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世民和杨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娶大杨妃和小杨妃,真的体现了他的“病态征服欲”吗?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佳丽虽多,但最著名的还是长孙皇后与大小杨妃。长孙皇后就甭提了,贤淑有德,名声极好,而大小杨妃则不同,此二位女子身份特别,容颜秀美,传闻尤多。有一种传闻,说李世民征服欲强烈,喜欢攻城略地,征服敌人,也喜欢征服女人。他娶大小杨妃,是为了满足他的“病态征服欲”。果真如此吗?

01大杨妃的来历
大杨妃,隋炀帝杨广之女,正史上没有名字,但在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里,她叫杨吉儿,封号出云公主。杨吉儿出身高贵,又倾城倾国,本可以在成年之后嫁入豪门,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他的父皇杨广不争气,硬是把个大好江山弄丢了。
公元617年,反对杨广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杨广却还在江都游山玩水呢。这一年11月,李世民父子带兵攻入隋都长安,入主长安城,于是杨吉儿等一众杨广的女眷都成为俘虏。
一旦成俘虏,杨吉儿的命运便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公主的名号一钱不值。按常规,她极有可能从此在后宫做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粗活,也许终其一生都难见天日,可是李渊却把她赐给了李世民。李世民也欣然接受。李世民原本不必在囚徒中选妃,他要选妃,大把的王公贵族的女子可以选择,为什么要接受一个前朝余孽、昏君的女儿呢?很多人说,这是因为李世民有一种病态的征服欲,往往在打胜仗后,就把对方女眷中最漂亮的女人纳为妾,以纪念这场胜仗。
02小杨妃的来历
小杨妃,正确的称谓应该是齐王妃杨氏或者巢王妃杨氏,本是李世民弟弟李元吉之妻。她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可是在公元626年这个家庭破碎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都死了,李世民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全部儿子共10人,两人的家属男的充军,女的为奴。
小杨妃就这样成为了女奴。据《新唐书》记载,小杨妃被抓后处境凄凉,她被扔在后宫一间小屋子里,与她同住的还有李元吉的其它姬妾、李元吉的庶女等。对于平时养尊处优,住惯了齐王府,习惯了仆人服侍的小杨妃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好在小杨妃与大杨妃一样幸运,李世民没有让她成为真正的女奴,而是娶了她,让她成为小杨妃。这虽然是救了她,却也是在难为她,因为,小杨妃是李世民的弟媳,弟媳再嫁哥哥,这不管怎么说,也是乱了伦理的。李世民却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想娶就娶了。于是又有人猜测:这又是李世民的“变态征服欲”在作怪。

03真相:是政治联姻
其实,李世民根本没有什么“变态的征服欲”。很多人说李世民喜欢打仗,几天不打仗就心痒难耐,这是有原因的。唐初天下未定,各方势力对唐政权虎视眈眈,李世民不得不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此乃现实之需要,并非好战或者说征服欲望强烈。
至于李世民娶大小杨妃,跟征服欲更是没有半点关系。这是一种政治联姻。
要了解,大杨妃是杨广之女,杨广已死,但杨氏家族作为一个整体还存在着。这里的杨氏家族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弘农杨氏,弘农杨氏力量不可小视,所以李世民娶了大杨妃,其目的就是与弘农杨氏达成妥协,希望在隋朝灭亡后,弘农杨氏能支持唐代这个新政权。从后来的情况看,很显然,李世民的愿望达成了,弘农杨氏是支持唐代的。

小杨妃的情况与大杨妃是一样的,小杨妃也姓杨,她是隋朝贵族杨雄的侄孙女,而杨雄也属于弘农杨氏。当初小杨妃嫁给李元吉,本就属于弘农杨氏与李氏家族的政治联姻。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身死,小杨妃被囚,李世民没把她当囚犯,娶了她,等于是修补了李氏家族与杨氏这一族的关系。
所以,不管是大杨妃还是小杨妃,李世民娶她们主要考虑的是“笼络”二字,也就是说,是政治原因,而非什么“变态征服欲”的驱使。试想,像李世民这样理性而决绝的人,会有那种低级趣味吗?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能完全证明李世民是否因“征服欲”而娶大小杨妃,还要看李世民之后对大杨妃和小杨妃好不好。
04证据:李世民善待大小杨妃,并无嫌弃之意
如果说李世民娶两杨是为了满足他的“病态征服欲”,那么在相处一段时间后,李世民应该对两杨很不好,可事实是,李世民对她们一直都不错。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大杨妃成为四妃之一,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说明李世民给了大杨妃很高的政治地位,也是李世民宠爱大杨妃的见证。后来大杨妃生下儿子李恪,李恪深得李世民喜爱。在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想立大杨妃为皇后,只是因为大杨妃是前朝皇帝的女儿,大臣们都不答应,李世民才作罢。长子李承乾死后,唐太宗又想立大杨妃之子李恪为太子,也是因为大杨妃是前朝皇帝的女儿,没有成功。
这些情况,都说明李世民对大杨真的是宠爱有加,有情有义。

李世民对小杨妃也不错。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对小杨妃很好,他们生有一子李明,后封为曹王。李世民在大杨妃立后失败后,又想立小杨妃为皇后,可是在与大臣们商议时,遭到了以魏征为首的反对派的强烈反对,未果。虽然有人对《新唐书》及《资治通鉴》中关于“欲立小杨妃为后”的记载有怀疑,但却拿不出证据批驳。我们还是相信李世民对小杨妃有情有义,并非其占有欲、征服欲作怪。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