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一再逼迫汉景帝把皇位传给皇太弟梁王刘武,后来怎么是汉武帝刘彻上位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很多人都认为窦漪房老太后,偏心太严重,一心就想着让小儿子当皇帝,完全不顾及大儿子的感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不是窦漪房偏心,正是因为窦漪房不偏心,所以她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梁王刘武。
窦漪房是汉文帝的媳妇儿,给汉文帝生了长公主刘嫖、长子刘启以及次子刘武。这三个人里,长子刘启继承了皇位,也就是汉景帝。
可是窦漪房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只被封为了梁王,而且要到封地上任了,她心里很不舍,这才想到了让刘武继位的想法。
窦漪房有私心,但不能说这是偏心。窦漪房对三个子女其实都很好,如果她真的只疼爱刘武的话,那么早在汉文帝还活着的时候,她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刘武登基。
但是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可见窦漪房还是比较喜欢长子刘启的。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谁还不是亲生的呢!
不过对于三个子女的安排,窦漪房是有私心的。她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够陪在她的身边。家里有江山可以继承,没有必要出去打工,不呆在父母身边你想去哪儿呢?
为此在长公主刘嫖的丈夫堂邑侯陈午去世以后,窦漪房索性就把刘嫖接到了宫中居住,这么一来母女两个人就整天在一起了。
过去只有汉景帝每天可以和窦漪房相处,可刘嫖来了以后,窦漪房又可以和女儿谈天说地了。这个时候窦漪房又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刘武。
大儿子和大女儿都陪在自己身边了,可是小儿子刘武却偏偏要跑那么远的封地上任,窦漪房心里很难受,于是当刘武来长安朝贡的时候,窦漪房索性就把刘武留在了长安。
这么一来三个孩子就都在窦漪房身边了,这就是为人父母的一点私心,完全不是说窦漪房偏爱小儿子刘武。
让刘武继承皇位,依旧也是窦漪房为人父母的私心。汉景帝和弟弟刘武的关系其实非常好,在他做皇帝的第三年,刘武前来长安朝贡。这个时候汉景帝在酒宴上,趁着酒兴,大放厥词,居然说自己百年以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
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
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刘武心里当然美滋滋的了。就连窦太后都为刘武感到高兴,为什么?因为这样一来他的两个儿子,可就都成了皇帝了。
不是说窦太后偏爱刘武,所以非要刘武做皇帝,而是窦太后对这两个儿子都非常宠爱,她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够做皇帝,这就是一种私心。
相比较汉景帝的儿子们来说,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刘武跟自己亲,这一点或许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想法,隔代亲的前提是有儿子作为桥梁的。
窦太后不会过分喜欢汉景帝的儿子,同样刘武的那5个儿子,窦太后也不会过分喜爱。她只是偏爱自己的两个儿子而已。
其实窦太后对自己的女儿刘嫖也超级好,她把刘嫖接到宫中,其实就是为了保住女儿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毕竟在皇宫之中,接近汉朝的权力核心,更容易使得家族兴旺发达。
这不,刘嫖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武帝,促成了她夫家的一时繁盛。至于刘武继位这件事,其实窦太后并没有过分要求。
窦太后只在两个场合下,表达过让刘武继位的欢心。大家都冤枉窦漪房了,其实这个太后还是比较守规矩的。一般情况下,她不会掺和到皇位继承的问题上。支持刘武继位,窦漪房的确做过,但是只在两个场合之下。
第一次,是在汉景帝喝醉了,曾经自己说过要传位给刘武的时候,窦太后发自肺腑地为自己的小儿子感到高兴。第二次,是在汉景帝废了自己的太子刘荣以后,窦太后提出了让刘武继位的想法,但是很快就被袁盎等人打压下去了。从这以后,窦太后对刘武继位这件事,那是绝口不提。可见刘武继位只是窦太后的一个愿望,而不是非要达成的人生目标,毕竟主动权,始终在大儿子刘启手里,她充分尊重自己的大儿子刘启。
当年七国之乱的时候,梁王作为汉景帝的亲弟弟,曾经在最前线,以举国之力挡住了吴楚联军,给大将周亚夫争取到了反击的时间,可以说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功臣。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窦太后提出让刘武作为接班人,或许汉景帝还真的会答应。可是偏偏这个时候窦太后绝口不提,可见这件事并不是她心里最重要的事情。
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吴楚先击梁棘壁,杀数万人。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吴楚以梁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史记》
那个时候汉景帝春秋正盛,哪有在大儿子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咒他早点归天的呢?所以说窦太后对俩儿子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
刘武死在了汉景帝前面,这也算是他没福气继位了。汉景帝曾经说自己百年之后,就会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很显然,弟弟刘武比汉景帝要小不少岁。看样子怎么着汉景帝都要先走。
