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是把大蒙古国的开国皇帝称为成吉思汗,其实他的名字是叫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号。可能很有朋友会好奇,“成吉思汗”这四个字究竟有怎样的含义或者寓意,那今天我们就准备跟各位讲讲这个问题。将成吉思汗放在世界史上,他都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辉煌成就,令人望尘莫及,所以各个时期人们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当然其中肯定也会包含一些争议。
有关“成吉思汗”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说法(解释),按照拉施特《史集》记载:“成”是强大的意思,“成吉思”是“强大”的复数,由之,成吉思汗是强盛伟大的君主之意,几类“古儿汗”(众汗之汗)。
洪钧《元史译文证补》认为:“成,大也,吉思,最大也。”也就是“天子之义”。还有的学者进一步解释为“强有力的皇帝”。
《新译简注蒙古秘史》中解释为:表示铁的性质的坚硬之意,形容人可以理解为强大。
然而在蒙古语中“成”包含“坚硬”或“坚确”,没有“大”或伟大(强大、最大)的意思,更不是“天子”之义。成吉思汗的“汗”字才是“天子”的意思,与匈奴人的“单于”,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可汗或合汗的意思一样,解释为“天子”或“皇帝”。
《蒙古源流》与《蒙古世系谱》中有另一个说法:铁木真即位之前,每天早晨有一种五色鸟长鸣,发出“成吉思”、“成吉思”的叫声,蒙古人民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便作为铁木真的尊称。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流行,笔者认为是最不靠谱的:洪钧在《元史译文证补》中又注引了一种解释:“成吉思即腾吉思,言海也。”据此,一些专家学者认同此说,认为成吉思与西藏语“达赖”同义,是海洋的意思,表示具有无限的强大威力,即“海内合罕”之义。
《蒙古文学史》赞同此说,并且进一步解释说:“大部分学者以为成吉思是从“腾汲思”一词来的,这个腾汲思一词是蒙古、突厥语,意思是大海。秘史上就把大汗称为大海汗的,因此成吉思汗有大海汗之意”,是“海洋一般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可汗”。
《中国古代史》(南开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也说:“成吉思汗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是海洋意,成吉思汗就是海洋皇帝。”史学大家蔡美彪先生也主此说,在其著的《中国通史》第七册中也说成吉思汗其“意为海洋般的大汗。”
那么,这“腾汲思”何解?
《蒙古秘史》中有“腾汲思”与“腾吉思”,旁译为“水名”并不是“海”的意思,并且铁木真生活的蒙古高原并没有海洋,只有河流与湖泊或泡子,铁木真与他的臣民们也没有见过海洋,怎么可能上尊号“大海皇帝”或“海洋般的大汗”呢?
笔者认为:成吉思汗是“天皇帝”的意思。
这与草原游牧民族敬天有关,匈奴的单于,有“撑犁孤涂单于”、“天所立匈奴大单于”等等,“撑犁孤涂单于”就是“天单于”的意思。
突厥与回鹘都有“登里可汗”,解释为“天赐福神武智慧可汗”。
契丹人建立大辽王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上尊号“天皇帝”。
引申去考虑,成吉思汗这个称号源于匈奴、突厥、回纥与契丹,有着至高无上、神圣无比的“天皇帝”之意,由此推论,“成吉思”就是匈奴语中的“撑犁”,突厥与回鹘语中的“登里”,汉语的“天”或“天赐”之意,“汗”就是“单于”、“可汗”的意思,解释为汉语中的“皇帝”或“天子”。
赵珙的《蒙鞑备录》中记载:“成吉思,乃汉语天赐二字也。”
赵珙,是与成吉思汗同时代人,公元1221年曾经到燕京见过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首木华黎。关于蒙古最高统治者“成吉思汗”的解释,应该不是信口雌黄,必然有所依据。
魏源撰写的《元史新编》也解释为“言天赐”。
我们再根据《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相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这个称号是蒙力克老人的四儿子,蒙古部族大萨满阔阔出提出的,并且他自称“帖卜——腾吉思”,可解释为“天使”,人称“通天巫”,他自称法力无边,能与鬼神共语,预卜吉凶,能够传达上苍的旨意。
在游牧民族中十分信奉萨满教,大萨满的话具有“神权”的威信,成吉思汗统治蒙古帝国,自然也离不开萨满的“预言”,《史集》中记载:“蒙古力克——额赤格的儿子阔阔出——帖卜腾里是一个奇迹的预言者”,对蒙古高原上的人们说:铁木真是“最高的主让你统治大地”,“最高的主命你采用成吉思汗的称号”,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说:天神对阔阔出说了,“把整个地面赐给铁木真及其子孙,名他为成吉思汗”。
综上分析,当时铁木真雄心勃勃,事业腾达,铁木真与他的文臣武将也知道中原汉族人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作“天子”,铁木真完全有能力与中原王朝的皇帝以及冒顿单于、登里可汗、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媲美,拥有“天可汗”,这应该就是“成吉思汗”这一称号的真正内涵。
公元1206年的忽里台大会不仅给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还确定了国家的名字:“也客——忙豁勒——兀鲁思”,其汉意就是大蒙古国,也让蒙古高原各部落拥有了共同的名称“蒙古”,这无论是对蒙古族还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划时代的影响。
作者:陈二虎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历史长河中,方腊与方国珍两位农民起义领袖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前者以摩尼教为旗帜掀起北宋末年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后者则在元末乱世中割据浙东二十余载...
方国珍 2025-09-24 拔都为何放弃蒙古大汗之位:权力博弈中的现实抉择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