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于骏马的喜爱,不亚于今天的豪车,相传大宛马非常有名,汉武帝因此想征服这个地方,但是汉武帝仅仅为了几匹马就要发动战争,这可不像是明君所为。
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爱打仗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汉朝是北击匈奴南平南越,东边收服了朝鲜,西边打通了去往西域的道路。今天要讲的这段故事就发生在西域,事情的起因只是为了几匹马。
(图)张骞出使西域图
当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就不断的派出使者和西域互通往来,汉朝不断的赏赐给西域各国金银财宝,也从西域各国得到了不少中原没有的稀罕玩意。当时汉朝和匈奴还是经常打仗的,匈奴人在战马的质量上一直占据着优势,汉武帝听说西域的大宛国盛产好马,就动起了心思。可这么多年来汉朝的使者去大宛国送了不少财宝,别说宝马,连一根马毛都没带回来。
后来汉武帝终于打探到了消息,原来大宛国把宝马当做国宝,怕别人惦记,一直藏在贰师城内。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汉武帝笑了,这大宛国真是太小气了,我堂堂大汉朝又不白要你的马,就派车令为使者,带着许多财宝外加一匹用黄金打造的马去大宛国要换宝马。
得知使者的来意后,大宛国国王就和大臣们商量,汉朝的诚意是很足,我们的国宝也不想轻易给他们,可要是不给的话,他们会不会打我们啊。
这时候有人说了,大王不用担心,汉朝离我们很远的,如果他们从北边过来会有匈奴人拦截,从南边来会水草供应不上。这一路之上城市比较少,以前汉朝派使者来,就差不多有一半人会死在路上,这种情况他们怎么会派大军来啊。
有了底气之后,大宛国国王就果断的拒绝了汉使要宝马的请求,使者车令觉得很没面子,一怒之下就当场砸碎了金马,然后骂骂咧咧的走了。这下子大宛国的大臣们也不高兴了,他们就要给汉朝使者一点颜色看看。果然,汉朝使者走到半路,就被人拦住杀掉,财物也被抢劫一空。
(图)大宛国,康居,汉 的地理位置图
消息传回国以后,汉武帝大为恼火,有一个叫姚定汉的人曾经出使过大宛国,他告诉汉武帝,大宛国没什么实力,只要派出三千汉军,用强弓劲弩射,就足可以打败他们。就这样,汉武帝派自己的大舅子李广利为将军讨伐大宛,因为要去的地方是贰师城,所以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
贰师将军就这么出发了,他带着自己本部的六千骑兵,外加从各郡县征集来的不良少年好几万人浩浩荡荡的奔大宛国而去。可一进入西域之后问题就出现了,那些沿途的小国家以为汉军是来打自己的,都不肯开城门提供粮食。这下子好了,饭店不营业,汉军只好挨家挨户的去踹门,能踹开的就进去弄一口吃的,踹不开的就只好饿着肚子上路。就这么走走打打的,就来到了郁成,这时候汉军拖拖拉拉的很多人已经掉队了,走在最前面的就几千人。按照老套路开始踹门吧,结果这家饭店比较狠,人家非但没有躲在门后抵抗,还抄着菜刀冲了出来,之后汉军就被打的大败。
李广利一看事情不好啊,就和手下商量,才走到这里,这么一个小地方就这么不好对付,要是到了大宛城下,还不得被人打死啊,干脆我们还是回去吧。这么一来一回啊,等汉军到敦煌的时候,剩下的人也就一两成了。因为没有完成任务,李广利就派人去给汉武帝解释,说路途遥远,又弄不到吃的,您看是不是让我们先回去。汉武帝等了两年,就等来了这么一封窝囊信,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派人告诉李广利,你们要是敢回来,我就敢杀了你们。结果李广利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带着手下人留在了敦煌。
到了第二年,那还汉军刚和匈奴打了一仗,损失了两万多人,很多人就建议不要对大宛再发兵了。汉武帝很郑重的告诉大家,现在打不打大宛的问题,性质已经变了,要是我们连这么一个小国家都拿不下来,那以后匈奴人怎么看我们?西域的其他国家怎么看我们?搞不好他们都会联合匈奴人和我们作对了。所以打是必须要打,就看怎么个打法了。
在处罚了一批反对出征的人以后,汉武帝派出了声势浩大的军队,光主力部队就派出了六万人,这还不算那些押送粮草的。随行大军的还有十万多头牛,三万多匹马,还有几万头驴和骆驼。听说大宛城内没有水井,都是靠引进城外水饮用,汉军还带了一批懂治水的工匠,打算去截断大宛城的饮水来源。除此以外,还派了十八万的士兵到酒泉张掖以北驻扎,作为支援,另外还有两名相马师随军而行,目的就是破城之后挑选良马。
