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折制度起源于清朝康熙晚年,在雍正时期逐步完备。很多人还不太理解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皇帝鼓励大臣打小报告的措施。当时皇帝允许四品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交密折,这样做使得朝廷内部形成了一种压迫感,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而皇上也能享受其中特有的神秘感。雍正皇帝就很喜欢官员呈上密折,仿佛成了工作上的一大趣事。密折制度究竟是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来看看吧。
雍正皇帝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帝王,作为一名“守成之君”,他完全可以延续乃父康熙皇帝之制度,相信也能够成为有一定作为之帝王。但是,雍正皇帝不想成为一位简单的继任者,他渴望在自己执政时期再铸大清王朝之辉煌。尽管他嘴上总是说自己资质如何不及皇考圣祖皇帝(即康熙皇帝)之万一,但其内心无时无刻都铭记着“突破”二字。
为了实现心中之目标,也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绝对是老父临终前托位之最正确人选,雍正皇帝对待工作之态度可谓是夙夜匪懈,要知道他为帝十三载,竟然从来也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那座距离北京仅三百公里的皇家园林,对于雍正皇帝来说,都是一种奢侈。你可以想象得出,无论严寒酷暑,在深夜之中,孤身一人头顶孤灯一盏,在洋洋洒洒批阅奏折的皇帝吗?
有朋友可能会问,雍正皇帝怎么有那么多的奏折要批阅?在他之前也没见有哪位帝王,整夜顶着灯批阅奏折的啊?雍正皇帝的工作量之所以会如此巨大,与他积极推广“密折”之制度有极大关系。我们就来简介一下,这密折制度对雍正皇帝执政之重大影响。
首先要说明的是,“密折”并非雍正皇帝发明的。就大清王朝而言,密折在顺治朝就出现了,但是顺治朝时期密折存量极小,所谓密折也是无关政治的皇帝私人事物。这不足为奇,顺治皇帝执政时期,大清王朝宗室势力还是很大,甚至要凌驾于皇权之上,同时顺治皇帝,执掌朝政时间较短,壮年之时就撒手人寰,顺治皇帝很多“作为”并没有机会发挥。
像样的密折出现在康熙朝,但是也多出现在康熙皇帝执政中后期,这与康熙皇帝的执政经历也是密不可分的。康熙皇帝冲龄之时登基,致使大权旁落于托孤辅臣鳌拜之手。康熙八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才逐渐将权力收回己有。康熙皇帝扳倒鳌拜之时,才十五六岁,对于如此年轻的自己来说,想要乾纲独断,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依靠可靠之大臣乃当时之必须,这也就有了索额图和明珠的崛起。之后,康熙皇帝虽然步入青年,已然有了乾纲独断之能力,但是西南“三藩”等问题以及西北蒙古等一系列不安定因素,还是迫使康熙皇帝无法大权独揽。
权力的丢失,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朋党”。一旦朋党形成,就必然党同伐异,互相倾轧,在这样的背景下搞密折制度,只能助长党派之争的气焰。所以康熙皇帝只能在尽力维持党派之间平衡的前提下,逐步笼络党派之外人员,再将党派之魁首逐一打掉,索额图和明珠的先后倒台,都是在康熙皇帝运作之下,瓜熟蒂落之结果。
在控制朋党问题的同时,康熙皇帝也加快了加强皇权之步伐,密折也在小范围得到试应用,有资格给康熙皇帝书写的人很少,仅限于曹寅、李煦等康熙家奴和个别亲信之大臣。起初这所谓的密折也多是平安问候和日常工作进度汇报,这可能与曹、李等人官阶低微,没有直接上奏权力有关,但是再发展之后,密折内容就涉及到地方吏政民生以及官员为官操守等重要事物,密折成为重要情报来源由此而始。
基于“密折”独特之作用,雍正朝开始大力推广并形成了管理制度,可谓是长足进步。
雍正皇帝上位伊始,就对密折进行改革。在康熙朝,皇帝与臣僚之间的密折,多是皇帝朱批之后返还所奏官员,并由官员自行保留。雍正皇帝,认为密折乃机密事物之商讨,留在官员手中,甚至是民间很不安全,因此雍正皇帝上位十四天就颁布谕旨,要求收缴康熙朝存放在官员手中之密折,同时规定本朝密折朱批阅览后,必须送还回京,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强调密折之内容不得与任何人透露,否则大罪之,并且要求除个别请安类不紧要之密折外,不允许找人代笔。考虑一些官员文化和书法水平有限,也不严格要求必须书写楷体。这些规定都是对密折保密工作之加强。
除加强管理外,雍正皇帝更是扩大密折资格人员队伍。从在京贴身大臣,到地方督抚,乃至藩、臬,甚至是知府、同知这类低品阶官员,也有密折资格之例。当然,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雍正朝具备密折资格人员之覆盖面也是随着逐步推广之,同时也没有一道明确的官职限定线,基本上督抚级别直接获得密折资格,但像藩、臬这样的高职位地方官都需要申请并获得皇帝恩准之后,才可以行密折资格,直到雍正六年之后,藩、臬两司才获得与督抚同样的直接密折资格(其实也并非全部)。至于其他更低品阶官员,能够获得密折资格,可以说是皇帝格外之眷顾。
雍正皇帝大力推广密折之目的无非是要有益于自己的执政,那么这密折制度究竟给他的执政带来了哪些方面之帮助,效果又如何呢?