可是历史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刘武居然走在了汉景帝前面。当然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刘武是自己作死把自己给害了。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於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史记》
刘武怨恨袁盎等人阻止汉景帝立他为太子,所以就派人暗中刺杀袁盎。结果事情败露,刘武各种疏通关系,这才得到了汉景帝的原谅。
从此以后,汉景帝就开始疏远弟弟刘武了。在公元前144年,刘武最后一次入京朝见,打算在京城住一段时间,却遭到了汉景帝的拒绝。回来以后,刘武就得了热病去世了。
3年以后,汉景帝才去世,所以说刘武就算被选为继承人,他也没有这个命去继承汉景帝的皇位了。
总结:窦漪房还是比较偏爱刘彻的。没了小儿子,窦漪房当然伤心,她就剩下一个大儿子和一个大女儿了。这个时候他们俩的利益就是窦漪房的利益。
而刘彻这个皇子,联系上了这两个人的利益。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同时长公主刘嫖又把女儿陈阿娇嫁给了刘彻。
所以说刘彻好,窦漪房的这一双儿女才更加好。你说窦漪房能不偏爱这个孙子刘彻吗?所以说她是百分百支持刘彻继位的,而且在刘彻继位以后,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妨碍刘彻施政。
只不过窦漪房很重视亲情,她们家的外戚力量已经在朝中形成了一个派系,这是窦漪房所无法控制的,毕竟她也希望亲人们都好。去世前的窦漪房,把自己这辈子的积蓄都给了唯一活着的孩子,也就大女儿刘嫖,可见她对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宠爱。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
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以二婚之身入宫并诞下汉武帝刘彻的传奇经历广为人知。然而,她与汉景帝所生的三位公主——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其命运轨迹同样折射出...
王娡 刘彻 2025-09-10 汉武帝刘彻6子命运沉浮录汉武帝刘彻,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雄主,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开拓了汉朝的广阔疆域,奠定了汉武盛世的辉煌基础。然而,他的6个儿子却各自有着截...
刘彻 2025-08-26 雄图霸业铸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明巅峰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称帝,这个被后世称为“汉武帝”的少年君主,以雷霆之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大一统”为标志的盛世。在位54年间,他通过政治集权...
刘彻 启 2025-07-18 汉武帝与王娡:母子情深背后的权力共生与情感羁绊汉武帝刘彻与生母王娡的关系,既包含传统宫廷中母凭子贵的权力纽带,又超越了简单的利益联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段复杂的情感传奇。从民间农妇到帝国皇后,王娡以非凡的政...
王娡 刘彻 2025-07-16 汉高祖与汉武帝:创业与守成的双重变奏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刘邦与刘彻这对祖孙的功业对比始终充满张力。一位以布衣之身终结秦末乱世,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一位以雄主之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铸就“汉武盛世...
刘彻 刘邦 2025-07-15 汉武帝与李广利: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外戚将领李广利的关系,堪称一部交织着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的复杂史诗。李广利,这位因妹妹李夫人得宠而崛起的外戚将领,在汉武帝的...
刘彻 李广 2025-06-23 汉武帝与李夫人:一场跨越生死的帝王情谜在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后宫佳丽如过江之鲫,唯有李夫人去世多年后仍让这位铁血帝王魂牵梦萦,甚至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的悼亡诗。这位出...
刘彻 李夫人 2025-06-20 石邑公主:汉武帝宫廷中的隐形人与历史尘埃中的幸存者在汉武帝刘彻的六位女儿中,石邑公主的名字如同被时光抹去的尘埃,在史籍中仅留下零星碎片。这位生卒年不详、生母存疑的公主,既无卫长公主“当利公主”的盐邑之富,也未像...
刘彻 2025-06-19 钩弋夫人与李夫人:汉武后宫双姝的绝代风华与命运沉浮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汉武帝刘彻的后宫堪称美女如云,但钩弋夫人与李夫人却以截然不同的传奇色彩脱颖而出。一个以“拳开玉钩”的奇事得宠,一个以“倾国倾城”的绝色闻名,...
刘彻 钩弋夫人 2025-06-10 汉武帝李夫人的结局:智慧与命运的交织在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李夫人宛如一颗璀璨而短暂的流星,划过了大汉后宫的天空。她的结局,不仅是个人的命运归宿,更蕴含着智慧与命运的深刻交织。初入宫廷,独得...
刘彻 李夫人 2025-06-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