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南宋最后皇帝宋恭帝赵显的亲生儿子吗?为什么这么说?公园1206年,铁木真将蒙古各部统一,建立了大蒙古帝国。之后灭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一些政权。在蒙哥归位之后,引发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导致大蒙古帝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然而,其统治中原却不过97年时间,堪称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奇事。元朝先后传五世十一帝,第一个元世祖忽必烈在位三十四年,最后一个元顺帝在位三十五年,中间的九个皇帝一共只经历了三十八年,也算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奇葩。
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名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为元明宗和世瓎长子。但民间一直有种说法,说妥懽帖睦尔其实是宋恭帝赵显的亲生儿子。
宋恭帝赵显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显出城向元军投降。
赵显被押送到大都后,被降为瀛国公,安置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赏给19岁的赵显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于是当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翻译了不少佛教经文。
后来,也就是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知晓自己从前身份,便写道:“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诗里充分表现了他对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赵显对当年元朝政府无理进攻南宋的谴责,被暗中监视他的人听见,因而触犯了文字狱。后来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赐死赵显,死时享年五十三岁。
根据谈迁《国榷》记载:“宋帝显降元,封瀛国公,尚公主。后因侍宴有奇怪之征,忌之,遣学佛法于帝师,遂居漠北。其后明宗逃居沙漠行帐,适与瀛国公相近,缔好甚密。一夕,明宗方寝,闻瀛国公帐中有笙镛声,问其故?乃婴儿始生而啼也。知其非常人,遂乞归,养为子,是为妥懽帖睦尔是也。”这种说法在元末明初流传尤广。
其实,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妥懽帖睦尔出生于西北察合台汗国所属的金山(阿尔泰山)一带。他是元朝周王和世瓎(后来的元明宗)的长子,元世祖忽必烈的五世孙,其世系依次是真金(元裕宗)、答剌麻八剌(元顺宗)、海山(元武宗)和世瓎(元明宗)。
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海山驾崩,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以皇太子身份继位,是为元仁宗。按元武宗与元仁宗的约定,继承仁宗皇位的是武宗长子和世瓎,但仁宗即位后却反悔了,试图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后来的元英宗)为皇太子,而把和世瓎封为周王,命其出镇云南。延祐三年(1316年)十一月,和世瓎行至延安时,与武宗旧臣图谋恢复皇储地位,结果招来仁宗的追杀,和世瓎被迫奔往西北的金山(阿尔泰山),得到察合台汗国的庇护。 在和世瓎避难金山期间,纳了一名回回女子、郡王阿儿厮兰的后裔罕禄鲁迈来迪,并与她生了妥懽帖睦尔。
既然出生很清楚,为什么还会有妥懽帖睦尔是宋恭帝赵显亲生儿子的流言呢?
这是与元朝腥风血雨的皇位之争有关。自元世祖忽必烈后,内部皇位斗争十分激烈。至顺元年(1330)四月,元文宗杀死元明宗后八不沙,妥懽帖睦尔也成为宫廷政治的牺牲品,先后被流放到高丽的海岛(今朝鲜北部)和静江(今广西桂林)。之后,元文宗为了贬低妥懽帖睦尔,还命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草诏,告示天下,说妥懽帖睦尔乳母之夫曾说,元明宗在世之日,经常说妥欢贴睦尔不是自己的儿子。
元文宗驱逐妥懽帖睦尔以后,便于至顺元年(1330年)十二月立自己的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可是一个月后太子就死了。这对信仰藏传佛教、相信 因果报应的的元文宗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尽管他们还有儿子燕帖古思 ,不过在但文宗在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驾崩时遗言:“当年在晃忽叉(王忽察都)弑杀明宗皇帝是我铸成的大错,后悔莫及。如今我有一子燕帖古思,虽然我爱他,但现在理应将皇位传给明宗的长子妥懽帖睦尔。这样我去世后也对明宗有个交代了。”
妥懽帖睦尔登基后,也曾励精图治,扳倒权臣伯颜后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其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最终蒙古退出中原。
妥懽帖睦尔北逃回蒙古高原老家后,残存在中原各地的元军立即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整个中原战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久,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是为明太祖,国号大明。
此时,妥懽帖睦尔仍是蒙古的大汗,历史上将这一政权称为北元,终明一朝,北元始终对明朝的北部边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威胁。《明史·兵志》中说:“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这边防,主要是为了防御北元的势力。北元政权持续了二百六七十年,差不多与明朝相始终,最后统一于清王朝。
1370年四月,妥懽帖睦尔因患痢疾,病死在应昌。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其在国破家亡之前夕,能够“识时务”,放弃背城一战,而决定逃回漠北,是为“顺天命”,所以特意加号“顺帝”,历史上习惯称其为元顺帝。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的途中逝世,这位横扫欧亚的征服者未留下明确的汗位继承安排,仅以“库里勒台制”为权力交接埋下隐患。其死后,蒙古帝国并未如外界想象般迅...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7-02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朝末代皇帝的姓名之谜与历史轨迹元顺帝,这位元朝末代皇帝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面镜子,既映照出蒙古帝国的余晖,也折射出汉文化对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影响。其姓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承载着多...
妥懽帖睦尔 2025-07-02 古代军事三大天才:跨越时空的战术革命者在人类军事史的璀璨星河中,总有些名字如彗星般划破长夜,以超越时代的智慧重塑战争形态。中国历史上,孙武、韩信与成吉思汗三位军事天才,分别以思想家、战术家与征服者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韩信 2025-07-01 拖雷为何未建汗国:蒙古帝国权力博弈中的遗产悖论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后,蒙古帝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裂变为四大汗国。术赤系据有钦察草原,察合台系掌控河中绿洲,窝阔台系继承蒙古本土,唯独幼子拖雷家族仅获封地...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郭宝玉:金朝遗将的生存抉择与蒙古帝国的崛起密码在金元交替的烽烟中,一位名将的抉择悄然改写了历史走向。郭宝玉,这位出身武将世家的金朝猛安,在1211年乌沙堡战役后率部投降蒙古,其人生轨迹从此与成吉思汗的霸业紧...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林丹汗: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最后守护者林丹汗(1592-1634年),名林丹巴图尔,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位大汗,也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中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达延汗的七世孙,他继承了“黄金家族”的血脉,...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6 钓鱼城:折断“上帝之鞭”的传奇战场在13世纪的欧亚大陆,蒙古铁骑如狂风般席卷四方,所到之处无不臣服。然而,在四川合州的一座小城钓鱼城下,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孛儿只斤·蒙哥却意外折戟,命丧于此。这...
蒙哥的老婆 2025-06-25 忽必烈之死:元世祖的晚年困境与历史谜团忽必烈,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一生征伐无数,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帝王,其晚年却深陷政治失意、家庭悲剧与健康恶化的泥潭。...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6-23 阔列坚:成吉思汗“庶子之光”的西征绝唱在成吉思汗的子嗣谱系中,阔列坚的名字如流星般短暂而耀眼。作为成吉思汗第六子,他虽为庶出,却凭借母亲忽兰皇后的宠爱,获得与四位嫡子同等的封地与军队。这位被史书称为...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3 阿里不哥的儿子们:蒙古帝国权力漩涡中的继承者群像公元1264年,随着阿里不哥向兄长忽必烈投降,蒙古帝国持续四年的汗位之争落下帷幕。这场权力更迭不仅重塑了蒙古高原的政治格局,更在黄金家族内部催生出新的权力分支。...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6-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