必须要首肯的是,这密折制度确实给雍正皇帝执政带来诸多好处,且效果十分显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情报之搜集。
因为古时候通讯水平以及集权制度之缺陷,导致帝王们很难通过正常渠道了解真正的地方民生民情,这致使皇帝犹如“睁眼瞎”一般,无法针对时事做出正确及时之判定。因此,一些特务机构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然而,这类特务机构在给皇帝网络情报之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弊端。以明朝为例,锦衣卫与东厂太监之间,两大特务机构就互相倾轧,再加之这些特务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做事情往往只看利益,残害忠良毫无底线,对于朝纲之破坏不可谓不严重。清朝皇帝汲取明朝灭亡之经验,对特务机构十分不屑,至于雍正皇帝贴身神秘卫队“血滴子”,那完全是稗官野史和玄幻小说的无稽之谈。皇帝可以没有特务,但是不能少了耳目,这密折就成为雍正皇帝情报主要来源之一。
其二,人才之考评。
雍正皇帝是一位十分重视人才的皇帝,在他的朱批奏折中,求贤若渴之字样随处可查。此外,雍正皇帝对于人才之需求是不拘一格和循规蹈矩的,例如田文静和李卫,这两位非科举出身之能吏,恐怕也只有在雍正朝才能够脱颖而出。
当然,雍正皇帝虽说是求贤若渴,但也绝对是宁缺毋滥,他对于人才之考核是全方位的,如此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去芜存菁。以李卫为例,李卫绝对是雍正皇帝之宠臣,但是在雍正皇帝要对李卫委以重任之前,还是做了全方位之考评调查的。李卫任云南布政使之时,关于李卫之表现以及与石礼哈之间能力之比较,雍正皇帝与时任云贵总督的高其倬往返数封密折讨论之,对李卫政绩、处世以及个性做了全方位了解。最后,雍正皇帝“出人意料”地擢升李卫为福建巡抚。
其三,及时掌握臣僚之工作情况。
由于密折资格并非全面铺开,对于官员来说,能够得到与皇帝直线沟通的机会是一种恩赐,这本身就起到了鼓励之作用。另外,通过密折可以了解臣僚当下的工作成绩和需求,优秀之处给予表扬,不妥之处给予纠正,甚至是指责与批评,合理的需求尽可能满足之。这种随时的褒贬,令官员们即感恩戴德又时刻存在皇帝监督之危机,对待工作不敢恣意懈怠。
其四,地方民风民生情况之收集。
王朝之统治根基在于民,尤其是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来说,更是注重民间对于统治者之态度。与电视剧演绎不同的是,清朝皇帝并不喜欢微服私访,愿意干这事儿的其实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以,这密折也就成了民风民情调查的渠道之一。
以上是这密折之主要作用,不难看出这密折对于雍正皇帝之执政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也是对皇帝精力与能力的极大考验。为了全面了解一个事件或者一位臣僚之水平,往往需要多方考证而避免偏听偏信,并且要在众多不一的“答案”中,提炼精华做出正确判定,这对皇帝本人的智商和情商要求极高。此外,为了促使官员汇报问题相对客观,打击群体结党和个人沽名钓誉,成为必要政治手段,这对皇帝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至于像雍正皇帝这样,格外喜欢通过密折“苦口婆心”的说教臣僚,甚至出现多次朱批内容比密折本身还要丰富精彩之例,这对于皇帝的工作精力和热情更是极大考验。
正因为密折制度对于皇帝统治有诸多好处,所以一直被沿用至大清王朝灭亡。当然,随着皇帝执政风格之不同以及王朝兴衰之变化,密折之“密”和其发挥之作用都不可同日而语了。毕竟大清王朝只出了一位雍正皇帝。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