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明朝的帝第二位皇帝,他通过武力的方式谋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当时大明王朝的帝都是现在的南京,地处江南繁华地带,朱棣未登基前的封地就是北平,他以天子守国门的方式想要迁都北平,他不想明朝的官员收到繁华地带的腐蚀。
并且想要加快北方商业发展,国家南北的平衡,因为朱棣是夺位称帝,所以他在自己的大本营发展会使政权相对稳定。就让我来大家分析朱棣为什么会迁都北平。
朱棣没有登基前,大明的国都是南京,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以此为基础逐渐开始统一了全国,南京在当时可以说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再加上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南京就有了安全的防御体系。除此之外南京周围都是高山险地,有着这些天然的屏障拱卫着南京,因为交通发达,促使了商业繁荣,让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而朱棣的封地北平是前朝的国度,因为它是前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明朝为了消除它的影响,在攻破它以后,就实行迁民于内的方式,将大都也就是北平的百姓都迁到了内地发展,让这个曾经辉煌繁荣的都市逐渐萧条下来,再加上北平是大明王朝北方的边防中心,致使它是军事重镇,所以经济文化相对薄弱许多。
这样巨大的差异,一般的统治者都不会选择北平当自己的首都,毕竟当可皇帝以后,再怎么勤于政事,南京这么的繁荣,偶尔还是放松一下的吗,以南京为代表的南方经济因为交通便利和政权中心的问题不断得到国家的大力发展,促使越来越繁荣。但是北平处于明朝的北方,他是一个内陆区域,它多群山峻岭,交通只能开人力和马车,导致了商业发展很不顺利,再加上北方常常受到少数民族的侵袭,这样就让北方的经济商业受到破坏,这些不利的因素让北方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南方。
朱棣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眼光非常长远,国家的发展不是靠一地一城经济带动上来的,而是全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很好才行,这样才回事大明的综合国力不断上涨,而带动北方经济发展需要些什么呢?
他不是靠几项政策就可以摆平的了的,毕竟中央政权和地方治理还是有点遥远的,就会导致国家上有了发展经济的政策,而地方上为了自己的私利就暗中想出对策应付中央,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朱棣永乐迁都北平这招就很妙了,国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权中心,强大的明朝肯定会让许多番邦来进贡,此时的北平就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我们总不能让自己的脸显得面黄肌瘦,而肚子上却是一堆肉吧,明朝政权肯定会大力发展国都,也就是北平,这样以北平的经济发展不断影响和辐射北方的其它城市,正所谓上行下效,政权中心肯定有很多附庸者,这就导致大量百姓涌入北方,通过消费拉动北方经济,实现了明朝均衡发展。
南京的交通便利,而且还有长江屏障守护国都,周围也有崇山峻岭这些天然屏障。整个南京防御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而北平这座城市可以说是边疆重镇,他存在的意义在军事上的作用更多一些。
因为明朝在消灭元朝的时候,元朝的残余势力逃亡北方,为防止边疆地区再次受到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朱棣认为迁都在北平就可以让明朝的皇帝有危机感,不用时时刻刻沉溺于南方的繁华之地,让朝中大臣不用被这些奢靡之地所腐蚀。
于是朱棣在朝政中提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就很好的为自己迁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以国家为己任为天下万民镇守边疆,这对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鼓舞,更重要的明朝迁都北平必会使北方的军事力量不断得到增强,毕竟不管是谁也要保住自己的命再谈其他吧。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南京是明朝朱元璋和朱允炆时期的国都,而朱棣实际是篡夺了自己的侄子的皇位,朱棣在南京的政权相对来说不是很稳定,他受到了许多人的语言攻击,虽然他可以杀一部分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但是大家不是笨蛋,这样的话,朱棣难不成还要把所有人都杀死么,而北平不一样,他是朱棣的潜龙之地,在当地他很有威望,军事力量也很是强大,迁都北平会让朱棣的政权得到一定稳定。
说道这里,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明白朱棣为什么迁都北平了吧,从经济上他是为平衡南北双方经济发展,政治上,他是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军事上,他是加大对边防军事力量的投入,抵御外敌,我们可以说他的这项决策是利大于弊。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