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患病。次年,太子朱标病逝。这对年近七十的朱元璋是个沉重的打击,朱元璋看到朱标次子朱允炆表现得十分孝顺,因此对于他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6月30日)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在位期间,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并对明朝初期册封的藩王进行削藩。结果,这导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后世称为明惠宗。从这一角度来看,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年轻的朱允炆,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朱元璋,历史上还有哪些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孙子?
一、南朝齐武帝萧赜,传位给孙子萧昭业
根据《南齐书》等史料的记载,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第二位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为昭皇后刘智容。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支南齐房。齐武帝是一个英明果断的君主。在位期间,继承了齐高帝的作风,崇尚节俭,关心百姓疾苦,推动了南朝齐国力的增长。
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萧长懋去世,谥号文惠太子。在太子萧长懋去世去世后,齐武帝萧赜并不愿意将皇位传给其他儿子。同年四月十四日,齐武帝立萧长懋的长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同年七月,齐武帝患病。七月三十日,齐武帝病重,下诏让皇太孙萧昭业继承皇位,让百官尽心辅佐。当天萧赜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
不过,对于萧昭业来说,却是难堪大任。萧昭业在位时肆意挥霍,赏赐动辄百数十万,库储钱数亿垂尽,这让南朝齐的国力损耗殆尽。并且,萧昭业在位时,朝廷大权还被镇军大将军萧鸾所掌握。后来,萧昭怀疑萧鸾有异志,企图将萧鸾外放至西州。萧鸾乃引兵入宫弑杀萧昭业,并假借太后之令,追废萧昭业为郁林王。
二、辽道宗耶律洪基,传位给孙子耶律延禧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男,契丹族,字涅邻,契丹名耶律查剌,辽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辽朝第八位皇帝。寿昌六年(1100年)十二月,耶律洪基病倒。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在行宫去世,终年七十岁,遗诏由孙子燕国王耶律延禧(昭怀太子耶律浚之子)继承帝位。
对于耶律延禧来说,在位期间,游畋享乐,无所作为,导致辽国人心涣散,内外矛盾激化,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辽,大败辽军,最终灭亡辽国。当然,对于辽国的灭亡,不仅耶律延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辽道宗耶律洪基来说,同样难辞其咎。早在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时,辽国就已经内乱频发了。面对强大的金国,辽国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由此,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忽必烈也是一位开国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都城。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得以一统天下。
对于忽必烈来说,原本册立嫡长子孛儿只斤·真金为太子。但是,公元1286年1月5日,元孛儿只斤·真金病逝。真金死后,忽必烈将”皇太子宝”授予真金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铁穆耳即位,是为元成宗。
元成宗在位期间,停止对外战争,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促使元朝内部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元成宗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继承人。从这一角度来看,忽必烈将皇位传给孙子铁穆耳,无疑是比较成功的。
除了以上几位皇帝之外,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一位周天子将王位传给了孙子,这就是开启东周时代的周平王。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西周末年,因为周幽王废长立幼,所以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众所周知,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的地位和实力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历史也进入到诸侯争霸的阶段了。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谥号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姬洩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对于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虽然想要增强周王室的权威,但是,周桓王却在讨伐郑庄公的时候吃到了败仗,这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谥号桓王,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