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荡,即秦武王,很多人只知道他在位仅仅四年就因为洛阳举鼎而死,却忽略了他的功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看吧。
不少人看来,秦国这一位君王是不是脑袋有问题?老老实实的在秦国爱咋耍就咋耍,毕竟以当时的综合国力来看,秦国在战国一哥的宝座上已经稳稳当当了,随便的欺负一下周边的三晋,要是不想干活就老老实实的钓鱼喝茶也行,毕竟爷爷和老爹留下的遗产也够自己挥霍好久的,再者说有老叔樗里疾这位战国智囊在身边,就算是刘阿斗也能乐不思蜀几十年,没想到一代君王正值壮年就去世,见到列祖列宗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开口,爷爷您积劳成疾累死了,老爹您也是病死的,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天天没事干,就寻思着把周天子的九鼎搬回家玩几天解解闷,谁成想举鼎的时候被压着了于是“大鼎脱手,砸断胫骨,二十二岁气绝而亡”。估计秦孝公和秦惠文王要知道子孙是这样做作估计都能“气的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棺材板都压不住了,非要出来揍死不肖子孙。
玩笑归玩笑,言归正传,关于这位君王可不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但从他的谥号里面就能看出一二: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举凡历史上的谥号为武的帝王诸如周武王,汉武帝,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等等,这些谥号为“武”的帝王们大多都具备了尚武精神,武勇之气超于常人,他们志在开疆拓土、平定天下,有的更是亲自披坚执锐,百战沙场。所以说不要以貌取人,看待问题不要太片面。
秦武王赢荡,孔武好勇,喜欢争斗。首先先看一下家庭背景,老爹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秦惠文王,母亲是惠文后,所以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作为唯一且毫无争议的第一继承人,秦武王的继位并没有经历太多的腥风血雨,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的顺序继位为王的,所以在立嫡不立贤的宗法制制度下,秦武王是正儿八经的根正苗红的制度遵循者。秦国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变法改革,特别是商鞅变法的深入以及执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秦国历来就有公子从军打仗的传统,特别是到了武王一代更甚之,对于战争深深地痴迷,其他国家的君王对战争战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对于秦武王来说相较于朝堂上的波云诡谲还是更喜欢战场的痛快厮杀,如果不是作为第一继承人嬴荡恐怕更愿意带领秦军东出函谷战场厮杀。
赢荡上位之时就驱逐出了张仪。这一个举措令人很纳闷,在秦惠文王时期张仪作为秦相,以连横来破六国合纵,在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下中原各国相互猜忌不再是齐心协力对付秦国,张仪对于秦国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张子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阴狠的计谋,并非是堂堂正正的战场厮杀,张仪在秦国内部也不得人心,在秦惠文王一朝张仪纵然名声显于四海,但是更多的是恶名骂名,反正不是什么好名声,列国君王对张仪是恨之入骨欲啖其肉。秦武王赢荡即位之初列国蠢蠢欲动,欲再度合纵攻打秦国,秦武王更多的喜欢真刀真枪是来干,不喜欢阴谋诡计的谋算,可能和个人性格相关。秦国国势日隆,单打独斗不怕任何国家,那就是不服来干!秦武王正直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年纪,手腕心智远远比不上老爹惠文王,在内部大臣的挑唆下将张仪驱逐出秦国。
秦国六世之君在位之期要是不能够攻打下来一些城池,掠夺一些人口资源,恐怕很难有什么成就感,就连史书上也会写“秦国某某君王守成有余攻略不足,一世无所作为较之父祖远矣!”更何况对于秦武王这样勇武好战雄心壮志的君王来说,没有战争的生活就想没有放盐的白汤,着实是寡淡的紧。所以秦武王继位第三年便考虑先拿旁边的韩国重镇宜阳练练手,也就是在今天的河南宜阳西边地带。先拉一下秦国主将甘茂,在名将辈出的秦国,甘茂几乎也是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战绩,秦韩宜阳之战是甘茂的个人舞台秀,韩国虽小但是由于境内有铁矿素来有劲韩之称,想要在韩国的手里面“借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甘茂也并非是不世出的名将,所以战事进行的很艰难,一方攻一方守须知攻方拼的 就是士气以图速战速决,时间长了士气低迷就很难攻打下来,所以就有了曹刿论战当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很不巧的甘茂就遇到了衰竭的境况,秦国战事征战五个月一直没有攻打下来,损兵折将士气低迷,在这样的情境下甘茂也是别无选择于是散尽家产重赏之下终于拔掉了这颗钉子,宜阳之战秦军斩首六万余者投降无算,经历了这一场战争甘茂名声显赫,秦国也扩展了疆域,完全的掌控了崤函,进一步充实了秦国国力。
