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患病。次年,太子朱标病逝。这对年近七十的朱元璋是个沉重的打击,朱元璋看到朱标次子朱允炆表现得十分孝顺,因此对于他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6月30日)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在位期间,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并对明朝初期册封的藩王进行削藩。结果,这导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从这一角度来看,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年轻的朱允炆,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朱元璋,历史上还有哪些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孙子?
一、南朝齐武帝萧赜,传位给孙子萧昭业
根据《南齐书》等史料的记载,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第二位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为昭皇后刘智容。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支南齐房。齐武帝是一个英明果断的君主。在位期间,继承了齐高帝的作风,崇尚节俭,关心百姓疾苦,推动了南朝齐国力的增长。
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萧长懋去世,谥号文惠太子。在太子萧长懋去世去世后,齐武帝萧赜并不愿意将皇位传给其他儿子。同年四月十四日,齐武帝立萧长懋的长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同年七月,齐武帝患病。七月三十日,齐武帝病重,下诏让皇太孙萧昭业继承皇位,让百官尽心辅佐。当天萧赜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
不过,对于萧昭业来说,却是难堪大任。萧昭业在位时肆意挥霍,赏赐动辄百数十万,库储钱数亿垂尽,这让南朝齐的国力损耗殆尽。并且,萧昭业在位时,朝廷大权还被镇军大将军萧鸾所掌握。后来,萧昭怀疑萧鸾有异志,企图将萧鸾外放至西州。萧鸾乃引兵入宫弑杀萧昭业,并假借太后之令,追废萧昭业为郁林王。
二、辽道宗耶律洪基,传位给孙子耶律延禧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男,契丹族,字涅邻,契丹名耶律查剌,辽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辽朝第八位皇帝。寿昌六年(1100年)十二月,耶律洪基病倒。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在行宫去世,终年七十岁,遗诏由孙子燕国王耶律延禧(昭怀太子耶律浚之子)继承帝位。
对于耶律延禧来说,在位期间,游畋享乐,无所作为,导致辽国人心涣散,内外矛盾激化,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辽,大败辽军,最终灭亡辽国。当然,对于辽国的灭亡,不仅耶律延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辽道宗耶律洪基来说,同样难辞其咎。早在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时,辽国就已经内乱频发了。面对强大的金国,辽国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由此,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忽必烈也是一位开国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都城。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得以一统天下。
对于忽必烈来说,原本册立嫡长子孛儿只斤·真金为太子。但是,公元1286年1月5日,元孛儿只斤·真金病逝。真金死后,忽必烈将”皇太子宝”授予真金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成宗。
元成宗在位期间,停止对外战争,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促使元朝内部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元成宗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继承人。从这一角度来看,忽必烈将皇位传给孙子铁穆耳,无疑是比较成功的。
除了以上几位皇帝之外,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一位周天子将王位传给了孙子,这就是开启东周时代的周平王。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西周末年,因为周幽王废长立幼,所以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众所周知,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的地位和实力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历史也进入到诸侯争霸的阶段了。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谥号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姬洩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对于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虽然想要增强周王室的权威,但是,周桓王却在讨伐郑庄公的时候吃到了败仗,这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谥号桓王,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陈友谅的败局:从性格缺陷到战略误判的必然性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曾以60万大军横扫长江流域,却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折戟沉沙,败于朱元璋之手。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表面是兵力与战术的较量,实则是政治智...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