贰师将军这些的动静实在是有点大,大到沿途的小国家都不敢关门了,他们纷纷出城拿粮食给大军供给。不过也有例外的,到了轮台国的时候,这个国家没有任何举动,贰师将军大手一挥,给我拿下,几天之后,血洗轮台国。从那以后,沿途的国家再也没有较劲的了。
(图)钱晔 画《试马图》
大军就这样来到了大宛城下,大宛国开始还是派人出战了一下,可汉军一通乱箭,就把他们都射了回去,而后他们就躲在城里不敢出来了。李广利下令,一边攻城,一边把外面的水道改一下。四十多天以后,城内的人有点受不了,很多大臣们在一起商量,汉朝人之所以来攻打我们,是因为大王藏了宝马杀了他们的使者,如果我们杀掉国王交出宝马,他们肯定就撤军了。如果那个时候他们还不撤军,我们再死战也值得啊。
几天以后,大宛国派使者送来了国王的人头,使者告诉贰师将军,只要你们肯退兵我们愿意交出宝马和粮草,要是你们不同意,我们就杀光所有的好马,而且附近康居国的救兵也要来了,您看着办吧。
这之前贰师将军也听说了,大宛城最近找到了汉人正在打井,而且他们城内粮食还有很多。又听探马说,附近确实有康居国的人马在外面窥探自己,只是还没有做下一步行动,如果再这么熬一段时间,汉军肯定也疲惫了,到那个时候大宛人和康居人里外夹击,还真不一定会怎么样,干脆就同意了大宛人的要求停止了攻城。
之后大宛人也说到做到,他们赶出马匹供汉军挑选,这时候那两个相马人终于发挥出了作用,他们挑选出了几十匹上等马匹,又选出了三千多匹不错的公母马,最后把城里一个对汉人很友好的昧蔡立为大宛过完,而后才撤军回家。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以非凡的胆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西域的广阔舞台上书写了属于...
班超 2025-09-16 董奉:三国医道双修的杏林始祖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动荡岁月,不仅催生了英雄辈出的政治格局,更孕育了中华医学史上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华佗、张仲景与董奉。其中,董奉的生平轨迹与三国吴国政权存在...
华佗 2025-09-16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蔡伦革新造纸术:从竹帛之困到纸写文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汉和帝刘肇收到一份特殊的奏章——尚方令蔡伦呈上了一批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制成的纸张。这些纸张质地轻薄、表面平滑,成本仅为传统...
刘肇 2025-09-15 刘恭之后:西汉皇权的短暂更迭与吕氏阴影下的权力博弈公元前184年,西汉第三位皇帝刘恭在永巷的幽禁中悄然离世。这位年仅七岁的幼帝,因一句“壮即为变”的怨言触怒吕后,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死亡不仅终结了西汉...
刘恭 2025-09-15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赵婕妤怎么读?从历史称谓到现代认知的音韵解析"赵婕妤"这一名称因西汉历史人物钩弋夫人与影视剧改编而广受关注,但"婕妤"二字的读音常引...
钩弋夫人 2025-09-12 刘秀与刘发:跨越时空的宗室血脉与正统重构在东汉王朝的恢弘叙事中,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不仅重塑了汉室江山,更以一场精妙的宗法重构,将庶出支脉的身份升华为正统象征。而这场历史剧变的核心纽带,正是其与西汉长沙定...
刘秀 2025-09-12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西汉末年,朝堂暗流涌动,外戚专权与皇权衰微的矛盾达到顶点。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被推上皇位,成为权臣王莽手中的提线木偶。这对翁婿的复杂关系,既是...
刘衎 王莽 2025-09-11 刘武:文景盛世中的皇室贵胄与权力漩涡中的悲情人物在中国西汉王朝的皇室谱系中,刘武的名字始终与“文景之治”的辉煌和宫廷权谋的暗涌紧密相连。作为汉文帝刘恒与窦太后窦漪房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胞弟,他既是盛世中...
刘启 刘恒 2025-09-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