在官职方面,秦武王也是别出心裁,可能是要与列国区分开来,首设丞相一职,秦国首任左右丞相分别由甘茂宇樗里疾担任。历来喜爱战争的君王手下也多猛将,秦武王手下有三名爱将分别是乌获,任鄙,孟贲,都是力大无比勇冠三军的人物,深受秦武王的喜爱。不知道是秦武王自己心血来潮还是臣子出的馊主意,秦武王带领手下猛将前往周王室都城洛阳想将代表天下的九鼎带回秦国,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国将士周天子自知难以阻挡,于是就撺掇秦武王将象征秦国的龙文赤鼎给举起来,向天下人证明秦国的强大,结果就是如大家看到秦武王并没有像西楚霸王那样幸运,最终被大鼎砸死了,真憋屈。
细数秦武王一朝,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内励精图治,平定蜀地叛乱;对外远交近攻,夺取宜阳加紧崤函之固;虽然举鼎而亡,但是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比任何君王都要强烈,唯一遗憾的就是武王无子嗣,秦国又要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这是后话自是不提。
秦武王嬴荡在位仅四年,便因“举鼎绝膑”的意外事件殒命,其短暂统治如流星划过秦国崛起的历史长空。然而,这位以“勇力”著称的君主之死,却意外成为秦国政治格局剧变的导...
秦昭襄王 秦武王 2025-06-13 秦武王逝世后秦国的政治局势分析秦武王,即嬴荡,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之一。他在位期间,以勇武著称,积极推动秦国的军事扩张和内政改革。然而,秦武王在位仅三年便因举鼎而逝,他的突然去世给秦国带来了...
秦武王 2024-08-27 秦朝举鼎死的是哪位君主?秦武王天生神力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历史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秦朝的历史中,有一位君主因其特殊的死亡方式而备受关注,他就是秦武王。 ...
秦武王 2024-05-07 秦朝举鼎死的是谁?秦武王天生神力与刚愎自用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它的统一六国、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后世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秦朝的历史中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其...
秦武王 2024-05-06 秦武王与嬴稷的王位传承:一段承载希望的历史决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位的传承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宫廷斗争和权力的角逐。秦武王作为秦国的一位重要君主,在他短暂的统治期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传位给嬴稷。这一...
秦武王 2024-04-29 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父子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其统一六国的过程充满了血雨腥风。在这一过程中,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父子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和睦或对立...
秦昭襄王 秦武王 2024-04-24 秦武王举鼎:力量的象征与政治的考量秦武王,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英勇君主,以其力大无穷而闻名于世。他为什么要举鼎?这背后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力量展示,也有政治的考量。 首先,秦武王举鼎,是他个人...
秦武王 2024-03-21 史记的意义与秦武王追九鼎的真相《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创作。它记载了从上古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么,《史...
司马迁 秦武王 2024-03-20 宣太后的卓越功绩:秦武王之死与她的成就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女性政治人物,她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她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宣太后在秦武王意外身亡后...
秦武王 宣太后 2024-03-01 秦武王举鼎身亡:一统六国的历史假设秦武王,秦国历史上一位短暂而辉煌的君主,他的突然离世给秦国的未来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如果秦武王没有因举鼎而死,能否提前完成一统六国的壮举?这是一个历史假设性的...
秦武王 2024-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