人的极高赞誉。今...
朱彝尊 2024-07-15 朱彝尊:文学与学术的多面才子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尤其在儒学和史学方面有深入的...
朱彝尊 2024-06-25 朱彝尊中的“彝”:正确读音解析在中华文化的瑰丽宝库中,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朱彝尊》作为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研究...
朱彝尊 2024-01-10 朱彝尊的爱情:对最爱的女人的深情挚爱朱彝尊,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他的诗词才情横溢,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然而,在他的诗词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文学才华,还能感受到他对爱情的深深眷恋。那么,朱...
朱彝尊 2023-11-29 朱彝尊最出名的一句是什么?那句话有什么意义?朱彝尊,字子安,号南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一句诗更是成为了他最为人称道的名句。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句诗背后的...
朱彝尊 2023-08-16 朱彝尊最有名的诗,诗名是什么?朱彝尊,字子安,号南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诗歌作品更是传颂千古。在众多的诗作中,有一首尤为脍炙人口,成为...
朱彝尊 2023-08-16 朱彝尊的爱情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故事存在?朱彝尊,字子安,号南湖,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爱情观更是引人深思。本文将带您了解朱彝尊的爱情观,揭示他在浪漫...
朱彝尊 2023-08-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